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填空题、选择题汇总

教育学填空题、选择题汇总

教育学填空题、选择题汇总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2)一、填空题 (2)(一)试题库填空题(99道) (2)(二)吴版填空题(10道) (8)二、选择题 (9)(一)单选题(69道) (9)(二)多选题(14道) (14)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17)一、填空题 (17)(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17)二、选择题 (20)(一)单选题(道) (21)(一)多选题(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教育目的.. (25)一、填空题 (25)(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25)二、选择题 (27)(一)单选题(道) (27)(一)多选题(道) (29)第四章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31)一、填空题 (31)(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31)二、选择题 (32)(一)单选题(道) (32)(一)多选题(道) (32)第五章教师 (32)一、填空题 (32)(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32)二、选择题 (36)(一)单选题(道) (36)(一)多选题(道) (38)第七章课程 (39)一、填空题 (39)(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39)二、选择题 (42)(一)单选题(道) (42)(一)多选题(道) (45)第八章教学 (48)一、填空题 (48)(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48)二、选择题 (56)(一)单选题(道) (56)(一)多选题(道) (63)第九章德育 (67)一、填空题 (67)(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67)二、选择题 (70)(一)单选题(道) (70)(一)多选题(道) (72)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题(一)试题库填空题(99道)试题库填空题(99道)1.狭义的教育认识形态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对()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并通过规范的()清晰表达的教育认识.1.确定的教育问题语言文字或其他类型的符号2.夸美纽斯是()(国家或地区)宗教改革家,一生写了大量的教育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

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这本书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2.捷克大教学论3.制度教育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从另一个方面开辟了教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角,其代表人物是()、A.瓦斯凯、M.洛布罗等人。

3. F.乌里4.文化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上要有()、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4.狄尔泰5.德国哲学家()在教育学的创立问题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过教育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

而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5.康德赫尔巴特6.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出版了(),深刻地表达了卢梭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是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

6.爱弥儿7.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的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克伯屈等人。

7.杜威8.“美德是否可教”是古希腊哲学家( )提出来的,最终的结论是:如果美德是一种知识就是可教的,因为知以是RJ教的。

8.苏格拉底9.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上导地位的教育思潮,对于教育诸多问题的研究都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金蒂斯、吉鲁,法国的()等。

9.鲍尔斯布厄迪尔10.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10.教育问题11.英国哲学家洛克于l 693年出版了(),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11.教育漫话12.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的学者是().12.培根13.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所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教育学家()和拉伊。

13.梅伊曼14.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学者是(),其代表作是()。

14.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学作为教育研究唯一理论形态的格局开始被打破,导致教育分支学科大量出现,从研究内容看,从教育学中第一个分化出来的是()。

15.教学领域16. 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思想。

16.终身17.西周以后,形成了以()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17.礼乐18.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中。

18.《理想国》19.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19.法律20.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提出: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等目标。

20.《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1.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

21.政教合一22.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广义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

22.社会活动23.古代埃及,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到尊重,()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23.“学为文士”24.公元()年,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24.190525.在中等教育中,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25.知识和技能26.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翟以“兼爱”和()为教。

26.“非攻”27.在近代,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教育崛起。

27.公立28.孔子认为“有教无类”,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记录()里。

28.《论语》29.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是()、道统性、专制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以及刻板性。

29.阶级性30.赫尔巴特强调()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30.道德教育31.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统治阶级()的功能占中心地位,具体体现在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对象、方法等各个方面。

31.政治服务32.进行了多次产生世界影响的教育试验,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是瑞士教育家()。

32.裴斯泰洛齐33.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叫(),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33.苏格拉底讽刺34.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34.心理学35.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的形成。

35.学校教育36.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了变化。

36.“学术性”37.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其实是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就是《学记》强调的()。

37.“开而弗达”38.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口号是德国古典哲学家()。

38.康德39.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

39.生活40.杜威认为教育应使学校中知识的获得和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中所进行的活动和作业联系起来,这构成了实用主义课程论和()的核心。

40.方法论41.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41.儒家文化42.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的形成则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社会条件。

42.语言43.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43.教育内容44.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44.教育问题45.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

45.《爱弥尔》46.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

46.因材施教47.战国后期,《礼记》中的()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47.《学记》48.古代学校教育中,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一,实质上都服从于()。

48.治人之道49.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印发了(),以指导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49.《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50.非形式化教育是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

50.受教育者51.明代以后,()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

51.八股文52.隋唐以后盛行的()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52.科举制度53.苏联教育理论家()主编的《教育学》,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53.凯洛夫54.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从()教育中分离出来。

54.宗教55.教育多元化包括()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55.教育思想56.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

56.军人57.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7.私学58.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58.社会文化59.学校教育制度受到()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受到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受到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59.社会生产力60.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60.适龄儿童61.英国哲学家洛克一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另一方面,他的主张又是“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轻视国民教育。

61.“白板说”62.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手中。

62.佛教63.在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其经典()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其僧侣是唯一的教师。

63.《吠陀》64.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教育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