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增塑剂的性能及其应用

A增塑剂的性能及其应用

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展了硝基增塑剂的研 究,将BDNPF/A用于}占l体推进剂中,发现它能 提高推进剂的浇注性能【l 21。其他国家如印度、保 加利亚、德国也早已开展了该增塑剂的研究,并 将其用于少烟、无烟推进剂体系中。
BDNPF/A用于双基推进剂(DB)和改性双基推 进剂(CMDB)中,可显著改善推进剂的力学性能 和燃速,详见表3…l。改性后的DB和CMDB推 进剂的能量和稳定性能列于表4…l。由表4可见: 在CMDB中加入BDNPF/A改性后,有效改善了 推进剂的氧平衡。热值提高20%-30%,比冲提 高1 0s,表明推进剂的能量得到明显提高。
3毒性及安全性
3.1毒性㈣ BDNPF和BDNPA均为带有硝基的缩醛类化
合物,其中醚键引起的刺激作用不明显,硝基为 产生毒性的主要活性基团,故毒性与一般硝基化 合物类似。BDNPF和BDNPA的急性联合作用为 相加作用,对皮肤、黏膜无明显的局部伤害,且 不易被皮肤吸收,持续染毒未见对生长发育有明 显影响和蓄积作用。实验条件下,B D N P F、 BDNPA和BDNPF/A均未引起大鼠骨髓细胞染色 体畸变率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姊妹染色单 体交换)频率增加,与Ames试验(污染物致突变 性榆测)阴性结果一致,可认为上述3种物质无明 显致突变作用。 3.2安全性
4应用
4。1在推进剂中的应用 BDNPF/A于1946年由美国海军局牵头开始
研制,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美国喷气通用公 司研制出氯代硝化法生产BDNPF/A的连续多步 工艺,并建立了生产厂。美国人在应用中发现, 在推进剂中加入BDNPF/A,可改善和简化制造 过程:处理过程的危险性不高于三硝基甲烷 (TNT);可常温同化,避免加热固化引起的同体 燃料破裂的问题。美国海军已将其用于北极星 A一3潜地导弹一级发动机中131。
关键词:含能增塑剂;硝酸酯增塑剂;BDNPF/A;PBX;CMDB 中图分类号:TQ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91(20lo)ol一0023—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在现代 化战争中的大量应用和战场环境的日趋苛刻,导 弹研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推进剂具 有较高的能量水平,降低特征信号,提高导弹的 精确制导能力和隐蔽性能,同时要求推进剂具有 低的机械敏感度。高能、钝感、低特征信号成 为目前圊体推进剂发展的主要方向。
表6 RDX—CMDB推进剂的燃速和比冲
配方i而-—蕊ij絮罴业可而F—而tt≯l,/s Tab.6 Burningrate and specific impulse of RDX·CMDB propellants
RDX/DEP
6,4
8.7
10.3
244
RDX/BDNPF/A
7.0
9.5
l 1.2
254
注:表巾所有数值均为质量分数;P EG为聚乙二醇, TMP为三羟甲基I坷烷;PNA为多硝基金刚烷;Fe(Ⅲ)AA为乙 酰丙酮铁;TDI为甲苯二异氰酸酯。
Wendy Balas等人‘¨1研究了CL一20 PAX炸药 系列配方,PAX配方中大量使用了含能增塑剂 BDNPF,A。研究认为:二系列含铝的CL一20炸 药配方已经在多功能坦克炮和高能弹头上得到发 展和应用。PAX—ll(CL一20 79%、Al粉l 5%、 BDNPF/A 3.6%、CAB 2.4%),固体质量分数 为94%;PAX一29(CL一20 77%、Al粉1 5%、 BDNPF/A 4.8%、CAB 3.2%),圊体质量分数为 92%。这2种炸药用于多用途反装甲战斗部和高 爆战斗部,用于打击重装甲和城市目标。PAX一 29有较好的敏感性能,且在总能量上比LX—14高 42%,在能量扩展上比LX—14高28%。几种炸 药的性能比较见表8。
摘 要:BDNPF/A具有适宜的密度和黏度,与众多的推进剂和炸药组分相容性良好。BDNPF/A 毒性与一般硝基化合物类似;安定性好。在配方中替代NG,可降低配方的冲击敏感性;能量适 中,具有出色的氧平衡和热平衡数值,在配方中替代惰性增塑剂,可显著改善配方的燃速和比冲。 BDNPF/A在DB、CMDB等推进剂配方和PBX、PAX系列炸药配方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制备 钝感含能材料的必要含能增塑剂之一。
甲醛(B D N P F)和双2,2一二硝基丙醇缩乙醛 (BDNPA)是此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BDNPF/A 增塑剂是BDNPF和BDNPA的等质量比混合物。
BDNPF/A增塑剂具有非常低的蒸气压、适 宜的密度和黏度、极好的稳定性和相容性,可与 推进剂其他组分很好相容。用其代替惰性增塑剂 时,可降低推进剂同体含量,提高推进剂燃速和 比冲,且元损弹道性能;用其代替硝酸酯增塑剂 时,可适当提高推进剂的低温力学性能,降低推 进剂加j[、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性,而弹 道性能变化极小。优异的性能促进了BDNPF/A 增塑剂的研究开发和广泛应用。
2010年第8卷第1期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hemical Propellants&Polymeric Materials
·23·
BDNPF/A:L曾塑剂的性能及其应用
刘长波1’2,朱天兵2,马英华2,冯晓晶2,宋世平2。 (1.北京化J二大学化T学院,北京102200;2.黎明化:J: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00)
除用于CMDB推进剂配方外,BDNPF/A还 对叠氮黏合剂体系表现出了良好的相容性。在 AP/PDMS(聚二甲基氧硅烷)推进剂配方中,燃速 只有60ram/s(10MPa条件下)。将配方中的PDMS 替换为GAP/BDNPF/A后,AP/GAP/BDNPF/A推 进剂配方的燃速为660mm/s(10MPa条件下),提
注:沸点为1.33 Pa条件下的测定值。
收稿日期:2009一ll一2I 作者简介:刘长波(197 7一),男。商级J:程师,在读硕上,主要从事硝基禽能材料的研制与生产。 电子信箱:liuchangbo@yahoo.com.C11
万方数据
24·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hemical Propellants&Polymeric Materials
BDNPF/A用于AP—CMDB中【1 31,替代惰性 的DEP的燃速和比冲结果见表5。南表5可见。 燃速提高约50%,理论比冲最高达到262 s。
BDNPF/A用于RDX—CMDB推进剂的燃速和 比冲结果见表6【I 31。
万方数据
推进剂配方
刘长波等·BDNPWA增塑剂的性能及其应用
·25 ·
表3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和燃速 Tab.3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burning rates of propellants
为降低推进剂的特征信号,要减少推进剂配 方中产生烟、焰的铝粉含量,可用奥克托今 (HMX)或黑索今(RDX)取代或部分取代其中的高 氯酸铵(AP)。但这些措施可能会降低推进剂的能 量。为使推进剂既能满足低特征信号要求又能保 持较高的能量,有效途径之一是用含能增塑剂取 代原配方中的惰性增塑剂。在众多含能增塑剂 中。偕二硝基类增塑剂因能量适中、稳定性突出 而被研究者看重。.其中,双2,2一二硝基丙醇缩
G.M.Gore等人对BDNPF/A进行了性能测 定,并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硝化甘油 (NG)进行了比较,详见表2【¨I。
由表2可见,BDNPF/A与惰性增塑剂一样, 对冲击相对钝感,与NG混合,可有效改善NG 的冲击感度。
另外,该增塑剂能被强酸水解,但质量分数 5%以下的碱液对其不起作用。可燃烧但不发生 爆轰,灭火可采用泡沫、干粉或者二氧化碳灭火 器。美国运输部将其列为B级爆炸物,运输和储 存过程中应远离热源或火源,避免震动lll。
2010年第8卷第l期
BDNPF和BDNPA虽然都含有偕二硝基,能 量合适,但由于其熔点较高,常温下为同体,在 推进剂和炸药中使用会降低配方的低温力学性 能。而BDNPF/A却具有合适的密度和黏度(常温 下为O.25Pa·s),常温下为液体,较适合在钝 感、高性能的推进剂和炸药配方中使用。
Hale Waihona Puke 表2增塑剂的敏感性RDX/BDNPF/A/CC
10.5
l 1.6
12.3
253
RDX,AI/AP,DEP/CC
9.0
I 1.8
14.3
l 7.7
259
RDX/AI/AP/BDNPF/A/CC
8.6
l O.4
l 3.6
l 8.6
22.2
264
南表6可见,在含Al的RDX—CMDB推进剂 中,燃速达到8.6-22.2 mm/s,最高理论比冲达 到264s。燃速和比冲的提高源于BDNPF/A出色 的氧平衡和热平衡,使其燃烧时在推进剂表面形 成热的反作用力,从而促进凝相的分解。
火焰温度/K 2454 2997 2833 3 149 3 149
表5 AP—CMDB推进剂的燃速和比冲 Tab.5 Burning rate and specific impulse of AP-CMDB propellants
热稳定性交验/rain 8.0 8.0 8.0 7.5 7.5
注:C C为业铬酸铜。
Tab.2 Sensitivity of plasticizers
2制备
BDNPF/A的主要合成方法有硝酸银氧化硝 化法121、氯化法12-31和环境友好的新的氧化硝化 法14-s1。3种方法均以硝基乙烷为起始原料,经主 要的羟甲基化反应和硝化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 2,2一二硝基内醇(DNPOH)。3种方法的主要区别 在于引人硝基的取代方式不同。硝酸银氧化法是 使用硝酸银作为氧化剂,在氧化的同时引入亚硝 酸钠提供的硝基,此法需要消耗昂贵的金属银, 回收设备投资较大,需要使用规格较高的低氯含 量氢氧化钠,且生产能力有限【2 J。美国已利用氯 化法工艺建成连续法生产线,并大规模生产,此 法的缺点是使用了破坏环境的氯气原料,合成过 程产生的中间体钾盐在干燥状态下非常敏感, 不利于安全操作”I。新的氧化硝化法首先南 Vytautas Grakauskas等人【41提出,目前Thiokol公 司【91已建成千克级规模的生产装置,但由于工艺 限制,没有大规模生产。目前,氯化法仍为该 产品的主要生产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