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师:好我们来看最后一道题,给你一点思考的时间,第一问哪个贵些呢
生:足球
师:第二问怎么求在本上写写找同学说说。
生:96÷3=32(元) 32+40=72(元)
师:两种求的单件相差多少元
生:40-32=8(元)
师: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做题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好下课。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预习作业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板块
课堂预设
课堂记录及原因分析
第一版块:
检查或铺垫,融入课堂阶段
第二版块:
情境+提问,认定问题阶段
第三版块:
自主+合作,探索尝试阶段
第四版块:
反馈交流,达成共识阶段
第五版块:
巩固拓展,提升发展阶段
一、导入:
师:之前我们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做两道题复习一下。= 588
588 + 258 = 846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第二题说说运算顺序,你标出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就可以了。现在同学们拿出本自己做一做。
(教师巡视)
师:好,现在我们找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和你的答案一样吗。
生1:752 – 164 + 258
购鞋的这道题依然是出示的图片,如果这块儿能改变一下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在这里只要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用除法,应该想学生多强调“一双旅游鞋比一双拖鞋贵多少元就应该先求出一双拖鞋的价格”,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多复述几遍,突出重点效果会更好。在今后的课堂上会多注意这些问题。练习题处理的还可以学生都能基本掌握,平时还需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创设的情景的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搜索更加充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谁还有不同的提出蓝灵鼠的问题”写成一个算式”,鼓励学生试着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教师应做重点指导)
学:先算乘法求出三箱一共多少瓶饮料,在加上零散的8瓶饮料。
板书:
24×3+8 8+24×3
=72+8 =8+72
=80(瓶) =80(瓶)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最后做完我们要写上答。
师:同学们我们做完了饮料这道题,现在老师还想让你们帮着解决一个购物问题,谁愿意说说从中知道了那些信息
很好,谁愿意站起来,大声的给大家背一遍。
(多找几个同学)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现在我们做几到题检验一下。
第一题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 生 找一组同学挨个说运算顺序
之后做题,教师巡视,最后实物投影
订正答案)
师:我们来看第二题,找同学念题说说读到了哪写数学信息
看看你能不能列一个算式解答。
(教师巡视)
学生实物投影说答案
= 63-9
= 54(元)
师:非常好,同学们你们看我们今天做的这两道题,都是有乘除有加减,你们说这样的混合运算它的计算顺序应该是什么啊
生:一个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师:非常好,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做题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
打开书看第57页的蓝框,我们一起读两遍。
师:非常好,请坐。你们是这样做的吗我找同学再说一遍。
生2:752 – 164 + 258
师:声音非常洪亮,很好请坐。现在我们一起看第二道。哪位同学愿意自己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生1:第一步先算119 + 208
第二步再算119 + 208的和与–303的差。
师:对不对啊同学们,回答的很棒,谁还想再说说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导入的时候便设计了加减混合运算这个内容,一是让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二是为后面的新授做铺垫。两道题一道是让学生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另一道是让学生说说计算顺序。学生都能很快说上来。之后给学生出示一张情境图,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师生一起分析“怎样求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在这里应该向学生强调“求一共多少瓶就是求整箱与零散的和”,使学生更好的明白算理。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很多学生都能列出式子,却说不上来为什么,在这里老师的问题引导也很重要,有老师建议说应该顺向的问学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逆向思维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在一开始时,我要是从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饮料问题,效果可能会更好,学生更容易理解,增加学生的兴趣。在列算式时学生都能列出来24×3+8,对于8+24×3这个算式就很少能列出来,在这里老师就更应该强调这个算理,当学生明白了这道题,那么后面的购鞋问题也就容易多了。
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型:新授课
教案背景
面对学生:小学三年级
学科:数学
课时:第一课时
内容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编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活动一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解决,知道学生将分步计算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了解两级混合运算和分步计算的关系。活动二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鼓励学生同类类推改写成一个算式,最后归纳两级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生:旅游鞋63元、拖鞋4双共36元…
师:说的很好,现在拿出本你们自己做做。
(教师巡视)
师:好,现在我们请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第一步先求一双拖鞋的价格。
第二步再求旅游鞋比拖鞋贵多少元
师:为什么要先算除法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生:因为知道了一双拖鞋价格才能知道旅游鞋贵多少元,先用了除法才能求出来,
63-36÷4
24+24+24+8=80(瓶)
24×3=72(瓶)
72+8=80(瓶)
24×3+8 8+24×3
=72+8 =8+72
=80(瓶) =80(瓶)
答:一共有80瓶饮料。
36÷4=9(元)63–36 ÷ 4
63-9=54 (元)= 63–9
= 54(元)
答:一双旅游鞋比一双拖鞋贵54元。
教学反思:
这一课是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讲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各个环节,整个课程是通过复习导入,之后是新授内容,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最后做习题巩固与扩展。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混合运算顺序,但是仍有些重点知识是需要老师在学生做题时强调的。
生2:第一步先算119 + 208
第二步再算119 + 208的和与–303的差。
师:很好,请坐。大家回答的都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合运算,这里有张图片,说说你都从这张图片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板书:混合运算
(出示课件)
生:有3箱饮料,每箱有24瓶,箱外有8瓶。求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现在拿出本试着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做完后和小组讨论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
(教师巡视)
师:好,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展示,自己到讲台上讲讲怎样计算的
(实物投影)
1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8加上乘法算式
24+24+24+8=80(瓶)
②也有可能先写乘法算式再加上8。
24×3=72(瓶)
72+8=80(瓶)
(找两组同学最好是包含书中这几种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