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译汉过程中翻译

英译汉过程中翻译


Statement of result& Finding
• 3.翻译单位的实验分析
• 1)同一篇文章,同一译者会运用不同的翻译单位 • 2)同一篇文章,不同类型的译者运用的各级翻译单位百分 比存在较大差别 • 3)同一译者,在翻译不同的文章时,把握的 各级翻译单位百分比存在差别 • 4)同一译者,在翻译某一特定的句子或语段时
语步-步骤双层分析法 9-move schema by Hopldns and Dudley-Evans(1994) 1 Information move (background about theory / research aims/methodology) 2 Statement of result (either a numerical value or reference to a graph or table) 3 Finding (same as statement of result, but without a reference to a graph or table) 4 (Un)expectedd outcome (a comment on whether the result is expected or not) Contrary to what I had expected when undertaking the investigation… 5 Reference to previous research 6 Explanation (reasons for unexpected results) 7 Claim (generalization arising from the results) 8 Limitation 9 Recommendation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Limitation
• 当然,由于研究尚有一些局限,比如TAPs 工具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ຫໍສະໝຸດ 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单位的实证研究
1 :较少触及非亲属语言 ( 如汉英、日英等 ) 的 互译,不利于翻译过程研究的纵深发展 TAPs方法的推广 2:在翻译过程的众多变量中,翻译单位历来 是热点课题 3:现有的研究大多只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 行界定和分析,本文则将以实证手段探讨 翻译单位在非亲属语言转换中的特点。
• 上述区分可以更真实地 • 3.1.实验数据统计 • 3.2实验数据分析
(Un)expectedd outcome& Explanation
• 4.对英译汉翻译单位实证分析的思考 • a)动态性~翻译过程中,译者把握的翻译单 位是动态的而非单一固定的语言实体;b)指 标性一翻译单位往往是翻译熟练程度的指 标,职业译者通常比翻译初学者把握更大 的翻泽单位。
background about theory
• 研究已取得的进展 • 还存在的问题 • • 解决的办法
创新之处
Research aims
• 非亲属语言翻译的实验数据是否支 持以上结论?能否对上述特征有新 的描述和补充?这是本文实证研究 的主要目的。
methodology
• 2.实验设计 • 2.1 受试 • 2.2原文:基于以上原因,本实验只考察外语译入母语 (即英译汉)的方式 • 2.3研究方法与实验程序:该模式运用多种数据 • 交互验证,减少单方面数据的不足和偏误。我们在正式实 验之前展开了小样本的前期测试,为大样本实验打下了良 好基础。 • 2.3.1 TAPs数据收集:热身试验、实验环境 • 2.3.2 TAPs数据誊写规范 • 2.3. 3翻译单位的数据统计:中有疑问的地方 进行复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