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武大帝》中的服饰
这些天一直在看《汉武大帝》,其中服饰多有考究,从帝王将相到平民布衣,从后宫宫妃到宫婢,都体现了汉家服饰的精美。
首先是汉武帝的服饰,戴冕,多为为衣裳连署的右衽服饰,宽大袖袍。
汉代以冠帽作为区分等级的主要标志,皇帝与公侯、卿大夫参加祭祀大典时,都戴冕冠,穿冕服,并以冕旒的数量、质地的优劣、服色与章纹的相异来区分等级尊卑。
汉代的男子大多穿宽松的袍服。
像片中的刘彻的龙袍,官员朝服也都为此类宽松广袖袍。
汉代尚黑、黄,皇帝及太后多着黑色,官服则统一为黄色。
汉代女子的礼服,其特点是衣襟绕转层数繁多,衣服的下摆很大。
她们在穿着这种服装时,总喜欢将一条漂亮的绸带系在腰间,将腰身紧紧裹起,显出女性婀娜多姿的线条美。
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
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
另外,汉代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
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但一般宫婢的衣服袖子不会太宽大,方便劳动。
剧中女子头饰非常简朴,像剧中王美人就几乎没有头饰。
衣服也只是简单的白色。
但太后皇后贵妃就挽了发髻,也有了一些首饰。
其他后妃都只在后面扎一个结,猜想应该是有等级之差。
品级低的妃子不许挽高发髻之类的。
但剧中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像卫子夫的取裾大氅网友评论说是错的。
关于匈奴人的服饰,其中大多为紧扎的袖口、长靴、便于携带饮水用品和刀具的皮革跨带。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匈奴的像尖顶一般的皮毛帽,这是由远古时期狩猎野兽的兽头帽演化而来的,非常保暖。
部分帽子上还有贴在脸颊上两鬓位置的帽坠,此后蒙古高原上的不少游牧民族的帽子也借鉴使用了匈奴的帽坠。
匈奴人全民皆兵,普通牧民穿上甲革带上弓弩与短矛就是士兵。
当然,作为上层阶级的象征,匈奴的王侯穿得也会相对华丽一些。
帽子上会加上翎毛。
头发一般是髡发,就是会剃掉一些头发,只露头皮,剩余头发扎辫.。
汉代官服开始时受刘邦影响,一切从简,以致参差不齐,没有统一规范。
汉武帝改革,将其统一为黄色。
袍不论单、棉,上衣和下裳均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下配紧口大裤,其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部分紧紧缩小。
袍的衣和袖,一般都用花边,花边的色彩、纹样较之衣服为素,常见的有菱纹、方格纹等。
袍服的领子以袒服为主,大都裁成V字式,穿时露出里衣,以衣料精粗和色彩差别来表示等级观念。
汉代官服,从其形制上剖析,与礼教的道德意识息息相关,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学对于汉代审美文化的深刻影响,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反映。
它以儒家礼学思想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成为汉代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社会统治秩序、区分身份等级的标识,成为维护封建礼制的重要工具。
汉代官服形制的完善与确立,给我们展现了垒砌分明的服饰等级“金字塔”,鲜明地反映出服饰在封建制度中所起到的等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