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课件

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课件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小实验:
1.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 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观察现象。
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 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是一种物质属性)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 了电叫做摩擦起电。
实验: 玻璃棒跟丝绸摩擦,橡胶棒跟毛
电荷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验电器工作原理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C) 原子 原子核:带正电 电 子:带负电

原子结构

电荷在导体 中定向移动
元电荷 e=1.6×10-19C
电荷可以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导体 绝缘体
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
皮摩擦后分别靠近带电的另一 根玻璃棒和橡胶棒。
+(-) -(+) +(-) +(-) +(-)
正电荷: “+”
3.两种电荷
负电荷:
“ -”
4.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电荷). 用Q表示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6.验电器:
(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绝缘垫、金属箔 (2)原理: 利用金属箔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的 原理制成。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湿木)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2、绝缘体:
(干木、陶瓷、玻璃、橡胶、油、塑料)
注意: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荷量 ,实验室常用来检验 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 验电器,它是利用同 种电荷相互 排斥 的原理制成的. 2.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 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若用摩擦后 的毛皮与丝绸靠近会出现 吸引 现象.(吸 引或排斥)
7.原子及其结构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 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元电荷:最小电荷.符号e.
e=1.6x10 C
8.电荷在导体间的定向移动.
金属球 金属箔 +++ 金属杆 ++ 金属杆上有了电 荷的定向移动
A
B
A
B
9.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3.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 C 样规定的理由是 ( ) A.塑料和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 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汽油与塑料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 D. 电,人触桶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