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调查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调查

附件1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1工程分析1.1 原辅材料分析1.1.1燃煤某电厂工程原利用洗中煤、天然焦、煤矸石及煤泥等低热值燃料。

年总用煤量:74万吨/年。

1.1.2 锅炉燃油锅炉点火及助燃油采用0号轻柴油。

来油为公路运输。

启动锅炉采用同样油品,与锅炉点火和助燃用油合用一套供油系统。

1.1.3 石灰石:成品石灰石粉由专用罐车运输进厂后直接卸入石灰石粉仓,石灰石粉含水率≤0.3%;氧化钙(CaO)≥51%;氧化镁(MgO)≤3.6%;粒度mm:0-1.5 mm,d50=0.45mm。

1.1.4 其他辅助原料:其他辅助原料有硫酸、氢氧化钠、氨水、肼(联氨)、盐酸等,其他辅助原料具体用量见表1-1。

表1-1 本项目其他辅助原料及年用量表1.1.1.5主要副产品表1-2 本项目主要副产品产量11.1.2 生产制度与劳动定员本项目定员总数299人,目前总人数287人,女职工人数53人。

其中生产车间职工186人,其中女职工人数29人,厂部领导、车间管理、科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为101人,每班工作8小时。

管理人员为常白班,生产车间实行四班三运行,每班工作8小时工作制。

具体劳动定员情况见表3-3。

表1-3 劳动定员情况表23检修 车间检修工 设备检 维护 白班 8 46 46 综合科后勤 白班 8 15 24 生产技术科 后勤 白班 8 10 13 安全监察室 后勤 白班 8 17 4 厂部领导、车间管理、后勤保障人员后勤白班860601.1.3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布局 1.1.3.1 工艺流程本项目发电的主要生产工艺是将燃料煤和煤泥通过输煤系统输往锅炉房煤仓,经输煤系统和破碎系统,破碎的煤送入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在炉内掺烧石灰石粉进行脱硫,将经过除盐、除氧、预热的水加热成过热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电力经变压器、配电装置由输电线路输出。

做功过的蒸汽冷凝成水,与一部分除盐补充水混合再经除氧,预热后再进入锅炉循环使用。

煤粉燃烧产生的烟气冷却后送入袋式除尘器除尘,由烟囱排入大气。

煤燃烧产生的炉渣由锅炉底部排出,灰渣可综合利用;干灰经气力集中至灰库。

碎煤机 ● ◇输煤栈桥●◇带式输送机 ● ◇细碎煤机 ● ◇煤仓间 ● ◇ 循环流化床 锅炉 ◇◇汽车来石灰石粉◇ 石灰石 粉库 ◇ 气力输送 ◇◇ 输粉管道◇汽轮机◇ ◇发电◇除尘器 ◇ ○ 引风机 ◇ 筒仓混煤● ◇ 转运站 ● ◇ 煤泥 煤泥泵◇ 脱硝 ◇ 化学水 处理系统外供补给水图1-1 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注: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煤尘◇噪声☆石灰石尘○ 矽尘☉高温氨、尿素1.1.3.2 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见表1-4。

表1-4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41.1.4 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1.1.4.1总平面布置电厂场地按2×300MW统一规划考虑,场地是由西侧矿井工业场地、西北-东南向的鄄郓河及东西向的洙赵新河围成的三角地。

电厂主要生产设施呈三列式布置,由南向北依次为预留脱硫设施区-主厂房区-升压站区;由西向东依次为辅助生产设施区-主厂房区-施工生产区;固定端朝西,向东扩建;5厂前区位于厂区的西北角,进厂道路向西接至南北向的矿井工业场地进场道路。

施工生活区位于施工生产区东侧。

厂区整体呈三列式布置,由北向南一次为升压站区-主厂房区-预留脱硫设施。

固定端朝西,向东扩建。

由西向东依次为辅助生产设施-主厂房区-施工生产区。

(1)主厂房区定位及布置主厂房布置在厂区扩建端侧,东侧预留了2#机主厂房位置。

主厂房汽机房主立面朝北,主厂房由北向南依次为汽机房-煤仓间-锅炉房-除尘器-烟囱。

汽机房长度74.7m,汽机房A列柱中心线至烟囱中心线距离为172.2m。

锅炉房两侧布置了石灰石粉仓、渣仓、柴油发电机及机组排水槽。

除尘器之间布置了空压机房。

燃油区布置在主厂房西南侧,其北侧布置了启动锅炉房。

(2)除灰设施布置渣仓位于锅炉房旁侧,三座灰库位于主厂房南侧,每座灰库设贯通式运灰道路。

(3)电气设施布置主变、高厂变和启备变等电气构筑物布置在主厂房A列柱的外侧,220kV电力进线向北进入220kV屋内GIS配电装置。

继电通讯室位于220kV屋内GIS配电装置西侧。

除灰配电室位于灰库东侧。

(4)主要水工设施布置本期一座自然通风冷却塔位于厂区西北侧,循环水泵房布置在其旁侧。

综合水泵房及净水站位于厂区中部。

含煤、含油废水处理室、循环水排污水池及煤水沉淀池位于灰库区南侧。

(5)化学设施的布置锅炉补给水处理设施布置在锅炉房的西侧,其西南侧布置了工业6废水处理设施。

制氢站位于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南侧。

凝结水精处理酸碱系统布置1#、2#机锅炉房之间。

(6)卸煤和输煤系统布置本期输煤皮带和煤泥皮带由西向东并行至厂区,转北分别进入主厂房煤仓间和煤泥泵房。

输煤综合楼位于锅炉补给水处理设施南侧。

(7)其它辅助生产设施布置厂前区位于厂区西北侧,厂前区(预留未建)集中布置了生产办公楼、单身值班公寓、食堂及浴室、材料库。

综合检修间位于厂前区西北侧即自然通风冷却塔西侧,其北侧布置了车库及消防车库。

(8)电厂出入口的设置电厂共设置两个出入口:进厂主入口朝西开设,进场道路由西侧的矿井工业场地进场道路引接。

运灰渣出入口朝北开设,运灰渣道路向北接至339省道。

1.1.4.2竖向布置厂区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

根据厂区总平面布置,结合厂址周围的地形地势情况,厂区自然地势较为低洼,自然地形标高在41.74~42.89m之间,厂址处100年一遇洪水位采用44.18m。

厂区竖向采用将厂区填高的防洪措施。

汽机房分三层布置,即:0.0m层、中间层(标高6.3m)、运转层(标高12.6m)。

6.3米运转层、电动给水泵、凝结水泵、真空泵。

锅炉房分十层布置,锅炉十层(55.7米):汽包小室、蒸汽吹灰器;锅炉九层(47.13米):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锅炉八层(43.83米):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锅炉七层(38.33米):脱硝平台、给煤机、卧式给料机;锅炉六层(29.23米):省煤器;锅炉五层(25.13米)给煤机、给水操作平台;锅炉四层(18.73米)二次封箱;锅炉三层(12.6米):运转层、集控室;锅炉0米:播煤增压风机、冷渣器冷却水泵、高压硫化风机、A侧一次风机、A侧二次风机、石灰石仓泵、B侧引风7机、A侧引风机。

1.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1.2.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和接触分析表3-5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分析89101.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于2014年11月12日~14日对用人单位生产运行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

现场采样期间,企业处于正常生产状态,发电生产负荷达到80%,各防护设施正常运转。

检测结果见附件1(检测报告)。

1.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本项目主要生产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见表1-6。

11表1-6 主要生产岗位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12131415注:**为个体噪声强度检测结果;*为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161.2.4 职业病发病情况调查与分析企业建有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具体的组织实施由综合室执行。

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员,负责职业健康监护的日常管理、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

企业每年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查体机构(山东省职业病医院:鲁卫职查体证字(2009)第009号)对接害人员进行在岗期间健康查体。

查体针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高温、噪声、煤尘、矽尘、石灰石粉尘、电焊烟尘、SO2、盐酸、硫酸、氨、NO、NO2等;特殊工种:电工作业、高处作业、驾驶作业。

查体项目:内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粉尘作业人员增加高千伏胸片、肺功能检查;盐酸、硫酸、氨、SO2、NO、NO2作业人员增加胸片、肺功能检查;电焊烟尘作业、高处作业增加神经系统检查;电工作业增加色觉检查;驾驶作业增加纯音测听和色觉检查。

截止目前,用人单位尚未发现诊断的职业病病人。

1.3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调查分析1.3.1粉尘防护设施调查1.3.1.1燃化车间临时煤场为全封闭结构;3#皮带机、细碎机、粗碎机等处设有多管冲击式除尘器;筒仓、4#皮带等处设有静电除尘器。

本项目对燃料输煤系统各转运站及碎煤机室和原煤斗等主要产尘点的设备采取密封措施,在落煤管上加装缓冲锁气挡板。

输煤系统的输煤栈桥(地道)、转运站等处设有地面水力清扫系统。

本项目在输煤栈桥设有地面水力清扫系统,冲洗水汇集到沉淀池。

1.3.1.2运行车间本项目采用灰渣分除的方式,袋式除尘器灰斗的排灰,通过管道密闭气力输送至灰库贮存,除尘器下部与管道连接处密封,以阻挡飞灰泄漏。

外卖的干灰运输采用专用密封罐车运灰,对运灰道路加强喷洒和清扫。

炉渣仓仓顶、石灰石仓仓顶均设置有布袋除尘器。

1.3.2有毒有害化学物防护设施调查3.3.2.1燃化车间燃化车间的硫酸储罐区、碱储存罐区、盐酸储存罐设有防泄漏围堰,化学加药间、炉内加药间的氨溶液箱、碱溶液箱、酸溶液箱周围设置有泄险沟。

酸碱计量间、煤热计量间、煤分析室、运行化验室、制氢站电解间、二氧化氯加药间、炉内加药间等处均设置机械排风设备。

1.3.2.2运行车间锅炉为半露天布置,对散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锅炉房运转层以下采用自然进风、自然排风的通风方式。

1.3.3 噪声防护设施调查对汽轮发电机安装隔音罩并将其坐于减振基座上。

另外对各式风机、大型水泵等高噪声设备安装减振基座。

送风机进风口安装消声器;锅炉对空排汽及安全门排气等排气管装设消音器;调节阀、减压阀等选用低噪声或带节流消声的阀门。

空压机等噪声源集中布置在空压机房内,并设独立减振基础/减振橡胶垫。

各控制室的通风管道与围护结构及楼板间的连接,采用减振措施,值班室、集中控制室采用有较高隔声性能的隔声门隔音。

1.3.4防暑降温设施调查锅炉房底层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

运转层以上为四周敞开、炉顶加盖的岛式布置,余热可直接散失。

汽机房全面通风采用屋顶通风器自然通风的方式,并设置屋顶风机。

对生产操作人员所在的集中控制室内设置中央空调系统,网络继电室、集控楼等处设置有单体空调置。

1.3.5应急救援设施调查本项目在机组集控室备有正压空气呼吸器2个、网控室备有正压空气呼吸器2个;在机组集控室、化水集控室、制氢站配备有药品箱。

硫酸罐区及工业废水酸碱区均设有风向标。

本项目在化验室药品仓库、运行化验室、制氢站电解间、循环水加药间、二氧化氯加药间、炉内加药间等处设置有事故通风装置。

本项目还在各加药间设置应急喷淋洗眼设施,以便于出现事故时受伤害人员可得到及时冲洗。

在存在有毒气体可能大量泄漏的作业场所设置了有毒气体报警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