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田开发方案 气藏描述

气田开发方案 气藏描述


主要研究内容:
开发评价阶段要求对气藏总的地质特征的描述基本符合实 际,做到不犯不可改正的错误,不过分追求其具体细节。重点搞 清以下问题:
(一)落实气藏构造特征 (二)储层宏观展布及其物性参数 (三)宏观的气水系统划分 (四)流体性质及气藏类型的表征 (五)建立气藏概念地质模型 (六)储量概算(提交控制储量)
测试气层
0.4
取心干层
0.3
少量气层
测试干层
0.2
0.1
0
12 10
8
6
4
2
0
中子孔隙度(%)
气、干层测井解释标准
项目
自 然 伽 声波时差 密度
中子孔隙度
玛比值 (¦s/m) (g/cm3)
(%)
气层
<0.53 >47.5 <2.68
>2.0
干层
≥0.53 ≤47.5 ≥2.68
≤2.0
(2)气、水层测井标准
6000
6300
5200
5400
5200
6100
6400
5300
5300
65600 456
6200
飞一底标志层特征: 岩性为含泥灰岩、泥 晶灰岩;电性上主要 表现为高GR的特征
(二)¡ 四性¡ 关系研究及测井综合解释
利用岩心分析资料、测井资料、试气资料,分析岩性、物性、含气性和电性的 关系,建立解释模型,确定气层解释标准,实现测井信息向地质信息的转化。
(一)地层对比划分
地层对比划分是气藏描述的基础。
通过井震结合,在标志层控制下的相控旋回对比,对 飞四段区域标志层特征:灰
完钻井进行地层对比划分
Xx区块地层对比图
色灰岩、石膏质灰岩、灰白 色云岩、硬石膏、棕红色泥 质白云岩;电性主要表现为
普光6
分层 8
GR
82
DEPTH
RHOB 2.41 2.93
LLD 1Ω6 ¡M98000
测井解释含水饱和度与密闭取心分析含气饱和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6、测井精细解释
用上述测井解释模型 及其解释标准,对气田完 钻探井、评价井以及开发 井进行测井精细解释,并 对气、水、含气水层和干 层进行系统划分。
与气井测试资料 对比,解释结果 与测试结果一致
**井测井解释成果图
解释结果:RT:1800 AC:54 Sg:90 φ:12 测试结果:气层,10.33万方/天
?含气水层、水层的判别方程: f(lnRt,△t)=lnRt+0.1065△t 其判别界限值R0=9.3840 即:当f(lnRt,△t)≥9.3840时为含气水层 当f(lnRt,△t)<9.3840时为水层
气层、含气水层、水层测井解释标准
项目
声波时差 (¦s/m)
气层
电阻率 (Ω.m)
含气水层
电阻率 (Ω.m)
测井孔隙度(%)
16
12
8
4
y = 0.978x + 0.2668
R2 = 0.9884
0
0
4
8
12
16
岩心孔隙度(%)
气田岩心孔隙度与测井孔隙度交会图
(2)含气饱和度模型 由于储层属于孔隙型储层,利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原始含水饱和度。
Sg
1 n
abRw Rt m
其中:上部:a=1,b=1,m=2.52,n=2.27; 下部:a=1,b=1, m=2.35,n=2.27。
1、测井曲线标准化
测井系列:ECLIPS-5700
测井项目:自然伽马、深浅双 侧向、补偿声波、补偿中子、岩 性密度、自然电位及井径等。
测井资料标准化:选取一套稳 定膏岩层作为¡ 标准层¡ ,应用标 准层数据统计直方图分析法,完 成声波、补偿中子、密度的标准 化。从其测井数据统计资料来看: 在区域上测井数值较为接近,表 明测井曲线质量较好。
第二部分 气藏描述
各阶段气藏描述基本内容相同,只是侧重点和精度要求不 同,实际上是对气藏认识逐步深化和细化的一个过程:
开 发 准 备 - 早期气藏描述 - 宏观性描述 - 地质概念模型 新区开发建设 - 中期气藏描述 - 确定性描述 - 地质静态模型 老区开发调整 - 精细气藏描述 - 细化描述 - 地质预测模型
P301-3
0
VGR 100
DEPTH
VDEN 2.05 3.15
VRD 10 100000
分层
4800
普光2
11
GR 101
DEPTH
RHOB 2.24 2.91
LLD Ω9 ¡M99989
分层
普光9
GR、DEN高值,普D光E1N0 值比飞三
段高一台阶。 3
GR
67
DEPTH
RHOB LLD 2.282.96 Ω3 ¡M99883
项目 气层
孔隙度 (%)
≥2
含气饱和度 (%)
≥50
含气水层
≥2
30-50
水层
≥2
<30
5、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1)孔隙度模型 针对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矿物成
分特点,首先计算岩石矿物含量、 岩石骨架(综合骨架)参数,然后 再计算储层孔隙度。由此计算的孔 隙度与岩心分析的孔隙度对比,相 对误差不超过8%。
根据11口井27层测试、取心、 测井资料(其中测试气层17层, 测试水层 2层,测试含气水层3 层、解释水层3层),分别编制 声波时差与电阻率、孔隙度与含 气饱和度交会图。
含气饱和度(%)
电阻率(Ω.m)
气田声波时差与电阻率交会图
10000
1000 100
10
测试气层 测试水层 解释水层 测试含气水层
1
20
30
40
50
60
70
80
声波时差(¦ s/m)
气田孔隙度与含气饱和度交会图
100
90
80
70
60
测试气层
50
测试水层
40
解释水层
30
测试含气水层
20
10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孔隙度(%)
?气层、含气水层的判别方程: f(lnRt,△t)=lnRt+0.105△t 其判别界限值R0=10.5474 即:当f(lnRt,△t)≥10.5474时为气层 当f(lnRt,△t)<10.5474时为含气水层
2、储层 ¡ 四性¡ 关系
选择关键井,利用测试资料 和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对关键井 进行储层¡ 四性¡ 关系研究,制作 关键井的¡ 四性¡ 关系图。
**井4933.8~4985.5m(白云岩)
岩心分析结果 测井电性特征
测井解释成果 测试结果
φ:8.9% 、K:65.7MD
GR:17API,RT:6500 Ω.m ,AC: 53¦s/m,DEN:2.6g/cm3 ,CNL:6%
气层有效厚度 49.1米
Φ:9.5%、K:65.7MD、 So:92%
日产气22.65万方
**井储层四性关系图
3、 气层下限标准
划分标准: 岩性: 白云岩 物性: 孔隙度≥2%
4、气层电性标准 (1)气、干层测井标准
根据11口井25层测试、取心、测 井 资 料 ( 测 试 气 层 17 层 , 取 心 干 层 4 层,测试干层2层,测试少量气层2 层),分别编制自然伽玛位比值与声 波时差、密度、中子交会图。

评价

与 分析

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井型

井网



井距
气田开发方案设计
动用区域及动用储
方案部署
开发指标预测
方案优选
推荐方案 方案实施要求
开发方案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
GBn 270 天然气储量规范 SY/T 6168 气藏分类 SY/T 5440 天然气试井技术规范 SY/T 6171 气藏试采技术规范 SY/T 6176 气藏开发井取资料技术要求 SY/T 5543 凝析气藏流体取样配样和分析方法 SY /T5615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 SY/T 6098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 6101 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确定技术要求 SY/T 6110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描述 SY/T 6164 碎屑岩油气藏地质特征描述方法 SY/T 6310 天然气田开发概念设计编制技术要求 SY/T 6177 天然气气藏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方法
自然伽马比值
自然伽马比值
气田声波时差与自然伽马比值交会图
0.7
0.6
0.5
0.4
0.3
0.2
0.1
0
80
70
60
50
40
30
20
声波时差(¦ s/m)
气田密度与自然伽马比值交会图
0.7
0.6
0.5
0.4
0.3 0.2
0.1
0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
密度(g/cm3)
老区产能建设阶段 (开发调整阶段)
1、建立地质预测模型 2、搞好动态监测,研究气 田开发规律 3、评价气田开发效果 4、研究剩余气分布规律 5、分析气田开发潜力 6、研究气田调整技术政策 7、编制气田调整方案
方案编制基本内容
一、气田概况 二、气藏描述 三、气藏工程研究 四、钻采工程设计 五、地面工程设计 六、经济评价 七、方案实施要求
1、部署评价井,提高勘探 程度
2、建立地质概念模型
3、试气、试采,落实气井 产能
4、研究开发可行性,编制 气田开发概念设计
5、提交探明储量
6、取好开发设计所需资料
新区产能建设阶段 (开发设计与实施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