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纽特人告别冬季、迎接春天到来的“春节”在
A. 12月25日
B.1月1日
C. 3月最后一个周末
D.6月第一个周末
读“某河流年径流变化示意图”,完成2〜3题。
2. 该河流位于
A.乞力马扎罗山
B.塔里木盆地
C.苔原地区
D.赤道地区
3. 该流域的地理环境是
A.有极昼极夜
B.沙漠遍布
C.垂直地带性明显
D.人口稠密
读“我国距今2300万年前植被带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中部自然带的主要成因是受
A.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B.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C.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季风环流影响
5. 自然带分布的格局反映了
A.经度地带性规律
B.纬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6〜7题。
6. 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少儿人口比重上升
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
7. 影响图中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生率
B.医疗卫生
C.死亡率
D.自然环境
读“世界某农作物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8. 该农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棉花
9. 该作物在西半球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读“20世纪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10〜ll题。
10. 这种灾害是
A.台风
B.滑坡
C.洪涝
D.地震
11.造成图示状况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人口密度
C.地貌形态
D.季风气候
40. (28分)我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成为了“世界工厂”。
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世界工厂”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挖动”了大半个地球。
(1) 在“世界工厂”示意图中,可以增加的区位因素有__①__、__②__、__③__、技术、政策等。
(6分)
(2)“世界工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__①__地区,也使__②__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崛起的最重要“生命线”。
(4分)
(3) “世界工厂”的形成,使我国人口出现了__①__和__②__的新特点。
(4分)
(4) 试分析“世界工厂”促使了我国区域间形成哪些协作联系?(6分)
(5)中国“挖动”了大半个地球,成为世界碳排放最大的国家。
这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带来了什么深刻变化?(8分)
41. (28分)2011年,非洲安哥拉、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五国首脑共同签署了一项国际合作协议,计划各国携手建立一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卡沙跨境保护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卡沙跨境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非洲安哥拉、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五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城市结构模式示意图。
(1) 卡沙跨境保护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①__;鍊湾港的气候特征是__②__。
保护区内的动物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__③__特点。
(6分)
(2) 保护区范围内水循环类型有__①__。
赞比西河下游河谷地质构造属于__②__谷。
(6分)
(3) 试分析保护区内人与动物之间的生存矛盾。
(8分)
(4) 分析南部非洲五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8分)
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文科综合·地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C C A A B D A C B D B
二、非选择题
40.(28分)
(1)①交通②水源③土地(每空2分,不分次序,共6分)
(2)①沿海(东都沿海)②海洋运输(每空2分,共4分)
(3)①内陆向沿海迁移②城市化(每空2分,不分次序,共4分)
(4)劳动力:从中西部向沿海迁移;资源、能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农产品:西菜东运、北粮南运等(每点2分,共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5)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加;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海水倒灌;西部高山冰川消融、青藏高原冻土加速消融等等。
(每小点2分,共8分,多答不给分。
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41.(28分)
(1)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终年炎热干燥③迁徙(每空2分,共6分)
(2)①海陆间水循环和内陆水循环(4分)②断层(地堑)(2分)
(3)人对动物的影响: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粮食压力不断增大,破坏植被,掠夺动物生存空间;中断动物食物链,使动物数量和种类减少。
(4分)
动物对人的影响:动物破坏人类的农田和农作物;攻击人和家畜等(4分)
(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4)存在问题:城市公园发展缓慢,城市化不随工业化和经济的进程而发展;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进入城市,失业率高;社会治安问题严重;贫民区集中,社会矛盾严重。
(每点2分,共4分,多答不给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措施:大力发展工业,加速经济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发展农业,控制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进入城市;合理布局居民区,减少贫民区给社会治安带来的压力。
(每点2分,共4分,多答不给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