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赴福州、厦门两地参观学习考察报告

赴福州、厦门两地参观学习考察报告

彰显个性内涵发展--------赴厦门参观学习考察报告教育,我所从事的神圣事业;教师,我所选择的崇高职业;育人,我所承载的终身使命。

早春三月,我们在刘建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六天的厦门考察学习,奔走福建、厦门,对厦门松柏二小和何厝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了解了厦门当前的综合评价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学习了厦门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和新的理念,借鉴了厦门教育教学的先进思想、先进做法、成功经验。

所到之处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感念:感念一是对厦门松柏二小和何厝小学的实地考察学习,感觉到南方文化的灵性、个性与生命和大气,因此凝练成各学校独特鲜明的校园文化个性,给我大大的震撼!感念二是各学校愉悦、高效、平实的课堂教学以及扎实、严谨、新颖的评价体系,他们基于理论指导的实践研究很深入、很广泛、很实在、很有效!是理论与实践和科研的完美融合。

感念三是一路考察一路情,考察学习一行结束后,还收获了同仁们真诚的友情和厦门教师领导关怀与教导之情,可谓收获满满、思考多多。

心动不如行动,通过本次考察学习活动所带来的思维碰撞,我认为:“彰显个性,内涵发展”是一个学校着眼长远、致力发展、创建品牌的第一要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将考察经验和感想进行汇总,借以反思,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催人奋进的育人环境。

每当我们走进每一所学校,第一映入我们视野的是清新、整洁的校园环境,葱郁的树木、美丽的花草,合理的布局,体现出浓重的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

校门口,走廊上、门厅立即其它显要位置,悬挂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宣传画,催人奋发向上的学校校风、校训、校纪。

那随处可见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及行规条例,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室布置,使学校的墙壁、花坛、垃圾箱也开口说话。

这种幽雅美观、和谐、富有时代气息、催人奋进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加深了学生对学校的爱,加深了教师对学生得情,加深了社会对学校的关注。

全面优化了物态环境,真正发挥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教师处处以自作则,做学生的表率,以爱的情怀教育学生,以海的博大宽容学生。

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去感染学生。

从教师言传身教中,从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中,学生的情操受到了熏陶,意志的到了锤炼,思想受到了教育。

总之,学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校长有先进的办学思想体系和对教育执着的追求。

考察期间聆听了厦门松柏二小主任的报告和何厝小学校长的讲解,对我的感触很深,我体会到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执着的追求和对教育工作的深深的情结,就是为了把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独立的办学理论转变为教育实践,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是需要极大魄力,这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其中厦门市松柏小学创办于1994年9月。

目前,学校有29个教学班,近一千四百名学生,68位专任教师。

学校以“面向新世纪,培养接班人”为办学宗旨,以“圣洁、高远、正直、向上”为校训;坚持“以德立校、以研兴校、以质强校。

以勤持校”的办学思路,确立了争创“四园式”发展目标。

2000年9月,松柏小学在厦门市小学率先设立“科研室”,开展名师工程,青蓝行动,为教师成长搭建舞台。

2001年10月学校成立福建省首家少年邮局,2005年10月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

近年来学校还被授予“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课改先进单位”、“福建省少先队工作红旗大队”、“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松柏小学有松柏少年:“快快”、“乐乐”,快快是男孩,乐乐是女孩。

这两位“松柏少年”长成了松柏树,一对头像为“松柏”笑脸造型,戴着红领巾、快乐奔跑的男孩、女孩。

据了解,这对形象大使由该校师生自创,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松柏”头像造型还是由该校的一名学生出的点子。

头发是绿色,沐浴着阳光。

校长刘玉斌说,形象大使寓意绿色、阳光、健康,这跟学校“快乐发展”的办学理念契合。

松柏小学有个“百草园”,那是学生们快乐探究的天地,有车前草、红豆杉等近200种中药材。

刘校长说,学校利用一块一块的空地,如花台、绿化带等,用来种植一些常见有用的中药材,药材旁边再挂上一些简介,学生们可以来养护、参观,更重要的是学习中医药知识。

她还计划将教学楼的天台利用起来,种植中药材植物,让“中医”成为学校的特色之一。

松柏精神:坚强自信执着正气;松柏校训:圣洁高远正直向上。

何厝小学校长何雅琳介绍,何厝小学原名崇本小学,1918年由何厝村华侨集资创办,解放后改名为厦门禾山区第四中心小学。

1958年厦金炮战期间,何厝小学与后坑、前埔等小学成立前沿联校,1968年恢复原名,被评为福建省教育战线十面红旗之一,1978年定为福建省首批重点小学。

何雅琳说,1958年“8·23”炮战期间,何厝小学里的一群少先队员,自发成立“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一面坚持在防空洞中学习,一面穿梭在炮火中坚持拥军支前。

他们的英雄事迹随后如春风般吹遍大江南北,其中的何明全、何佳汝等13名队员被誉为“英雄小八路”,他们的事迹被拍成电影《英雄小八路》,电影的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于1978年被团十大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何厝小学因此被称为“英雄小八路的母校”、“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发祥地”。

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培养品德、极具爱心、有良好习惯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在二位校长的报告中和各种管理方法中,无不渗透着这个培养目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

所以我觉得他们的先进理念,就应该站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管理学校,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

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端正教育思想,校长负有重要的责任,实践证明,全面育人的学校,它的升学率也不会低的,学校本身和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

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终极目的”。

教师的所有聪明才智都应该用在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六个字上,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为学生提供思维、兴趣空间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生应成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具有爱心比具有知识更重要,严字当头,爱在其中,这种尊重教育是“人本”思想的体现。

我想他们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紧紧抓住了“人本”规律的核心,并且展现出他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三、加强环境建设,煅造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校园环境建设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学校自然环境包括学校的硬件建设、校舍专用设备的现代化程度等等,这些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应该是每个学校建设中追求的高标准。

但在校园中营造出健康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这决定着这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

厦门小学在人文环境建设中做到四点,即:(1)努力为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

(2)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3)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

提出因为有了你,我们的群体才会和谐,不要因为有了你,我们的群体多一些麻烦的口号。

(4)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

厦门小学校努力做到:这里只有任人唯贤,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只有接受工作和纪律的考验的校园风气。

创造一切条件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一个充分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宽松环境。

四、构建学校的文化建设,推动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训、班标、班级小明星等征集评选,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厦门松柏二小他们的办学特色为:“三星评价”,“三星”分为金星、银星和铜星三种,分别带有不同的意义,当然,这其中金星最为珍贵,它是学校最高荣誉的象征,由校长颁发,学生在逐次得到其他两星的基础上才能得到,需要综合学生在校各种表现才能获得星章。

这是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活动,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获得的过程;不仅关注到了他们在获得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关注学生获得星章中养成的某种习惯。

这样在激发中促进,在促进中求成的循环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五、努力构建以科研兴校的氛围,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们通过座谈、参观,使我深深感受到这里教育科研气息的浓重。

以研促教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和体现。

在实际工作中研究,用研究的精神来指导工作,这是厦门教育科研的一条成功之路;联系本校实际,努力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厦门教育科研的一大亮点。

“有历史才有文化,有传承才能光大”。

正因如此,何厝小学秉承着“质量求生存、特色求发展、管理求效益”的教学理念,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着力打造三张亮丽的办学名片——基于该校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发祥地,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俱进,弘扬队歌精神德育课题;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根的人,构建《延伸文化的根须,培育有根之人》德育特色校本课程;与金门西口国小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实现两岸一家亲少先队特色主题活动。

为顺利实施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德育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努力构建具有学校及地方特色的“延伸文化根须,做有根之人”德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丰富多彩。

一年级学习闽南方言与文化,二年级学习布袋戏,三年级学习皮影,四年级珠绣,五年级风狮爷陶艺,六年级学习剪纸;还有古琴、宋江阵、武术、舞狮等兴趣小组,这些特色项目,既传承了非物质文化,又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传承非物质文化民俗,培养动手能力。

松柏二小低年级乒乓球;中年级跆拳道;高年级篮球学习。

正因为各个学校都建立了独特的校本课程。

在这样的良好的氛围中,在这样的充满着浓郁的科研环境中,教师的智慧得以开发,价值得以提升,能力得以培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以全面地提高。

六、顺路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在学习之余我们顺路游览福建省的武夷山,通过参观游览深刻感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雕凿,同时对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福建的风土人情是那么的淳朴自然,福建的一山一水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参观游览同样也使我们得到了收获。

七、反思:1、利用丰富的班队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

素质教育应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

班主任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2、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策略要新颖、规范。

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讲究策略。

“严”“趣”结合,规范班级常规管理。

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