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享一下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分享一下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一、我国古典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

1、诗歌又包括诗、词、散曲等
就诗说,还有古诗、律诗、绝句的分别。

古诗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种种;
就词说,有八百多种调子;根据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散曲的调子也非常丰富。

2、散文有叙事、记游、说理、抒情等类别。

3、小说有笔记、传奇、平话、章回小说等体裁。

4、戏曲,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

二、我国的古典文学已有三
千年的光辉历史。

二、秦代以前,我国就有许多伟大的作品出现。

1、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这些诗歌大约产生在公
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其中有民歌,有举行典礼用的祭歌和乐歌,有的是叙事诗,有的是抒情诗,有的是讽刺诗。

这些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

伟大的诗人屈原
运用这种新的形式,写了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以及《九歌》、《九章》等着名作品。

屈原的
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话传说,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这对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3、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

产生最早的
历史着作《左传》、《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着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

这些着作中的许多篇章在记言记事、描写人物、论辩道理,以及结构篇章和运
用语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了一部对后代的文学和文学都有巨大影响的《史记》。

为各个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众多历史人物立传,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

2、汉武帝时,设立了主管音乐的机关“乐府”,采录民间歇谣,用以配乐歌唱,因此许多
民歌得以保存下来。

现存的汉代乐府里的民歌,多是五言诗的形式,最着名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是从民歌发展而成的。

3、东汉时期,在乐府民歌的基础上产生了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但是开始的时候,诗的产
量较少。

到了建安年间,有些诗人,尤其是曹植,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来抒写个人的思想感情,写了很多很好的五言诗。

五言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东晋末年的诗人陶渊明,用通俗自然的语
言写五言诗,赞美劳动生活,歌咏农村景物,诗的内容和风格都有清新自然的色彩。

南北朝的民歌,也是因官府采录配乐而,保存下来的。

南朝民歌,绝大部分是青年男女的恋歌。

北朝
民歌的题材相当广泛,,其中《木兰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杰作。

四、唐代和宋代是我国文学的发达时期。

1、诗歌到了唐代,体裁完备,有古诗、律诗、绝句等等。

李白的诗,嘲弄庸俗世态,反抗权贵,充满了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精神。

他歌颂祖国壮丽
的河山,歌颂自由生活,对于社会现象的不合理和自己才能的不得施展,表示强烈的愤慨。


甫生活饱经忧患,比较接近人民,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他
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揭露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

他的诗富于现实主义精神,发扬了诗经、楚辞、乐府的优良传统,给后来的诗人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李、杜以后的大诗人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写了十首《秦中吟》和五十首“新乐府”,
意在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

还有像《长恨歌》和《琵琶行》等一些久为传诵的诗。

2、到宋代,盛行配乐歌唱的词,词发展到极盛时期。

柳永和苏拭的词,对于词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南宋的辛弃疾和陆游是两个爱国诗人。


两位诗人的词,在我国文学史上评价很高。

3、唐代和宋代的散文也很发达。

唐代的古文运动,是一次重要的文体改革运动。

这个运
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主张废弃六朝以来浮华的骈俪文,写作切合实用的质朴的古文。

他们的文章,平正通达,虽然号称“古文”,实际上是新体散文。

到了宋代,欧阳修、王安石、
苏拭等继续提倡这种古文。

以后,“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就成为我国长期流行的文体。

4、唐代和宋代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小说也发展起来了。

唐代最
有名的小说是“传奇”。

《柳毅传》就是唐代传奇中的佳作之一。

这些小说;大都着力刻画人物
形象,并且有离奇的情节和完整的结构。

到了宋代,小说有了新的发展。

由于都市的发达,市民阶层的扩大,这个时期出现了“平话”。

五、元、明、清三代,我国文学有了新的发展,在戏剧和小说方面,有很大的成就。

1、元代的杂剧形式很新颖。

着名的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
甫的《西厢记》,分别刻画了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不同形象,前两篇写出政治的黑暗以及妇
女的厄运,后一篇写出青年男女坚决反抗礼教、争取爱情自由的精神。

2、明、清两代的戏曲得到迅速的发展,篇幅加长,情节增多,反映的现实生活也更为深广。

着名的作品,如高则诚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3、元、明、清三代的小说超过以前所有的时代,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在我国文学史上
光辉曜目的作品。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用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到了清代,又产生了蒲松龄的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吴敬梓的长篇章回小说《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儒林外史》描述科举时代读书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辛辣地讽刺
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和一些读书人争夺功名的丑态。

《红楼梦》通过贸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悲剧,以及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的变迁,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末期的腐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对于蔑视封建礼教力求发展个性的人物,表示很大的同情。

《红楼梦》展现了巨大的生活画面,刻
画了几十个性格极其鲜明、有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结构完整,笔法细腻,语言优美生动,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达到了艺术高峰。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巨着。

六、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学上出现了一些反映人民反帝反
封建的要求的作品。

像李宝嘉的小说《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比较深刻地揭
露清朝政府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

黄遵宪、梁启超等也写了好些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诗歌和散文。

形式的多种多样,人物形象的鲜明生动,语言精炼形象,这是我国优秀古典文学的高度艺术性的表现。

我国古典文学,是
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