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树木学》树种调查规划调查人:张学涛章亚赵睿邹百成朱洪泽赵洋朱亚军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凤阳县树种调查报告1前言树木如海,我国树种资源极其丰富,在已发现的3万多种高等植物中,木本植物有8000多种。
其中,乔木2000多种,灌木6000多种。
树木多姿,如金钱松的叶,月季的花,代代的果,龙爪槐的干。
名树古树更是绚丽多姿。
如洛阳的牡丹,香港的紫荆花,黄山的迎客松,南京的雪松,北京的侧柏,上海的古银杏,河北的天下第一槐等。
面对如此之多的树种资源,我们园林专业的同学,很有必要在弄清树种习性的基础上对树种进行分类规划,以便于将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凤阳,作为帝王之乡,明皇故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在树种规划方面更有着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平时,同学们苦于没有时间去实地调查,而借助于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同学们终于可以欣喜地触摸那古城墙下被岁月剥蚀的老树皮,和淮水滨畔的妖娆水柳!这次实习,我们去了烈士陵园,机电学院,明城世家,皇城明居,体育馆进行了实地调查。
城市树种调查与分析是城市绿化关键性的研究问题之一,也是研究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设的实践已充分证明,树木是构成园林绿地景观的主要材料,树种选择恰当,规划合理,是建设高质量,多功能,风格独特的城市园林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充分的树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树种规划才是完善的,切合实际的才能避免树木生长不良,难以形成景观,即浪费时间又造成经济损失。
所以对于树木的种类,分布,长势,病害等我们都作了认真调查。
本着对本地乡土树种的提倡原则,对于生长态势不良或易生病虫害的树种进行了标注。
对于色叶树种,常绿树种,早花树种,古树名木等的配植方式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经过本组人员的辛勤努力,终于在顶着炎炎烈日,挥汗捉袖中完成了树种调查规划文本。
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限于我们的专业水平,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2概况凤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
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市、蚌埠市接壤。
境内处于中国东部湿润季风区内,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这样两种气候之间除地理位置上有一河之隔外,并无截然不同的界线。
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渐变的过渡带内,在气候上就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其表现为终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同季,干冷同期,无霜期较长,但雨量季节分配不均且略显不足。
凤阳地形北低南高,自北向南呈三级阶梯逐级抬升,海拔12-340米,总倾斜度1/600。
地貌为北部平原、中部高岗丘陵、南部浅山三种类型。
据1984年土壤普查资料:土地总面积292.43万亩。
其中:耕地157.5万亩(承包耕地108万亩),宜林丘陵岗地58.4万亩(林地27.4万亩)。
水域总面积37万亩,其中可养面积16.5万亩;山场资源丰富,天然草场面积23.5万亩。
凤阳年均降水量在840-920毫米之间。
年内分布:3-5月占21%;6-8月占52%;9-11月占17%;12月和1、2月占10%。
境内有淮河、濠河、小溪河、板桥河、窑河、天河等8条河流,总长325.3公里,年均过境水量264.78亿立方米,其中淮河262亿立方米。
流域总面积1749平方公里。
单一来说,水资源较丰富, 凤阳年均降水量在840-920毫米之间。
年内分布:3-5月占21%;6-8月占52%;9-11月占17%;12月和1、2月占10%。
境内有淮河、濠河、小溪河、板桥河、窑河、天河等8条河流,总长325.3公里,年均过境水量264.78亿立方米,其中淮河262亿立方米。
流域总面积1749平方公里。
全县有鹿塘、官沟、凤阳山、燃灯寺四座中型水库和花园湖、月明湖、方丘湖、老塘湖四面湖泊,总库容2.65亿立方米;小型水库134座和塘坝总库容6491立方米;建有固定机电排灌站155处,装机129台套、2.75万千瓦,基本形成了引、蓄、提、防、排相结合的水利格局。
较好的水资源和水利设施,不仅使农业生产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65%以上,而且促进了水产业发展。
凤阳每年各种水产品产量达3万吨以上。
气候条件境内处于中国东部湿润季风区内,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这样两种气候之间除地理位置上有一河之隔外,并无截然不同的界线。
处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渐变的过渡带内,在气候上就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其表现为终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同季,干冷同期,无霜期较长,但雨量季节分配不均且略显不足。
这就是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原因了3调查内容采用了分小组实地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凤阳县的烈士陵园,中医院,体育馆,皇城明居小区及明城世家小区等地的,树种类型,科属,栽植方法及特点。
4关于凤阳县绿化问题现状分析及其解决方案凤阳是历史名城,城市绿化应与之相匹配,既要有特色,又要顺应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今年的4月份,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美化、绿化城市,打造生态凤阳、魅力凤阳,创建全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
今年以来,凤阳县以“城镇建设提升年、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为主线,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精心谋划组织城市园林景观工程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抢赶工程进度,促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完工,扮靓城市、助推城市跨越发展。
近日,该县全面实施新城区滨河景观、西华街北侧景观两项重点工程及园林绿化工作。
滨河景观绿化工程含园林绿化和景观小品,景观水系占地310亩,开放式公园55亩。
全长2200米、宽78米,总面积约212600平方米,总投资约6300万元。
但从如今的现状来说,无论是绿化还是规划,依旧有许多问题,如下一一列出。
存在的问题1. 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单一,道路绿地率低这是目前中小城市道路绿地较严重的共同问题,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单调,绿地断面布置形式为一板两带式的道路达60. 7 % ,约有85. 7 %的道路绿地率达不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297)中对绿地率的规定,尤其是在一些老城区,绿地率更低,甚至为零。
2.运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配置形式单一凤阳县现有绿化植物种类大约有150多种,物种同比其他城镇还算是比较丰富,常绿植物较多,但比例不协调,部分树种仅有几棵,而且种类与绿化分布面积不成比例.尤其是行道树树种应用种类更少,主要集中在国槐和悬铃木、海桐、香樟等几种,植物群落稳定性弱,生态效益差。
表现在行道树一般都是单排种植,隔离带内以金叶女贞、红叶小檗、小(水)蜡或圆(刺)柏等修剪构成的组团形式居多,道路植物配置的观赏性不强,景观效果也不突出。
3. 季相景观不丰富植物是城市绿化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它的四季变化既是其对气候的一种特殊反应表现,又是城市园林景观中人们感受最为直接的景致,也是唯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
“春花、夏荫、秋色、冬绿”是对园林植物配置的总体景观效果要求。
但目前道路绿化存在的普遍情况是:春季观花乔、灌木较少,秋季观叶树种较少,且彩叶树种少,没有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城市也显得生机和活力不够。
4. 地方特色、文化特色表现不足通过园林植物配置表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方面做得很不够。
不能形成地方文化特色,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道路绿化发展对策1. 完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规划,加强规划设计研究。
逐步提高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应逐步对旧城区道路拓宽改建和绿化改造,增加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道路比例,以适应道路的交通功能需求和景观需求。
特别是位于重要地段的道路绿地,应根据各条道路的具体情况及绿地系统规划,制定较好的绿化改造计划,分期分批进行道路绿化改造提高,以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效果。
新建的道路绿地景观建设规划应与道路规划建设同步进行,预留足够的道路绿化带宽度,以免重复建设2. 增加植物种类,丰富季相景观增加适用于行道树的植物种类,避免道路景观雷同;增加观花乔、灌木植物种类和观色叶植物种类,营造丰富的季相景观效果;重视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的应用,利用其形态、花期各异的特点,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绿化覆盖率;对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加大应用范围,协调植物的应用比例。
3. 加强乔木、灌木、草本花卉的应有研究,丰富园林植物,完善城市道路绿地多层次、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景观城市道路绿地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县行道树种植中多用单一树种,问题相当严重,应努力开发城市道路绿化树种,丰富植物多样性及道路景观。
应加强道路绿地灌木层建设,完善乔灌草等多层次结合的植物生态群落,以增加道路绿地的叶面积系数,发挥较大的生态效益,改善道路环境。
4. 充分利用不同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等优势,挖掘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地方特色由于凤阳乃龙脉之地,明初国都,而且在地理上处于南方的较北面,所以文化气息可以用各类树种造型来体现,而且选择的位置也至关重要,一般以中心的广场以及文化街区和公园等大众的公开场合来做比较有作用。
加上一些体现皇城的小品结合一些文化景观,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比较有用的地理和历史优势。
5. 加强垂直绿化、景观立体绿化、拆墙透绿等绿化,延伸城市道路绿化空间,丰富道路整体绿化景观效果随着交通的发展,道路交通繁忙,可供道路绿化的空间有限。
努力挖掘道路绿化形式,提高绿量,丰富道路绿化景观,成为道路绿地景观发展的挑战。
垂直绿化、立体绿化、拆墙透绿延伸了道路绿化空间,将平面绿化发展为立体绿化,将专用绿化、公园绿化等各类绿化景观通过拆墙透绿,融入道路绿地景观中,丰富了道路绿化景观的形式及整体效果。
如在老城区,道路狭窄、建筑密度高、人口密集、道路已无法种植行道树,可采用垂直绿化和摆设花盆等方式进行绿化,改善道路绿化景观效果。
拆墙透绿,使单位专用绿地和道路绿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丰富道路绿化景观,开阔行人视野,减少围墙的压迫感,且有利于临街单位整体外部环境的改善,加大了生态群落的生长范围,使群落的物种更加丰富和健全。
6. 重视乡土植物的应用乡土植物资源是进行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基础材料,也是形成地方特色的重要保证。
对于乡土植物资源,应该积极开发,合理利用,避免因所谓的档次不高而抛弃不用,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
引入外来植物,必须经过科学地调查和分析,避免带来生物入侵的问题或是盲目追求所谓名贵树种,而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7.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园林绿化设计、种苗供应、施工、养护的全新运行机制,落实道路绿化政策法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包办企业,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园林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作用;在道路园林绿化设计、施工上实施公开招投标及项目监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