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调研报告

植物调研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银杏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形态特征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无毛。

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

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

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

种皮肉质,被白粉,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生长习性银杏为喜光树种,深根性,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较宽,能在高温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区生长,但生长缓慢或不良;能生于酸性土壤(pH值4.5)、石灰性土壤(pH值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盐碱土及过湿的土壤。

垂柳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形态特征小枝细长下垂,淡黄褐色。

叶互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8~16cm,先端渐长尖,基部楔形,无毛或幼叶微有毛,具细锯齿,托叶披针形。

雄蕊2,花丝分离,花药黄色,腺体2。

雌花子房无柄,花期3~4月;果熟期4~6月。

生长习性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之酸性及中性土壤。

较耐寒,特耐水湿,根系发达,对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并能吸收二氧化硫。

合欢又名绒花树,马缨花。

落叶乔木形态特征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合瓣花冠,雄蕊多条,淡红色。

荚果条形,扁平,不裂。

高4-15米。

树冠开展;小枝有棱角,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

托叶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粉红色;花萼管状,花期6-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性喜光,喜温暖,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轻度盐碱,对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杜鹃:杜鹃花,别名: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杜鹃花科、杜鹃花属落叶灌木或落叶灌木。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2~7米;分枝一般多而纤细。

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叶脉为羽状网脉,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

花朵簇生枝顶;花梗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形,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裂片5,倒卵形,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长约与花冠相等,花丝线状,花药背着药着生,孔裂,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无毛。

蒴果卵球形,长达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

花期4-5月,果期6-8月生长习性杜鹃花种类多,习性差异大,大多生于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凉爽、湿润气候,恶酷热干燥。

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

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间也能生长。

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

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并经常以水喷洒地面。

海桐,海桐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

叶聚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嫩时上下两面有柔毛,以后变秃净,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上面深绿色,发亮、干后暗晦无光,先端圆形或钝,常微凹入或为微心形,基部窄楔形,侧脉6-8对,在靠近边缘处相结合,有时因侧脉间的支脉较明显而呈多脉状,网脉稍明显,网眼细小,全缘,干后反卷。

伞形花序或伞房状伞形花序顶生或近顶生,密被黄褐色柔毛,苞片披针形,小苞片均被褐毛。

花白色,有芳香,后变黄色;萼片卵形,被柔毛;花瓣倒披针形。

生长习性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冷,亦颇耐暑热。

黄河流域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黏土、砂土及轻盐碱土中均能正常生长。

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抗性强。

喜光,在半阴处也生长良好。

夏季可放室外,如有条件,可放阴凉处。

强光对植物没有危害。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润湿土壤耐轻微盐碱,能抗风防潮。

红花檵木,又名:红继木、红梽木、红桎木、红檵花、红梽花、红桎花、红花继木,为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

形态特征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

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

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cm,先端短尖,基部圆而偏斜,不对称,两面均有星状毛,全缘,暗红色。

花瓣4枚,紫红色线形长1~2cm,花3~8朵簇生于小枝端。

蒴果褐色,近卵形。

花期4~5月,花期长,约30~40天,国庆节能再次开花。

花3~8朵簇生在总梗上呈顶生头状花序,紫红色。

果期8月。

生长习性喜光,稍耐阴,但阴时叶色容易变绿。

适应性强,耐旱。

喜温暖,耐寒冷。

萌芽力和发枝力强,耐修剪。

耐瘠薄,但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红叶石楠,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为常绿小乔木。

形态特征株高4-6米,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披针形,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呈现红色,霜重色逾浓,低温色更佳。

做行道树,其杆立如火把;做绿篱,其状卧如火龙;修剪造景,形状可千姿百态,景观效果美丽。

生长习性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

喜温暖、潮湿、阳光充足的环境。

耐寒性强,能耐最低温度-18℃。

喜强光照,也有很强的耐荫能力。

适宜各类中肥土质。

耐土壤瘠薄,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和耐干旱能力。

不耐水湿。

红叶石楠生长速度快,萌芽性强,耐修剪,易于移植,成形。

鹅掌柴,常绿灌木形态特征分枝多,枝条紧密。

掌状复叶,小叶5~8枚,长卵圆形,革质,深绿色,有光泽。

圆锥状花序,小花淡红色,浆果深红色。

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半阳环境。

宜生于土质深厚肥沃的酸性土中,稍耐瘠薄。

鹅掌柴的生长适温为16~27℃。

3月~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

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

冬季温度不低于5℃。

若气温在0℃以下,植株会受冻,出现落叶现象,但如果茎干完好,翌年春季会重新萌发新叶棕竹,又称观音竹、筋头竹、棕榈竹、矮棕竹,为棕榈科棕竹属常绿观叶植物形态特征有叶节,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

丛生灌木,高2-3m,茎干直立圆柱形,有节,直径1.5-3cm,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上部被叶鞘,但分解成稍松散的马尾状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网状纤维。

生长习性棕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不耐积水,极耐阴,畏烈日要求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盐碱,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

八角金盘,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八角金盘属植物。

形态特征高可达5m。

茎光滑无刺。

叶柄长10-30cm;叶片大,革质,近圆形,直径12-30cm,掌状7-9深裂,裂片长椭圆状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疏离粗锯齿,上表面暗亮绿以,下面色较浅,有粒状突起,边缘有时呈金黄色;侧脉搏在两面隆起,网脉在下面稍显着。

生长习性喜湿暖湿润的气候,耐阴,不耐干旱,有一定耐寒力。

宜种植有排水良好和湿润的砂质壤土中。

千层金,别名:金叶红千层、黄金香柳,金叶串钱柳。

科:桃金娘科属:桃金娘科白千层属类别: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形态特征千层金属深根性树种,主干直立,枝条细长柔软,嫩枝红色,且韧性很好,抗风力强,在海边生长势非常好。

在广州秋、冬、春三季表现为金黄色,夏季由于温度较高为鹅黄色。

千层金的叶片芳香宜人,其含的芳香油是世界上珍贵的化妆品香料之一。

生长习性千层金适应土质的范围也非常广,从酸性到石灰岩土质甚至盐碱地都能适应。

既抗旱又抗涝,适应水边生长,还能抗盐碱,抗强风。

是沿海地区不可多得的优良的景观造林树种,特别适合沿海填海造地的地区用于绿化造林。

六月雪,茜草科常绿小灌木。

形态特征高可达90厘米,有臭气。

叶革质,柄短。

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小枝顶部或腋生,花冠淡红色或白色,花柱长突出,花期5-7月。

六月开细白花,树最小而枝叶扶疏。

喜轻荫,畏太阳,深山叶木之下多有之。

春间分种,或黄梅雨时扦插,宜浇浅茶。

对温度要求不严,在华南为常绿,西南为半常绿。

耐旱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盆栽宜用含腐殖质、疏松肥沃、通透性强的微酸性、湿润培养土,生长良好。

生长习性畏强光。

喜温暖气候、也稍能耐寒、耐旱。

喜排水良好、肥沃和湿润疏松的土壤,对环境要求不高,生长力较强。

生于河溪边或丘陵的杂木林内。

桂花,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形态特征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

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

生长习性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

性喜温暖,湿润。

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

七里香,中国植物志收载七里香的正名为:千里香,七里香别称:千里香、万里香、九秋香、九树香、过山香、黄金桂、四季青、青木香、月橘、十里香。

为芸香科小乔木或灌木。

形态特征小乔木,高达12m。

树干及小枝白灰或淡黄灰色,略有光泽,当年生枝绿色,其横切面呈钝三角形,底边近圆弧形小叶深绿色,叶面有光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生长习性七里香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不耐寒。

以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微碱性土壤栽培为宜海枣,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

枣椰树中文名称罗比亲王海枣,别名海枣,棕榈科,原产地印度、中南半岛,是木质化的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乔木状,高达35米,茎具宿存的叶柄基部,上部的叶斜升,下部的叶下垂,形成一个较稀疏的头状树冠。

叶长达6米;花序为密集的圆锥花序;雄花长圆形或卵形,具短柄,白色,质脆;花萼杯状,顶端具3钝齿;花瓣3,斜卵形。

果实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3.5-6.5厘米,成熟时深橙黄色,果肉肥厚。

种子1颗,扁平,两端锐尖,腹面具纵沟。

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海枣是一种耐高温、耐水淹、耐干旱、耐盐碱、耐霜冻(能抵抗-10℃的严寒,除中国东北和大西北冬天极严寒地域外),喜阳光,可在热带至亚热带气候下种植的棕榈科植物。

栽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有机壤土最佳。

生长快速,各地均能引种,也是优良的室内植物。

苏铁,俗称:铁树,别名:辟火蕉、凤尾蕉、凤尾松、凤尾草,苏铁科、苏铁属。

形态特征棕榈树干高约2米,稀达8米或更高,圆柱形如有明显螺旋状排列的菱形叶柄残痕。

羽状叶从茎的顶部生出下层的向下弯,上层的斜上伸展,整个羽状叶的轮廓呈倒卵状狭披针形,。

种子红褐色或桔红色,倒卵圆形或卵圆形,稍扁,长2-4厘米,径1.5-3厘米,密生灰黄色短绒毛,后渐脱落,中种皮木质,两侧有两条棱脊,上端无棱脊或棱脊不显著,顶端有尖头。

花期6-8月,种子10月成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