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IE 作业办法

PIE 作业办法


深圳市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P、IE 作业办法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2014-12-03 版次
A1 页次 2/5
6.1.1 由研发结构工程师发出 E-mail 通知 PIE 新产品设计评审并附有 2D 及 3D 草图图档供参考, PIE 课安排对应产品 PE,IE 工程师参与评审,并结合类似生产产品历次组装缺陷,供产品设计参考, 将产品历次组装问题点在设计前端解决,具体作业依〈〈产品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6.2.治具、自动机设计与验收: 6.2.1.由制工 ME 工程师通知 PIE 参与设计,评审治具、自动机对作业操作便利性,现有治具、自动机 生产过程存在的弊端和产品检测等方面要求设计初期考量设计改良,产品设计精度等,评审过程中由 制工部完成初期 PFMEA。 6.2.2.PIE 在设计评审中,提出类似机型在生产过程的使用状况,提出设备使用的利弊,提出产品生产 工艺的基本要求与相关的测试工序完善,尽可能的将制程工艺溶入到自动机中完成;跟进完成治具& 自动机试产与验收。 6.2.3.治具、自动机设计评审基本要求按《自动机验收点检表》中条款确认设计。 6.3 新产品工艺流程及 SOP 制定: 6.3.1.研发发出新产品试产申请流程,新产品初步工艺流程由制工部制定,新产品试产的工序及产能决 定于制工部治具开发条件,PIE 课 IE 根据制工部初步工艺流程转换成成品试产工艺流程图供新产品 试产使用,PIE 在试产过程确认治具设备的使用是否满足生产使用要求,制程不良跟进分析并统计试 产中产生的不良率数据,治具、自动机等使用不良等记录于《制程量/试产总结报告》。 6.3.2.试产过程中 2H 内 IE 通过了解试产作业流程及试样装配过程重要技术参数,并根据研发提供 BOM 制定新产品工艺流程图及 SOP,临时发行供试产使用,文件编号及临时文件使用周期按《技术性文件 和工艺性文件控制办法》规定执行。 6.3.3.新产品试完成后由研发主导试产总结会,综合生产、品质、生技、PIE 等部门在试产中产品出现 的各种问题由研发制定出改善计划,针对试产直通率达到 90%及良品率达到 95%可判定试产合格转入 入量产;详细作业按〈〈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 6.3.4.新产品量产导入后由 IE 完善产品工艺流程,SOP,标准工时/产能制定并正式发行;PE 跟进治具、 自动机改善完成后通过验收流程移转制造部生技课。 6.4.制程异常分析处理:品质异常由生产单位或品质 IPQC 开立《纠正预防处理单》,纠正预防处理单 需填好产品品名,料号及附有不良样品,经发文单位主管签核后转 PIE 分析(产品结构,装配,作业方法,产 品功能异常受理;产品外观,颜色问题不受理),PE 在接到《纠正预防处理单》后分析并在 30 分钟内召集 相关单位检讨出临时生产对策,原因分析及长期对策在两个工作日(48H)内完成;经主管审核后回复给 发文单位,并将此异常登记在《PIE 日报表》中,其中有产品结构改良,治具&自动机维修,作业方法 修订,治具设变等需跟进到相关单位完成效果确认 OK 至结案,具体作业按《制程异常管理规定》执行。 6.4.1.作业人员异常:PIE 主导因作业过程由于新员工或工位调换产生的作业不熟练产生不良率高或产
品质 PIE
客户投诉处理流程
7.4. 《制程异常管理规定》
7.5. 《失效模式及效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管理规定》
7.6. 《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
7.8.《工程变更管理规定》
7.9.《技术性文件和工艺性文件控制办法》
八、相关记录: 8.1.《制程提案改善申请单》 8.2. 《纠正预防处理单》 8.3.《制程不良分布一览表》 8.4.《PIE 日报表》 8.5.《制程直通率分析及改善处理流程》 8.6.《工程变更申单》 8.7.《自动机验收点检表》
1.模治具需求,产品与子件图临时发行治具 研发课:结构工程师 模治具开模通知单
设计提供
ME
PFMEA
产品打样
OK
试产
OK
NG
1.打样物料申请 2.作业流程图初稿 3.产品组装结构确认 4.治具试样确认
1.临时 SOP 发行 2.治具评估 OK 3.产品承认 OK 4.产品图面已发行 5. 试产直通率达到 90%以上可转量产.
深圳市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PIE 作业办法 文件编号: 制 订: 审 核: 审 批: 版 本 号: A0 总 页 数: 5 页 生效日期:
修订者
修订页码

变更后 版次
件修订履
修订内容

修订日期 生效日期
1.
一、 目的:
深圳市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P、IE 作业办法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2014-12-03 版次
深圳市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P、IE 作业办法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2014-12-03 版次
A1 页次 3/5
品功能错误的分析,并对作业人员作业手法与方法的培训,并实施监督与考核。 6.4.2.设备治具异常: 6.4.2.1.PE 参与生产组长、生技技术员、PQE 等反馈的治具异常分析,查找出影响治具差异的产生不 良根源,协助生技技术员完成设备治具异常的排除,针对设备治具与产品加工产生冲突的问题要主导 治具改良、产品结构改良、联络设备供应商参与改良计划实施等,直至恢复顺利生产。 6.4.3.材料/零件异常: 6.4.3.1.装配组长或 PQE 知会产生装配影响如:不良率增加、装配困难、生产效率降低、连续性产生功 能不良、成品尺寸差异、LED 灯发光问题等;PIE 跟进分析不良产生根源,连同品质、采购,将不良 问题反馈至供应商,并参与供应商改善对策的有效性评估。 6.4.3.2.产品零件结构或公差配合影响,PIE 提出设计变更申请电子流 ECR,申请结构变更;并跟进完成 量产验证评估。 6.5.产品、工艺改良与产能提升: 6.5.1.产品量产过程中,PE 对产品结构、装配便利影响、治具、自动机可操作性提出合理的改良,产 品防错及提高产能等方案,可以先制作手工样板及打样方式做小批量验证改良可行性评估,验证合格 后由 PE 提出 ECR《工程变更申单》申请产品设计变更,详细作业参照《工程变更管理规定》,降低 制程不良率,提升产能。 6.5..2. 产品量产过程中,IE 运用取消、简化、合并、重排等手法,优化产品工艺流程,缩短作业工序, 达成产品节约成本,产能提升。 6.5.3.PIE 主导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并制作相应新设备操作指引;组织培训制造部生技完成新设备操 作与调试相关技能培训;跟进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状况与验收,确保移交制造部门顺畅使用。 6.5.4.治具&自动机品质能力提升;PIE 通过制程不良报表统计,对有提升产品品质、下降成本、交期 等方面的方案做成书面报告提案改善,提交电子流程完成会签与评估,根据案件的复杂难度,提交制 工部或 PIE 内部协调人力完成。 6.6.制程不良数据收集与持续改善: 6.6.1.PE 根据装配课每日生产不良汇总表统计产品最高不良率产品做成《制程不良分布一览表》,利 用 SPC 统计制作柏拉图,列出影响产品不良分布,再利 8020 原则将制程中 80%不良项目作为重点改善 对象作特性要因分析,并结合其原因制定改善计划及设定改善完成时间;并将相关数据提报在 BPM 系 统中的制程直通率分析及改善处理流程。 6.6.2.PIE 可利用处在生产第一现场优势,针对有利用产品产能提升,品质改善,节约力,降低制程不良率等 方案/方法,填写〈〈制程提案改善申请单〉〉并逐级评估审查,经总经理或管代核准可执行;具体作业内 容按《提案改善管理规定》执行;PIE 绩效规定每月必须完成两个提案改善案件或改善金额大于 1 万
五、作业流程图:(附件一)
深圳市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P、IE 作业办法
发行日期 2014-12-03 版次
A1
流程
评估内容
新产品设计评审
1.产品结构介绍 2.历次装配异常提报,历次工艺工序提报及 建议改良方案
权责
结构工程师 ME
PE、IE 生技
页次 5/5
相关记录
设计审查表 DFMEA
设计输出
持续改善
1.日常异常分析处理
持续改善
1.装配制程不良率统计 2.制程不良分类整理分析 3.不良率改善对策检讨与执行
PIE
PIE
PIE 制造 品质
PIE 日报表 制程不良统计表 工程变更申请单
PIE 日报表
制程直通率分析 及改善处理流程
工程变更申请单 产品直通率统计表
客诉处理
1.客户反馈信息 2.原因分析与检讨 3.对策执行与实施
深圳市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P、IE 作业办法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2014-12-03 版次
A1 页次 4/5
元的案件一件。 6.7.客诉分析处理:PIE 参与客户投诉产品问题分析与改善对策的实施。 七、相关文件:
7.1. 《产品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7.2.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7.3. 《提案改善管理规定》
A1 页次 1/5
使 P、IE 作业有所规范,充分发挥 PIE 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的功能 ,使整个生产系统中投入得到有效 利用,降低成本,保证品质,获得最佳生产效益。 二、 范围: 公司产品组装生产过程技术支持均属之。 三、 定义: 3.1 IE(Industrial Engineering) 工业工程。 3.2 PE(Procedure Engineering)制程工程。 四、 部门权责: 4.1 主管: 4.1.1.部门工作计划、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4.1.2.主导解决装配过程中技术难点。 4.1.3.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4.1.4.统筹推行成本下降案。 4.1.5.负责产品工艺资料修正和维护 4.2 PE 工程: 4.2.1.新产品设计评审参与 4.2.2.装配制程异常分析改善(包含产品结构、零件异常、治具异常、作业方法)。 4.2.3.检查生产作业状况,对作业不符事项现场纠正、对作业文件与实际不符的 SOP 提出更新。 4.2.4.新产品量产导入,并负责对产品结构、治具结构,作业方法提出合理化改善。 4.2.5.控制生产过程中人、机、料、环、法、量测方面变化对产品品质影响。 4.2.6.制作制程不良统计分析数据。 4.2.7.配合品质对客诉问题分析改善。 4.2.8. 新治具、自动机、生产机械的使用符合性验收。 4.3 IE 工程: 4.3.1.制定/修订新旧产品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 4.3.2.测定,制定新旧产品标准工时及产能。 4.3.3.利用 IE 七大手法,合理规划生产线人力布局、缩短作业流程,平衡各工序工时,减少工时/人 力浪费,提升产能。 五、作业流程图:(附件一) 六、作业内容: 6.1.新产品设计评审参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