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康复完整版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 质疏松症。 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
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 酸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 黄酮。
2.饮食
充足的营养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牛奶、豆制品、海制品和绿叶蔬菜。
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欧美学者 主张钙摄入量 成人为800~1000mg 绝经后妇女1000~1500mg/d 大于65岁男性以及具有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的患者,为1500mg/d VitD的摄入量为400~800U/d。
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
营养: 足量的钙、维生素D以及蛋白质是对预
防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缺乏会加速骨量流失。
遗传: 常见疾病遗传度研究显示,钙吸收能力
的遗传度为77%,所以人体骨量峰值的80%由遗 传决定,家族中如果有40岁以后发生非创伤性骨 折的人群,更应该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其它: 药物、肿瘤以及因长期卧床导致的废用
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
概述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代谢性 骨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为特点。
钙质流失,骨量减少 骨皮质变薄,内层疏松 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 折
?骨质疏松的晴雨表——骨密度(BMD)
WHO建议根据 BMD值对骨 质疏松症进行分级
正常: 健康成人BMD值±1(SD) 骨量减少: 较正常值降低(1~2.5)SD 骨质疏松: 较正常值降低2.5SD以上 严重骨质疏松: 降低2.5SD以上并伴有脆性骨折
性骨质疏松等。
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
1.疼痛
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 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
的70%~80%。疼痛沿
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 或坐位时疼痛减轻,后 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 加剧,弯腰、咳嗽、大、 便用力时加重。 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 时即可出现骨痛。
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 前部负重大,尤其T11、12及 L3椎体负荷量更大,易压缩 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 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 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 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 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 平均缩短3~6厘米。
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
和
的并发症,多发生于胸
腰椎、桡骨下端、股骨上端。
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 弯,胸廓畸形,使肺活量和最 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 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慢性咳嗽等症状。
?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
药 物
饮食
运动
药物治疗
避免后排座位
骨质疏松的预防
4、长期卧床或骨折后限制运动的病人 易发生废用
性骨质疏松,应坚持在床上进行肢体运动,减少骨量流失。
不同强度的运动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 不睡太高的枕头和过硬的床 * 避免长时间弯腰负重, * 拾物品时,先下蹲,上身挺直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 不踩高取物,步行不宜太快, * 浴室地面防滑,以防跌倒 * 少喝酒、咖啡、碳酸饮料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
预防骨质疏松的运动
1、中年人和骨质轻度改变的人 可做原地跳跃、
慢跑、骑固定自行车等。
2、绝经后的妇女, 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并进行
肌力训练,减少骨量丢失,比如,下蹲练习、抗重训练、跑 步和游泳等。
不同强度的运动
预防骨质疏松的运动
3、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人 不宜剧烈运动,且应当注
意预防运动中发生骨折,选择比较轻柔的运动,以最低强 度、低强度有氧训练为主。
运动
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 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 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 体钙增加。 运动还能提高肢体灵活度 以及平衡能力。 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 能的多活动。
康复的目的
运动、负重训练 保持骨量,减少流 肌力、平衡训练 减少跌倒风险,降低骨折发生率。 理疗 改善骨代谢和骨重建,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
细胞的活性,阻止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较年轻、身体较好的患者可选择强度中等的运动 老年人或有心血管并发症等身体情况不良的患者 可选择较低强度的运动
强度控制注意: 运动时保持脉率(次/分钟)=170-年龄,还可根据自身感觉来掌 握,即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能说话不 能唱歌。
骨质疏松的危害
导致骨折 致残率高 影响生活质量 加重经济负担
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
?年龄: 骨量峰值因年龄
而异。一般20-40岁骨量 达高峰,之后骨量逐渐减 少,50岁后下降明显, 60岁后骨量峰值减少达 1/3。
?性别: 女性在绝经后骨
量峰值下降非常明显,过 早绝经或者因疾病切除子 宫、卵巢者易发生骨质疏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