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渡舟治疗心下痞、精神分裂症医案

刘渡舟治疗心下痞、精神分裂症医案

刘渡舟教授,1978年任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并开始培养中医硕士研究生。

1985年又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中医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老师。

他还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中医学院学报》总编等职。

在教学中,他辛勤工作,获得群众的拥戴。

198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85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从1978年至今,他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至今,任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医学)成员,1987年以来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91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中医人网站博采众家之长,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爱好者编辑大量医药文献,现转载刘老治疗心下痞及精神分裂症医案免费供同道分享,畅想传承之快。

案1:心下痞案:孙某,男,37岁。

初诊日期:1993年9月26日。

一年前患胃病,曾诊为“浅表性胃炎”。

现心下痞满,时时恶心,噫气频频,大便溏薄。

舌苔白而腻,脉弦而带滑。

自诉有嗜酒之癖,辨证为酒湿伤及中州,脾胃升降失调,阴阳之气痞塞不通,而又痰气胶结,吴谦称为:“痰气痞”者是也。

由于此证脾气不升则寒从内生,胃气不降则热从内起,因此治法若单纯治寒、治热、治虚、治实皆搔不到痒处。

只宜调和脾胃,协调中州阴阳。

《金匮要略方论》指示“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疏方:半夏15g,黄连10g,黄芩6g,干姜10g,党参10g,炙草10g,大枣7枚。

患者服药4小时许,大便排泄出痰絮物,似涎如胶甚多,而恶心与噫气随之大减。

服药3剂,病告痊愈。

按: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错杂痞的代表方。

方中用芩、连苦寒以降胃气;用干姜之辛以温脾;用参、草、枣以补虚;用半夏化痰和胃降逆以消痞。

可见该方集寒热补消之药于一体,清上温下,辛开苦降甘补,以达到恢复脾胃升降之目的。

尤以半夏重用为君,独具涤痰开结,和胃降逆之功,正是针对痰气痞而设。

故患者服药后大便排出痰絮物是不足为奇的。

案2:精神分裂症案:曲某,男,27岁。

初诊日期:1991年5月29日。

其母代诉:因发高烧送医院急诊。

在医院狂躁不安,打骂医生,不接受治疗。

西医诊为“精神分裂证”。

刻下,患者精神不安,视、听、言、动,时慧时眯,烦躁而又善悲,五天彻夜不眠,大便数日未解,且泛恶不欲食。

脉弦按之有力,舌质红、舌苔黄而中褐。

脉证合参,证属肝胃气火交郁,火热上扰心神而致。

其大便不通,舌苔黄褐则主阳明里实已成。

治法:疏肝清热,兼下阳明之实。

拟大柴胡汤:柴胡18g,黄芩10g,大黄2g,枳实12g,白芍10g,半夏15g,生姜15g,大枣7枚。

药服2剂大便得下,烦躁得减,但舌苔尤未退净。

又继服3剂,大便又泻,舌苔方得退净,且有食欲,情绪稳定。

唯夜间少寐,转用丹栀逍遥散(改为汤剂)以善其后。

按: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并病。

方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

方中大黄配枳实可泻阳明与少阳之实热;芍药配大黄酸苦涌泻,能土中伐木,以平肝胆之逆。

综观全方,既疏利肝胆之气滞,又荡涤肠胃之实热;既治气分,又调血分,因此对于气火交郁之精神失常及多种急腹症功效卓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