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石方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土石方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土石方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境内,线路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8°24′00″,北纬42°48′00″~43°12′00″之间。

路线总体基本呈东西走向。

路线起点位于吐峪沟收费站以西约,桩号K3360+160,路线终点位于小草湖枢纽式互通立交,桩号为K3466+,拟建公路全长。

本项目部属于第三合同段,路线起点为K3415+000,终点为3440+100,路线长度为。

路基土方工程:清表万m2,挖土方万m3,借土填方万m3,冲击碾压万m2,土工格栅1565m2。

二、路基试验段施工目的1、总结一般路基基底施工工艺。

2、总结砾石土填筑路基的施工工艺。

3、根据砾石土不同的松铺厚度,采用施工中现有的碾压机械,碾压到一定压实度时的碾压遍数和压实度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施工的最佳机械组合、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及达到设计压实度要求时的最适宜的碾压遍数。

4、充分利用试验段成果,合理组织机械,全面推广施工。

三、试验段的选取在选择试验段时我们综合考虑了不同设计料场料源因素,选择两段路基做为试路基验段,两段试验段所具有代表性。

1、其中一段选在K3421+000-K3421+300段作为填土路基试验段,本段路基主要是弱盐渍土,为特殊路基施工。

设计采用挖除非适用土方,换填为非盐渍砾类土的措施进行处理。

本段所用填筑砾类土取自本线路K3419+400右侧公里处设计砾类土料场,料场满足施工需求量,采用机械开采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该试验段长度为300米,路基宽度为,路基横坡%,边坡坡度1:,平均填土高度。

路基清表厚度30cm。

2、另一段选在K3436+700-K3436+900段做为填土路基试验段,本段路基为一般路基施工,设计采用挖出非适用土方,填筑砾类土施工。

本段所用填筑砾类土取自本线路K3431+300右侧1公里处设计料场,料场满足施工需求量,采用机械开挖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该试验段长度为200米,路基宽度为,路基横坡%,边坡坡度1:,平均填土高度。

路基清表厚度30cm。

四、路基试验段开完工日期两段试验段同时于2016年4月4日正式开始施工,项目经理、总工、施工队长、技术人员、试验等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试验检测工作,监理工程师和试验工程师现场监督并进行现场抽检工作。

K3436+700-K3436+900段于2016年4月18日完成封顶层,用时15天;K3421+000-K3421+300段于2016年4月17日完成封顶层,用时14天。

五、路基试验段施工过程(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参加路基试验段工程主要人员参加试验段的主要人员投入机械设备一览表2、施工前的路线原地面复测己完成。

水准点、导线点复测工作己完成。

料场原材试验检测已完成。

3、参与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己熟悉设计文件,充分掌握了路基施工工序及工艺,对设计文件和图纸的现场核对工作己完成。

4、管理、施工的主要人员和试验员均己到场,机械手及其他辅助人员己到位。

5、测量及试验仪器:全站仪1台,水准仪2套,50米钢尺1把,压实度检测仪器1套,弯沉检测仪器1套。

(二)路基施工工艺2.清表对清除地表杂物的填方路段进行填筑前压实,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少于规定遍数,碾压时轮迹重叠宽度不应小于1/3,轮迹布满一个作业面为一遍。

碾压后取样进行干密度检测,压实度应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不合格时应补压直到合格为止。

3.设计料场闷料考虑该地区为干旱、缺水地区,在路基洒水碾压过程中水份散失过快,取水成本过大、现场停机待料现象频繁等问题,本项目路基采用料场闷料的方法,可直接将闷好的熟料拉运至现场进行整平碾压。

可有效缩短每班路基填筑碾压完成时间。

首先将设计料场表层非实用性材料清除,并集中堆放。

然后按照同一尺寸标准放线挖闷料沟。

按根据填料的天然含水量、闷料沟的尺寸(长、宽、深)、闷料沟间距、每条闷料沟闷料数量、计算确定每条闷料沟放水量等。

按照确定的放水量向闷料沟放水,让水在重力作用下水渗入填料中,并达到在填料中均匀分布的效果,根据现场取样试验确定最佳闷料天数进行取料填筑,一般闷料时间为2-3天。

拉运至现场的熟料如有含水量偏小,再进行洒水、补水;如有含水量偏大的采用松翻晾晒方法使之达到最佳含水量。

4.试验准备在路基清表完成后,试验室对基底土进行取样,分别做颗粒分析试验、液限、塑限、土的击实试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有机质含量试验、易溶盐试验、表面振动击实试验。

路基填筑前应对填料密度、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等进行测定,压实过程中检查土的含水量,压实后检查填料的压实密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分层填筑路基填筑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分层的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松铺厚度具体以施工过程中实测为准。

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0cm。

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如原地面不平,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压实检验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填地段按1:1坡度分层预留台阶;两段同时填筑,则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米。

为保证路基边部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每侧超填30cm,超填宽度与路堤同步填筑。

6.碾压路基碾压根据设计断面全宽(包括超宽填筑)均匀压实,碾压时压路机为18T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初期行驶速度一般不超过4km/h,后期可增大速度。

碾压过程中采用强振进行振动碾压,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

轮迹重叠宽度不应小于1/3单轮宽度,前后相邻两区段应纵向重叠20m以上,达到无漏压、无死角,轮迹布满一个作业面为一遍,碾压遍数一般在6遍以上。

经压实度检验合格方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时应进行补压再做检验,直到合格为止。

7.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

压实度检测结果应达到上路床0-30cm,不小于97%,下路床30-80cm,不小于97%,上路堤80-150cm,不小于95%,下路堤150以下不小于93%;路基每层填筑压实质量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

若不符合要求时必须进行补压,否则下达质量不合格通知单,重新压实直到合格为止。

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标准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六、施工中的检测及取得的试验成果(一)确定人机组合及碾压速度和遍数1、人员配置现场施工负责人 1 人、工长 2人、技术员2人、测量人员 3 人、安全人员1人、试验人员 3人、施工员 3 人、民工10人、共计 25人2、现场碾压外观检测结果表通过上述碾压过程的检测,我们认为使用上述机械数量和型号,采用三个步骤,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能够满足土石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为此确定在今后施工中应采用(每个作业面):(1)施工碾压机械:20T振动压路机2台,。

运输车25辆,洒水车2台。

平地机1台,装载机2台,挖掘机2台。

(2)施工中压路机碾压速度:振动压4~5Km/h,静压6Km/h。

(3)碾压遍数:对于93区路基碾压不少于3遍最后一遍静压收光。

对于95区路基碾压不少于4遍最后一遍静压收光。

对于97区路基碾压不少于5遍最后一遍静压收光。

(二)确定砾石土施工沉降差土石路基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采用试验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并用试验段沉降差指标来检测质量。

(三)确定砾石土施工的松铺系数初拟砾石土铺筑厚度为30cm,在对松铺层初平初压后,在每个断面上,选左中右三点,作为测量数据的基本单位,测出初始标高(松铺标高),终压完成后,在对应初始标高的测量点上,再测量出终压标高(压实标高),再与清表后地面高相减,即得出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详见:松铺系数计算一览表K3421+000-K3421+300段松铺系数检测结果表K3436+700-K3436+900段松铺系数检测结果表根据上述两段路基各取10个断面检测结果计算出K3421+000-K3421+300段路基填筑松铺系数为;K3436+700-K3436+900段路基填筑松铺系数为,施工时每层压实厚度为25cm,此时松铺厚度应不超过31cm。

七、施工控制要点1、路基填料加大易溶盐的检测频率,防止不合格的填料进入施工现场。

2、路堤碾压:碾压前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测记录,然后方可进行碾压;碾压采用两台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现场控制压实遍数;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处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2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3、现场控制:加大含水量及压实度的检测频率,记录碾压不同遍数、不同含水量时的压实度,将含水量控制在标准含水量±1%之内,以确定最佳的机械组合及碾压遍数。

4、设计料场闷料:闷料沟的尺寸必须统一,根据天然含水量、闷料沟尺寸、闷料沟间距、每条闷料沟闷料数量、计算确定每条闷料沟放水量等。

拉运至现场的熟料如有含水量偏小,再进行洒水、补水;如有含水量偏大的采用松翻晾晒方法使之达到最佳含水量。

八、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1、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提高机械的效率,保证足够的压实度砂砾料松铺最大不超过30cm,为了保证各水平分层压实厚度均匀性,施工前必须进行路基水平分层设计,主要应考虑压实度标准分区等因素。

2、砂砾料压实后的压缩量差异,在上一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中进行调整。

3、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防止砂砾土出现翻浆,或含水量过小而出现压实度不够。

4、填筑时,保证配套设备齐全,快速施工、快速检测、快速上一层填料封闭。

为了缩短上料时间,减少水份蒸发损失,应适当增加运输车辆,保证路基工作面上机械不停工作。

路基工作面应做到边布料、边用装载机摊铺、初步整平,料一上完,也基本初平完成,马上用平地机进行最后精平,缩短施工间隙期。

5、机械组合:采用自重20T的压路机比较适宜,最后收光采用自重18T的压路机比较合适。

取料场需一台挖掘机进行挖装,多辆自卸车进行运输,并配备一台装载机备用,以保证快速上料,减少水份蒸发损失。

用平地机整平并。

6、布料时应注意填料的稀密度,太稀机械来回平料,增加了机械台班。

太密机械运距太长,不经济,且层厚不易控制。

为了更好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及均匀性,布料前先计算好一车料的铺筑面积,然后用白灰在基底每10m打上网格,根据分层设计和方格大小计算出上料车数。

7、施工时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放线时路基边线应加宽30cm,路基成型后再刷坡。

8、压实时,应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用振动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采取预压,可使填土表面平整度较好,其次是填土经过预压后,振动压实的效果比未预压的效果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