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脑出血临床路径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疼、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局灶性症状和体征者;
2. 头颅CT可见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防止感染;
2.吸氧、心电监护;吸痰;维持呼吸道通畅;
3.控制血压;镇静;止血;防治血肿扩大;
4.控制脑水肿,脱水降颅压治疗;防治高血糖;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
5.控制体温;防治应激性溃疡;防治卒中相关性肺炎;营养支持治疗;
6.癫痫发作的预防和处理;
7.脑出血的微创治疗;
8.早期康复;
9.辩证施治中药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尿、大便常规;血气分析加离子分析。
2.生化全项、凝血四项、术前八项、CRP、血清前白蛋白、载脂蛋白A1、B;
3.胸部CT、心电图、必要时颈动脉血管超声。
4.头颅CT,根据具体情况可再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脑保护治疗;
2.降压、止痛、镇静治疗;
3.抗菌药物;
4.缓泻药;
5.抑酸药物;
6.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7.可酌情选用止血药。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APACHE-II。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出血吸收,症状减轻。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
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这些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
(十一)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91-100%。
2.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46-90%。
3.进步: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45%.
4.无变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以内。
5.恶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增加>18%以上。
6.死亡。
二、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G16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4-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