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粉丝文化研究

粉丝文化研究

2020/6/20
回馈 成为某人或某剧的粉丝,其实就是一种文化选择,粉丝在这选 择过程也是文化资本累积的过程,它本身就带来一种快感;成 为某某粉丝将带领粉丝走向一个共同群体,并且凭着个人的文 化资本还能收获朋辈群体来的自尊;通过对粉都对象的崇拜、 学习、仿效,粉丝也能坚持一些自己的远不足的坚持,如女性 对披头士乐队的狂热少不了他们亦男亦女的风格给予尚未完全 逃脱男性权威束缚的女性自主力量的鼓励的吸引。 当然,极端的粉丝也会有些不良获得,他们往往幻想得极多并 渐渐迷失了现实世界,而多沉溺于他们构想的世界并对其有极 端强烈的保护欲。
2020/6/20
粉丝
爱好者
▪ 爱好的是明星、电影电视等大众对象
▪爱好的是学识、学者、收藏品等精英 对象
▪ 热衷于收藏纪念品,如唱片、海报等
▪ 热衷于收藏纪念品,如书籍、照片等
▪对爱好对象给予极高的关注度,如不 错过对方的演出、签名会或首映式等
▪对爱好对象同样高度关注,如参加对方
点等
▪ 可能出现对爱好对象着魔或持有与对 方有亲密关系的幻想
▪ 不会着魔或者产生幻想
▪ 有着过度的情感展示,如摇滚音乐会 上的歇斯底里、爱上对象或愿为对象牺 牲生命等
2020/6/20
▪ 不会有过度情感展示
由上表可知,粉丝与爱好者之间拥有不少共同点,也有很多不同 的地方,究其根本是两个秉持尺度的区别和两种情感表现的价值 评断。 似乎在伦理民俗中,不带感情的、冷静的、疏离的行为比充满情 感的、激烈的、狂热的行为更有价值,更值得钦佩。“好的”游 行是整齐、有序和严肃的(不是吵闹、混乱和轻佻的);“好的 ”观众是被动、安静和恭敬的(不是活跃,幻化和吹毛求疵的) ;”好的“好感是以克制的、非扰乱性的方式表达的,”坏的“ 好感则是用戏剧性的、扰乱性的方式表达的。
粉丝文化研究
国际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系 张莹莹
中文一班
粉丝文化概述 粉丝的情感认同 粉丝与文化、经济 粉丝与社会认定
粉丝fans: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中的所谓“狂热分子”、 “过度的消费者”。 粉丝文化:是一个个体或者群体由于对自己内心虚拟的对 象或者是现实存在的一个对象的崇拜和追捧的心理造成的 文化消费并由此生发的为了自己喜爱的对象过度消费和付 出无偿劳动时间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传媒以及社会文化现 象的总和。
2020/6/20
粉丝经常被大众和学者概括为两种病态类型:着魔的独狼和歇斯底里 的群众。 着魔的独狼指涉的是那些在媒介的影响下,幻想自己和某明星或虚拟 人物有着强烈关系的个体。其中的极端者会跟踪、威胁甚至杀害明星 ,如查普曼(Mark David Chapman)对前披头士乐队成员列侬的杀害 ,辛克利(John Hincley)为吸引女演员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的注意而刺杀里根总统。 歇斯底里的群众则是指涉那点些击在添机加场标因题瞥见明星而尖叫、哭泣的青少 年,或是那些在足球比赛中咆哮、骚乱的狂热球迷。 上述两种类型的粉丝确实存在且不可否认,他们拥有着太强烈的情感 ,以致他们的理性为人们所质疑,而他们的行为令人们侧目。然而这 毕竟只是世界上偌大粉丝群体中的一小部分,而大众和学者谈起粉丝 ,尤其是摇滚乐粉丝或青少年粉丝,大多带着质疑、审视甚至完全批 判的态度。 如何确立并正视粉丝的社会认定呢?
粉丝的文化角色
粉丝作为消费者的同时也是 文化参与者与生产者。
粉丝的消费性已被广泛认同 而其生产性仍是争议点。费 斯克认可并提出粉丝的三大 生产力:符号生产力、生命 生产力、文本生产力。粉丝 从符号资源中创造出关于社 会认同和社会经验的意义; 意义被言说或口述便是一种 声明生产;而粉丝生产出具 体产品,如为麦当娜《纯蓝 》制作的音乐电视录像带便 是一种文本生产。
2020/6/20
粉丝文化与文化
粉丝文化是与官方文化(通过教 育制度及社会机构培养成的更广 泛意义上“高雅”文化)相呼应 的一种文化形式。
官方文化往往能直接或间接地转 化为文化或经济财富,比如好工 作、高地位以及由此而生的利益 。
而粉丝文化对个人而言则更多是 作为一种填补文化匮乏的方式, 例如,成绩不太优良的学生缺乏 官方文化资本以及其带来的自尊 。一些就可能成为粉丝,通过积 累粉丝知识和鉴赏水平来获取非 官方文化资本,该资本成为在朋 辈群体获取自尊的源泉。这类资 本往往不能转化为经济资本。
至于参与,粉丝通过在交谈 或想象中写作或重塑他们喜 爱的人物来“分享”让阿门 的生活,如通过电影衍生活 动实际参与,甚至对不合理 想的剧情激烈反抗或改变原 版电影意义等。
粉丝文化与经济
粉丝文化支撑着庞大的偶像及衍 生市场,如明星纪念品、明星杂 志、网络游戏等,是经济发展中 的一股生力军。
粉丝文化滋生着粉丝文化资本, 这资本往往不能转化为经济资本 ,也有例外。收藏在粉丝文化中 很重要,无论是少量优质的真品 或是便宜批量生产出的仿品都有 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能力。另外, 粉丝的部分优质文本生产也能带 来经济效益。
2020/6/20
歌星 影星
体坛 明星
粉都对象
2020/6/20
杰出 人物
粉丝的情感认同,就是分析粉丝心理,研究其成为粉丝的原 因、动机及成为粉丝后获得的精神力量。
动机和原因 1956年,霍顿和沃尔(Horton and Wohl)将媒介—受众关系 定性为”伪社会互动“(para-social interaction)。他们 将粉都都看做是一种替代性的关系,对正常关系的不恰当模 仿。他们将媒介的传播模式概括为”交谈的仿像”,并展示 了媒介如何试图复制面对面交往的优势。 施克尔也认为名流能满足我们自主的梦想(名人看上去没有 永久的效忠)和亲密的梦想(名人看似属于一个名流社群) 。施克尔和其他学者都暗示,做粉丝就是试图假想地过一种 名人的生活。粉都是为弥补自主性的个人缺失,社群的缺席 ,不完整的身份,群里和认可的群发而做出的持久努力。 是将粉都当做粉丝的一种自主性的心理补偿行为。 这种理论广泛地为人接受,揭示了投入粉丝大军的动机与原 因,也提出了一些成为粉丝后的心理回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