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人教版 选修五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 3.1 走近合同 课件(共27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 选修五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 3.1 走近合同 课件(共27张ppt)
镜头二:庄老伯经熟人介绍请了一家装修公 司装修新居,碍于情面没有与之签订合同,只是 口头约定了装修项目、材料、价格、质量等内容 ,装修结束验收时,庄老伯发现装修公司遗漏了 好几个项目,要求重做,但装修公司认为庄老伯 口说无凭,因而拒不重做。
镜头三:小兰家买了一套销售面积为126.8 平方米的住房。入住不久,家人总觉得实际面积 比购房合同中约定的小,于是对房屋面积进行了 测量,发现与销售面积相差6.8平方米。在要求 开发商退还多收的房款、物业费及利息遭到拒绝 后,小兰的家人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③书面合同还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 合同纠纷的证据。
A.一旦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发生纠纷,就可以凭借手中的合同向有关 机构申请调解或仲裁,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
B.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关机构应当依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作出公正 的裁决。
相关链接 P47:当事人采取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 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 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②签订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
A.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就像一把锁,将当事人与合同的权利义务牢牢地 联结在一起。
B.合同生效后,任何一方都必须依照合同全面正确地履行义务;未经 与其他当事人事先协商,不得任意变更或解除合同;违反合同,不履行或 不能全面正确地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要承担违约责任。
(3)优点: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纠纷?我们应当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纠纷?
矛盾和纠纷并非完全不可避免。 有些纠纷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当事人缺乏合同意识,没有签订合同或者 没有正确地签订和履行合同。 即使纠纷已经产生,依据合同办事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之道。
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1.订立合同的必要性
意义:社会生活中难免发生矛盾和纠纷,如果能够得到妥 善解决,无论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还是对于维护社会秩序 的稳定都是有益的。反之,不仅会损害个人的合法权益,而且 可能影响社会安定。
镜头三
思考:结合上述情境,分析小桐与学校、庄老伯与装修公司、小兰 家与开发商在各自的合同关系中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享有怎样的权利? 又该履行怎样的义务?
•在小兰家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中,开发商作为出卖人,有义务按照 约定交付房屋,并收取房款;小兰家作为买受人,相应地有权利按照约定 接受房屋并支付房款。
这些权利义务关系不因双方是否签订了书面形式的合同而改变,任何 一方违反了约定的义务,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
当两方以上的当事人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 关系为目的订立的合同依法成立时,通常就会产生一定的法律 效力,即在当事人之间形成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义务 关系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 ,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定的违只约责要任两,方但以由上于的双当方没事有人关以于自婚愿宴协的议书面为约基定础,确不定易彼确此定违之约间方的的权法 律利责义任务,,最就终构在成法院合调同解。下但,采双取方何同意种按方照式总达费成用协的议八折却结大算有。学问,有时 甚至镜直头接二影:响小当强事有很人强合的法法权律益意的识顺。一利天实,现好。友小叶做生意急需用钱,找
(C)
A.因房屋尚未过户,故甲丙买卖合同无效 B.因甲以欺诈手段损害乙的利益,故甲丙买卖合同无效 C.如乙能举证甲丙构成恶意串通,则甲丙买卖合同无效 D.如甲不履行到期债务,则乙有权变卖甲的房产以优先受偿
课堂训练
2.甲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放乙的店里维修,双方约定维修费 500
元,5天后来店里取电脑并付清维修费。到期后甲没有来乙店里
推定形式:是指行为人既不用语言也不用文字进行意思表示,而 是通过实施某种有法律意义的积极的行为来进行意思表示,而对方 当事人可以根据常识、交易习惯和相互间的默契从行为人的积极行 为中推知其意思表示,从而使法律行为成立。
如停车场收费;又如租期届满后,承租人继续交纳房租,出租人 接受之,由此可推知当事人双方作出了延长租期的法律行为。
小桐与学校、庄老伯与装修公司之间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但根据 合同法的规定,他们都分别与对方形成了保管合同和承揽合同的关系。 •学校作为保管人,有义务保管小桐交付的自行车,并且在小桐取车时将 车完好地交还;小桐作为寄存人,有权要求学校保管好自己的自行车,并 有义务向学校支付保管费,即存车费。 •庄老伯作为定作人,有权要求装修公司按照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 果,并有义务支付报酬;装修公司作为承揽人,有义务按定作人的要求完 成工作,有权请求报酬。
A.因房屋尚未过户,故甲丙买卖合同无效 B.因甲以欺诈手段损害乙的利益,故甲丙买卖合同无效 C.如乙能举证甲丙构成恶意串通,则甲丙买卖合同无效 D.如甲不履行到期债务,则乙有权变卖甲的房产以优先受偿
课堂训练
1.甲拖欠乙100万元。乙诉诸法院,要求甲以登记在其名下 的房屋抵债,甲称其己将房屋作价70万元(现市值120万) 卖给丙,虽未过户,但钥匙己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课堂小结 生活离不开 合同
1.订立合同的必要性 2.合同的含义 b
第一框 走近合同
合同在 我们身边
1.合同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2.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
订立合同 要谨慎
1.合同的形式 a 2.口头合同 3.书面合同(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b)
课堂训练
1.甲拖欠乙100万元。乙诉诸法院,要求甲以登记在其名下 的房屋抵债,甲称其己将房屋作价70万元(现市值120万) 卖给丙,虽未过户,但钥匙己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5天后来店里取电脑并付清维修费。到期后甲没有来乙店里
付钱和取电脑,乙多次联系不上甲,就谎称该电脑是自己组装
的并以市场价卖给丙。本案中( A )
①该笔记本电脑的所有权仍归甲
②丙已取得该笔记本电脑的所有权
③甲乙、乙丙的合同均有效
④乙无权处分该电脑故与丙的合同无效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课堂训练
镜头一:阿明要举办婚宴,某酒店拿了一张菜单给阿明看。上面写着 “金玉满堂”“合家欢”“鲤鱼跳龙门”等菜名,阿明欣然支付了定金,并 与酒店口头约定由其承办婚宴,但并未签订书面合同。婚宴当天,阿明发现 菜单上的菜其实就是一些家常菜,因此不肯支付剩余费用,酒店遂将阿明告 到法院。法院认为,酒店在提供婚宴服务时确实存在一定瑕疵,应当承担一
2.合同的含义 b:
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在合同关系中,享有合同权利的人 称为债权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称为债务人。
注意:①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平等主体是指彼此之间的法律地位平 等,没有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 给对方。
②合同法中的合同不包括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的 协议。(相关链接 P43)
购物 租赁
乘坐公交车
赠与
思考:分析上图活动中存在着哪些合同关系?
二、合同在我们身边
1.合同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合同种类繁多,但无论哪种合同,都必须由两方或多方 的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设立、变更、终止某种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以实现各自的某种利益。
(1)设立,是指使当事人之间产生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 (2)变更,是指使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发生变化; (3)终止,是指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
④甲若向乙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符合等价有偿原则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相关链接 P45: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其他方式,是指除了书 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外,以某种表明自己法律意图的行为间接表示合同内容 的形式,主要包括默示或推定形式。
例如:①乘坐无人售票公交车,完成刷卡或投币,视为达成客运合同 ;②司机驾驶汽车进入收费停车场,视为达成保管合同等。
默示形式:是民事立法确认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形式,和“明示 形式”相对。是指不依赖语言或文字等明示形式,而通过某种事实 即可推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形式。如依据 《继承法》,甲在其父死亡后未表示放弃继承,视为接受继承。
专题三 信守合同与违约
• 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各种交易活动。交易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除了 依靠道德的约束外,还需要合同制度的保障。
• 合同制度通过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维系诚信、健康的市场秩序, 成为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法律手段。规范 合同关系的合同法因此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大法”。
3.甲乙系邻居,乙每周末都要在家练钢琴,甲的孩子6月要参加高
考,为此甲与乙订立了一份5月至6月高考结束前,乙周末不在家
弹钢琴的口头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合同的标的是钢琴
②该合同的标的是5月至6月高考结束前乙周末不在家弹钢琴
③甲乙订立的口头合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④甲若向乙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符合等价有偿原则
3.书面合同
(1)含义:
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它是以合同书、信件 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 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 容的形式签订的合同。
权利义务关系复杂、标的额大、履行期限
(2)适用范围: 较长的或重要的合同。
(3)优点(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b)
①书面合同通常权责明确,有据可查,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纠纷。
付钱和取电脑,乙多次联系不上甲,就谎称该电脑是自己组装
的并以市场价卖给丙。本案中( )
①该笔记本电脑的所有权仍归甲
②丙已取得该笔记本电脑的所有权
③甲乙、乙丙的合同均有效
④乙.①④
C.①③
D.②④
课堂训练
2.甲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放乙的店里维修,双方约定维修费 500
讨论:朋友之间借钱要不要写欠条?
启示:“空口无凭”未必正确,“立字为据”却实属必要。 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树立合同的意识,学会利用这个白纸黑字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