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面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1946年。
B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裁是新闻,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
C . 《老王》一文通过写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D .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古诗文填空①少壮不努力,________ 。
②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这让我们联想到《爱莲说》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名句________ ,________ 。
④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委婉表达自己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想法的佳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⑤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看到孤帆也不禁勾起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三、字词书写 (共2题;共7分)3. (4分) (2017七下·仪征月考) 根据拼音写汉字。
(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湿地内的“水上森林”是渌洋湖别样的风情。
株株池杉zhù________立,绿叶蔽天,疏瘦有韵;树下,碧水盈盈,挺拔的树干在水中留下美丽的倒影。
林中有水,水中有林;林间鸟翔,水下鱼游。
cōng________郁的杉林,wǎn________如一幅绿色的油画铺展。
想那吴王夫差御舟逐波,千船随扈,穿越这一片水域时,也不曾料想到,cāng________海桑田,当年的烟波浩渺会变成眼前蔚为大观的如阴树林。
4. (3分)(2016·夷陵模拟) 根据下面的对话,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
①课看台上,两个素不相识的球迷争了起来。
A:“甲队准赢。
说错了,就把我姓倒写!B:“甲队准输。
否则,把我的姓横写!”A:“你贵姓?”B:“姓________ ,你呢?”A:“姓________”其实A的姓倒写,B的姓横写,他们的姓都不会改变,猜猜A、B两人分别姓什么。
②“会”字新解儿子:“爸爸,简化字的‘会’字怎么写?”父亲:“人字下面一个云字。
”儿子:“为什么?”父亲:“开会的时候,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说,这叫________。
”请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 (10分) (2016七下·江都期中) 阅读李白的《山中问答》,回答问题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李白曾有一段时间在碧山闲居,有人问他为什么住在山里,他就写了这首诗算作回答。
“碧山”在今湖北安陆县境内。
(1)“笑而不答心自闲”中的“笑而不答”值得玩味,请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2)诗的三、四两句描绘了“碧山”怎样的景色?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7分)6. (7分) (2020八上·右玉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
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节选自苏轼《晁错论》(1)解释下列划线词。
决大河而放之海 ________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________(2)找出本选段的观点。
六、中国名著 (共2题;共19分)7. (4分) (2017七下·青白江期末)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________(填作家名)的代表作,小说不仅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塑造了“祥子”这样一个“小人物”,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_、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___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_、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还有抢车的大兵、不给仆人吃饭的杨太太、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世态图。
8. (15分)名著阅读(1)粱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上梁山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请各举一例。
①官逼民反型,代表人物是:。
①战败投降型,代表人物是:。
③自愿上山型,代表人物是:。
(2)浔阳楼上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之苦。
"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
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写罢,掷笔在桌上……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主要容:(3)请结合小说前面的情节说说宋江因为什么会被“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七、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26分)9. (5分)(2017·眉山) 根据图片配文字。
请参照示例,为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配上文字,要求结合故事情节,用描写性语言表述画图,不超过60字。
图1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图2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示例:图1配文字: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一个行人也没遇上,祥子知道事情要坏。
他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了去!图2配文字:10. (13分)(2020·青浦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2020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
由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将读书活动搬至“云端”,举办了“云阅读”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以下图表数据,概括你所获得的主要信息。
① ________② ________从以上信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学校为“云阅读”活动设计了一张宣传画,请你用一段话描述画面。
要求:35字左右,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学校邀请嘉宾做“云阅读”演讲,请用连线的方式为他们选择最合适的演讲主题。
11. (8分)阅读本文从“冬天的早晨”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回答问题。
(1)选文中“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中“我”为什么认为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猫“畏罪潜逃”了。
②“我”不喜欢这只猫。
③猫常对着鸟笼凝望。
④“我”看见了猫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
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③D . ①②③④(2)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 对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
B . 确保以后不再出现这种过失。
C . 永远愧对这类弱小的生命。
D . 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
(3)对选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 表现了“我”莽撞急躁的性格特征。
B . 表现了弱者悲惨的生活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C . 表达了希望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愿望。
D . 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4)对“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 心理描写肖像描写B .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C .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D . 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2. (15分)(2017·娄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白龙①站在不同高度的书籍上,人们看到的风景各异;从低处的一叶障目到高处的霞光万丈,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人生格局与眼界心胸。
如果把人类文明比做一座山峰,那么雄踞高山之巅的,就是历经世代淘洗而筛选出的经典文本。
②阅读经典,如同聆听山巅之城的智者们穿越时空的遥远回响。
经典作品代表着人类精神的复杂性,标志着我们共同的先辈曾经抵达过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
它对人心的理解和体恤,犹如一双越过时空的温暖臂膀,环住一个个困在冰冷湖面的灵魂。
它以锐利的穿透力,让那些只知和现实讨价还价的人们,懂得什么叫对这个世界爱得深沉、情之激越,什么叫思想的力道和思考的痛感。
③然而,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
那似乎是一个和我们厕身其间的世界相平行的空间,独立、缥缈而易碎,一个电话或者微信的侵扰,就能迅速把我们拉回现实。
古人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而现在,对于奔波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仅仅闭门恐怕是不够的,只有在静谧无声的夜晚,待一天的工作结束,关上手机,才能翻开泛黄的书页,小心翼翼地捕捉来自遥远时空的细弱声响。
那个高处的世界并不许诺我们具体的好处,但入得其门,自然会感受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产生一种“只有高贵纯洁心灵能够感受的欢愉”。
④正如登山需要阶梯,进入经典作品的世界同样需要拾阶而上。
有时,理解经典作品的主题是困难的,需要借助思想的阶梯。
理解经典作品中的主题,一般历千载而不变,充满泛着古老铜绿的端庄大词,重如千钧、庄严肃穆。
诸如民族和命运、历史与兴衰等等。
有时,通过一部经典去理解另一部经典,方能参透义理之精妙,醉心于云蒸霞蔚的经典意象,比如国学上“以传注经”的传统就是如此。
有时,理解经典也需要人生的准备。
正如陈年老茶需要用沸水才能浇出厚重余味,理解经典也需要我们用老水手般的人生阅历,用经久不息的温热内心,浇开经典作品中只属于独特个体的专属气息。
惟其如此,方能找到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让经典的鉴赏者代代不绝。
⑤经典只会让人变得谦逊,因为见识了大海而更懂得什么叫沉潜往复,登上了群山之巅而更能体会山花的璀璨只若指间流沙。
而愈了解人类精神的由来和思想的系谱,人们才会愈发认清自己在这个世界所处的位置,从而拥抱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写下属于我们时代的经典。
(1)选文第③段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在选文第⑤段中,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理解经典?(3)在互联网+时代,有不少同学热衷于网络小说、动漫作品,觉得这些比经典作品要通俗、有趣、刺激。
结合选文,说说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13. (25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先刷干净手里的瓶子姜炳炎①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
以往我们只看到成功人士的光鲜面,而其中的历练、积累、艰辛却鲜为人知。
②1975年,19岁高中毕业的金志国被分配到青岛啤酒厂刷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