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就必须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而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就必须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而改变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尤其是服务业的比重。
因为服务业对经济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服务业在地区经济增长中往往具有较大的贡献。
以绍兴为例,“十一五”期间,绍兴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50.59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经济总量由2005年的全省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
年均增长13.9%,增幅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2.5个百分点,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7.8%,比“十五”期末提高4.2个百分点。
2010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0%,拉动生产总值增长4.8个百分点。
其次,服务业以较低的能耗创造了较大的社会价值。
第二产业和服务业所消耗的能源量有着显著的差别,从单位增加值能耗看,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大大超过服务,工业增加值的能耗相对于服务业呈递增状态,第三产业用较少的能耗创造了较多的社会价值。
再次,服务业与各产业保持良性互动。
绍兴地区的产业主要有柯桥的轻纺产业,兴昌的制药产业,诸暨的珍珠产业,嵊州的领带服饰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服务业。
金融银行业、物流运输业、电信通讯业等服务产业都为绍兴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然后,服务业能够吸纳社会就业。
服务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具有天然优势。
服务业单位数的增加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后,服务业的发展改善居民消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就会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因此也对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居民消费水平指标也成为反映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一个影响因素。
总之,服务业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增强国民经济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吸收社会劳动力等方面有更多优势,因而能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我们要加强服务业产业规划,并使产业规划要有可操作性。
加快提升城市化水平,增强城市提供各项服务的能力,建设服务性大城市。
加大服务业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有志之士从事服务业。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电子化、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提升服务业企业的服务功能和专业化水平。
使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共同努力使经济健康快速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