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与家长朋友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
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学生姜家琦的家长。
很高兴和大家交流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是我们的掌上明珠,都想把孩子养得棒棒的,教得聪明些。
可当了近十年的家长了,怎样教育孩子这个问题还是个问题,没能弄出个准确的答案来。
前几天接到王老师的指示,要求把这几年来的大体的做法和想法总结了一下,这可难住我了。
我们还真没有个比较清楚的教育理论或观念。
就我的感觉,现在我对孩子的教育思想还没形成一个稳定的理论。
当然,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或许这样的理论永远不会稳定。
这两天使劲想了一番,总算也有点儿轮廓。
根据这一两年的经验,我觉得,要教育好孩子,先得教育自己。
估计大家都有同感:当我们给孩子灌输一些自己的观念时,孩子并不接受;当孩子做的事有我们感觉不妥的地方,被家长教训一顿以后,还是有再做的可能;一个数学问题,我们认为很容易学会的方法,需要教好几遍,但效果不一定理想。
这些情况的存在,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接受方式不是很对口造成的。
所以,为了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得先学习如何教育孩子。
这样,孩子如果用这种方式接受问题快,我们就用这种方式教,孩子如果用那种方式接受问题快,我们就用那种方式教,这样效果好一些。
孩子同龄的家长们都隔的较远,相互间也就少有交流,所以很多东西得自己家摸索着来。
现在网络上的教育方法之类的很多,可以借鉴的不少。
我们分析着可以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来作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指导。
老师是教育的专家,和老师多交流,能更有效地学到教育的方法,认识教育的重点,并取得效果。
通过学习,我们理解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以从思想、身体、知识这几方面来进行。
现在社会和我们小时候不太一样了,观念也不一样了。
在这个样的情况下,怎样让孩子有正确的或者差不多正确的思想,是我们都很关注的。
因为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是从他们看到听到的事情上来理解和模仿的,所以我就注意孩子看的和听的内容。
就象电视里的内容,有时觉得电视里演的不对,就马上给孩子讲,电视里为什么这样演,我们现实里应当怎样做才对。
有时孩子对家长的行为提出问题,问为什么。
我们都能尽力地给她解释明白—尽管不一定能马上记住,也尽量解释。
孩子的对周围的感受能力在成长,自己内心的一些感受能力也在成长。
我们很希望孩子能有个乐观向上的心态。
看过一些资料,说这方面的引导很重要。
前一段时间有一天,孩子说:生活真没意思。
早上呆呆地起床,呆呆地洗脸刷牙梳头,呆呆地上学,呆呆地上课,呆呆地下课,呆呆地放学,呆呆地做作业,呆呆地吃饭,呆呆地睡觉。
生活一点儿变化也没有,真没意思。
一下子我觉得很被动,不知如何应对孩子的这种说法。
孩子洗脚时,又和我说这个情绪。
我觉得应当重视孩子的这个心理。
我拿过凳子,倒上水,对着孩子和她一起洗脚,我看着她的眼,说:你说的这个事儿,说明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说明了你有自己的思想了。
说明了你正在用自己的思想来想生活中的事了。
这是你正在成长。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你会用自己的思想想事情以后,要试着学习思想的方法,思考的方法。
咱们试试,刚才你说的事,是你用感觉在思考,用语言在思考。
比如呆呆的,这是个词吧。
这是语言。
我们换一个语言,看看是什么情况来,我们改一下。
“早上,我兴高采烈地从床上爬起来,轻快地穿上衣服,迅速地洗好脸弄好头发,香喷喷地吃饱饭,坐在车上,唧唧喳喳地和学生们说着笑话。
哇,这一课上数学,又学了些新鲜的知识,这一课上语文,这一课太有意思了,从来没学过的新知识,下课了蹦蹦跳跳,全身都轻快.....”孩子一边听一边说着和我说的相反的话,但是,越说越笑了。
我问,你现在觉得怎么样,还是没意思吗孩子说:有意思了。
我说,当你试着用自己的思想思考问题时,这是一个过程,你可以试着用一些思想的方法。
就象刚才,用语言的方法。
人的心情是没有形相的,你可以用思想来调节自己的
情绪。
就象刚才,用不同的语言,“呆呆地”,和“高兴地”,你就有不一样的感觉了。
是不是是事情本身呆呆地吗是起床,上课,吃饭这些事本身呆呆的吗孩子说:不是。
是什么孩子说:是心里觉得。
心里的感觉可以调节的。
既然事情本身没有呆不呆的,咱就没必要感觉呆呆地不舒服,咱可以感觉好一些。
那就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地方孩子不一定能清晰地理解。
但当孩子和我面对面的交流时,我想她能感觉到我对她的想法的尊重和肯定,也能试着接受我说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孩子的心情调整了,我觉得自己的处理算是有效果了。
各种各样的事会发生在孩子身上,我们都尽量注意一下,判断一下,是否是让她自己发展,还是我们参与帮助她调整一下思路。
这样的事,并不占用时间。
孩子的课程,我们围绕老师的教学内容,给孩子一些适当的辅导。
我们一直注意孩子对课程的理解和做作业的速度。
语文的理解,需要多读,老师也建议找本好词好句之类的课外资料。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提醒孩子有时间读一读。
朗读能增进人对语言的理解。
数学也是这样。
多读书,同样可以提高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
当然,在孩子现在的这个年龄,漫画书好象比其他类的辅导书更容易引起她的兴趣。
在这个方面,有时不得不加一点儿强制,强制孩子朗读一些课外书。
对于数学,我们在检查作业时会发现孩子在某方面可能还没有理解或熟练,这时就得我们出题目出方法让孩子练习。
记得年前有段时间发现她运算速度需要提高,于是我们制定个计划,每天口算5分钟的题目,连续20天。
每一个计划的实施,都需要大人的指导和陪伴,这也适合孩子当前的心理特点。
这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很简单的事大人也不容易坚持。
付出了,就会有回报的。
英语朗读是必须的。
现在有磁带,上学期的,我给孩子把磁带转成MP3,希望能用起来方便。
上学期朗读还多一些,这学期感觉读的少了。
这个回去我们加强一下。
其他的课程,象科技制作之类,我们和孩子一起来动手。
这个过程,会让我们看到孩子这方面的一些特点,她的动手能力在逐渐增强。
理解和观察能力也在不断提
高。
有些事,大人做着也得动脑。
看着孩子能认真地查资料,大胆地动手,我们觉得很欣慰。
现在电脑、网络作为一种基本的工具,越来越重要了。
我们适时地给孩子一些这方面的指导。
网络上有很多不适合孩子的内容,同时也有更多有益于孩子的内容。
就象电脑游戏,同样也有各学科的学习游戏。
当孩子自己打开电脑,在作数学语文游戏时,我们都觉得很放心。
有时玩别的游戏,提醒一下,孩子也能接受。
总得看,做法如果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就能让孩子正确的认识和使用电脑和网络。
身体很重要,记得孩子还小的时候,第一次早上起来跑步,摔倒了,能自己站起来,继续跑下去,那时的感觉真不错。
我们和孩子一起锻炼身体。
一般情况下,我们尽量早起,和孩子一起活动一下。
我感觉,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同时我们也学到一些东西。
这个过程,占用了我们一点儿时间。
但如果孩子学的不理想了,再来弥补,那时需要用的时间会更多。
感谢孩子给我们这样的机会。
让我们陪着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