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初中地理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试卷第1页,总4页 初中地理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判断国庆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A.①到②段 B.②到③段 C.③到④段 D.④到⑤段

2.五一节之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A.北半球,往南移动 B.北半球,往北移动

C.南半球,往南移动 D.南半球,往北移动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据此完成3~5题。

3.国务院批复发布农民丰收节的当天,太阳直射点接近下图中的哪个位置

A.① B.② C.③ D.④

4.全国农民在庆祝首届丰收节时,我国昼夜情况接近哪幅图

A. B. C. D.

5.我国国庆节那一天,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

A.北半球 B.南半球 C.赤道上 D.南回归线上

读3月21日(春分)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完成6~7题。 试卷第2页,总4页

6.根据春分日的正午影长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B.离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

C.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

D.此时北极点附近全天都是白天

7.这一节气全球白天与黑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不能定,纬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

8.每年冬去春来,天气逐渐变暖,对这种现象有下列四种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①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②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③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回归线移动 ④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回归线移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这一天是

A.9月23日前后 B.12月22日前后

C.3月21日前后 D.6月22日前后

10.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太阳能够直射的最北和最南界限是

A.北回归线和赤道 B.赤道和南回归线

C.南、北纬66.5度的纬线 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二、解答题

12.读经纬网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试卷第3页,总4页 (1)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箭头画在公转轨道旁的短线上)。

(2)当太阳直射在左图中A所在纬线上时,地球位于右图中公转轨道上的

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龙岩市是 季节。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丙处时,北京出现以下天气情况。请描述2016年12月21日北京天气预报的具体内容。北京天气 、气温 、风向风力 。

13.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日期是_______,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北极圈内有___________现象。

(3)9月1日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这一天地球运行到图中________点和__________点之间,这一天连云港的昼夜长短情况 。

14.下面是某日地球的昼夜分布图及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地球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_____。甲位置的节气为_______。

(2)左图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节气),此时在右图中地球公转到_____处。

(3)如左图所示,此时北京昼夜长短情况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_______。

(4)下图是东营的小华记录的“二分二至”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其中符合左试卷第4页,总4页 图所示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_____)

答案第1页,总6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根据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国庆节(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动,也就是图上的③到④段。故选C。

【点睛】

主要考查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及时间变化,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并落实在图上理解记忆。

2.B

【解析】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然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太阳直射点达到最北端,这一天为夏至.然后向南移动.五一节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所以选B。

3.B

4.B

【解析】

3.读图可知:当太阳第一次直射赤道时,即图中的①处时,是3月21日前后,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即图中的②处时,是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第二次直射赤道时是9月23日前后,即图中的③处,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是12月22日前后,即图中的④处,为北半球的冬至日,由题目可知,国务院批复发布农民丰收节的当天,是6月2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是接近②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选B。

答案第2页,总6页 4.由题目可知,全国农民在庆祝首届丰收节时,是秋分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与图中B的昼夜状况相符,故选B。

5.B

【解析】

【详解】

我国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在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和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之间,故我国国庆节那一天,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南半球;B符合题意。

【点睛】

了解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

6.D

7.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6.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离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故AC叙述正确,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太阳高度角)越小,地面吸收的的太阳热量越少,气温越低,故B叙述正确;此时全球昼夜平分,D叙述错误。故选D

7.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故选A。

【点睛】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8.B

【解析】

【详解】

答案第3页,总6页 每年冬去春来,天气逐渐变暖,这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各地气温越来越高,白昼时间越来越长,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详解】

9月23日前后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10.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变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详解】

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是位于北半球的中国正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是北半球的夏季。故选B

【点睛】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11.D

【解析】

答案第4页,总6页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详解】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而北极指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方向。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所以太阳能够直射的最北和最南界限是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故选D

【点睛】

。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12.(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图中标注即可。

(2)甲;极昼。

(3)秋。

(4)阴转雪;最低气温是零下3摄氏度,最高气温是1摄氏度;北风4级。

【解析】

【分析】

根据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图中标注即可。

(2)当太阳直射在左图中A所在纬线即北回归线上时,地球位于右图中公转轨道上的甲处即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即北半球的秋分日时,龙岩市是秋季。

(4)读图可得,2016年12月21日北京天气预报的具体内容是:天气阴转雪、北风4级、最低气温是零下3摄氏度,最高气温是1摄氏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