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七 专题强化训练 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七 专题强化训练 含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孟德尔单因子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二次套纸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受粉B.F1体细胞中各种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并表现出相应的表现型C.F1自交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体现了基因间的自由组合D.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参与交配的亲本为纯合子解析:选A。

实验过程中二次套纸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受粉,即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A正确;F1体细胞中不是各种基因都能正常表达,而是只有显性基因能正常表达,并表现出相应的表现型,B错误;F1自交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能体现基因间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错误;正反交结果相同,不能说明参与交配的亲本为纯合子,例如基因型为Aa和aa的亲本正反交结果也相同,D错误。

2.(2018·福建莆田六中月考)香豌豆有许多不同花色的品种,决定其花色的基因控制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产物3显红色,产物1和产物2均显白色。

下列对香豌豆花色遗传的分析,正确的是()A.纯合的白花香豌豆与纯合的白花香豌豆杂交,F1为白花B.如果红花香豌豆CcRr与白花香豌豆ccrr杂交,F1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3C.如果红花香豌豆自交,F1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CCRr或CcRR,且基因C、c和基因R、r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如果红花香豌豆自交,F1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9∶7,则亲本的基因型是CcRr,基因C、c和基因R、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纯合的白花香豌豆与纯合的白花香豌豆杂交,F1可能为红花,A错误。

红花香豌豆CcRr与白花香豌豆ccrr杂交,如果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红花占的比例是1/2×1/2=1/4,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3,但现不明确这两对基因的位置情况,B错误。

如果红花香豌豆自交,F1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CCRr或CcRR,且基因C、c和基因R、r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C 错误。

如果红花香豌豆自交,F1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9∶7,因为是16的变式,则亲本的基因型是CcRr,基因C、c和基因R、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 正确。

3.(2018·江苏扬州高三期末)现用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得到F1,将F1与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后代出现的四种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1B.测交后代四种基因型一定对应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C.据实验结果推测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D.若让测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解析:选B。

依题意,F1的基因型是AaBbCc,隐性亲本aabbcc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为abc,用测交后代的四种基因型减去abc,即为F1产生的四种类型的配子:abc、ABC、aBc、AbC,A正确;基因型和表现型不一定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B错误;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基因A和C、a和c总是同时出现,由此可推测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染色体上,C正确;根据C项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能产生两种配子1/2AbC和1/2abc,该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基因型有AAbbCC和aabbcc,所占比例为1/2×1/2+1/2×1/2=1/2,D正确。

4.(2018·黑龙江牡丹江期中)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Ⅱ)上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解析:选C。

由题图可以看出,Ⅲ片段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无对应的部分,因此若某病是位于Ⅲ片段上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A正确;由题图可知Ⅱ片段是X、Y的同源区段,因此在该部位会存在等位基因,B正确;由题图可知Ⅰ片段位于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对应区段,若该区段的疾病由显性基因控制,男患者致病基因总是传递给女儿,则女儿一定患病,而儿子是否患病由母方决定,C错误;若某病是位于Ⅰ片段上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儿子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母方,因此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D正确。

5.(2018·安徽舒城中学月考)某雌雄异株植物的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表现类型,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对表中有关信息的分析,错误的是()B .根据第1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C .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中窄叶雄性植株占1/2D .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4解析:选C 。

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A 项正确。

第1组中阔叶后代出现窄叶,说明窄叶为隐性性状。

第1、3组中阔叶和窄叶与性别有关,且具有交叉遗传特点,故该性状由X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B 项正确。

第2组中,子代阔叶雌株基因型为X A X a (相关基因用A 、a 表示),阔叶雄株为X A Y ,两者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 =1∶1∶1∶1,窄叶雄性植株占1/4,C 项错误。

第1组中亲本基因型为X A Y ×X A X a ,子代雌性基因型为1/2X A X A 和1/2X A X a ,与窄叶雄株(X a Y)杂交后,后代中窄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1/2=1/4,D 项正确。

6.(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期初考试)图1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该基因可能位于图2的A 、B 、C 区段或常染色体上,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 .该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图2的A 区段,因为男性患者多C .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Ⅰ2、Ⅱ2、Ⅱ4一定是杂合子D .若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4解析:选C 。

Ⅱ1、Ⅱ2正常,Ⅲ1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该致病基因可以位于常染色体上、X 染色体上(C 区段)、X 和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B 区段)上,A 错误;图中有女性患者,患病基因不可能只位于Y 染色体上,B 错误;设相关基因用A 、a 表示,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Aa ,若基因位于C 区段,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X A X a ,若基因位于B 区段,Ⅰ2、Ⅱ2、Ⅱ4基因型都为X A X a ,C 正确;若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Ⅱ2基因型分别为X A Y 、X A X a ,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2,D 错误。

二、非选择题7.(2018·山东曲师大附中期中)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 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中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

(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豌豆只能自花传粉,这样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使实验结果变得可靠;豌豆也有容易区分的性状,这样使实验结果容易统计和分析。

以上都是以豌豆作实验材料容易获得成功的原因。

(2)实验二黄色子叶亲本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后代中出现的与亲本性状不同的绿色子叶为隐性性状,亲本性状黄色为显性性状。

(3)实验二中亲本丁的基因型为Yy,F1中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有YY和Yy,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YY在戊中占1/3。

(4)实验一中亲本甲的基因型为Yy,它产生Y和y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这是甲与乙(yy)杂交产生的后代出现黄色子叶∶绿色子叶=1∶1的主要原因。

(5)丙的基因型为Yy,戊的基因型为YY(1/3)、Yy(2/3),其中Yy与YY(1/3)杂交,后代中YY占(1/2)×(1/3)=1/6,Yy占(1/2)×(1/3)=1/6;Yy与Yy(2/3)杂交,后代中YY占(1/4)×(2/3)=1/6,Yy占(2/4)×(2/3)=2/6,yy占(1/4)×(2/3)=1/6,则后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Yy占3/5。

答案:(1)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答出一点即可)(2)二黄色子叶(3)1/3(4)Y∶y=1∶1(5)3/58.(2018·安徽蚌埠二中高三月考)某种成熟沙梨果皮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

a基因控制果皮呈绿色,A基因控制呈褐色,而B基因只对基因型Aa个体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呈黄色。

果皮表现型除受上述基因控制外同时还受环境的影响。

现进行杂交实验如表所示:期结束时甲、乙两条链分布于____________(填“同一条”或“不同的”)染色体上。

(2)根据第一组分析控制梨果皮颜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研究者将第一组亲本引种到异地重复实验如第二组,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对应的沙梨果皮表现型具有差异。

(4)研究者认为第二组F1全为褐色不是引种后某个基因突变所致。

若是某个基因突变,F1的基因型及F2子代表现型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与杂交结果不一致,从而判断可能是环境因素导致。

(5)若在异地条件下的第二组F2个体自交,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这样的个体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间期DNA复制后,甲、乙两条链分别位于不同的DNA分子上,两个DNA分子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甲、乙两条单链位于两条子染色体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