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摄影艺术造型法则

第六章 摄影艺术造型法则

表达质地的手段:
1、光线的选择 (1)粗糙表面——侧光 (2)光滑表面——前侧光、 柔光、光比小
(3)镜面——柔和的散射光 (4)透明物体——后侧光 2、拍摄技术——正确曝光、底片 的感光度、有效利用底片面积、 正确控制焦点
特别提示:
• 艺术创作常常攻其一点,有所失 才有所得。
• 掌握并熟练运用摄影规律——基 本功
内容 2、亮的主体形态衬在暗背景中,使表达的
内容突出醒目 3、暗的主体形态衬在亮背景中,使表达的
内容突出醒目
第三节 表现被摄对象的立体特征
立体特征指某一具体对象的体 积感。
立体特征的表现: 1、拍摄角度的选择——展示
被摄对象的棱线和多面。 2、用光(方向、光比)——
影调区分 3、背景的烘托
第四节 表现被摄对象的质感特征
(三)增强画面线条透视感的 手段
1、尽可能接近景物的起点拍摄 2、利用有规则排列的物体或平行的纵向线
条 3、利用前景 4、拍摄角度的选择 5、广角镜头
二、影调透视
(一)规律: 1、பைடு நூலகம்暗远淡(从明暗上看) 2、近实远虚(从物体轮廓上看) 3、近强远弱(从反差上看) 4、近艳远浅(从颜色饱和度上看)
第六章 摄影艺术造型法则
表现空间特征 表现形态特征 表现立体特征 表现质感特征
第一节 深远空间的表达
视觉透视规律: 线条透视(形 体透视)/影 调透视(空气 透视)
一、线条透视
(一)规律:
1、近大远小
2、规则排列的线条透视收 缩,越远越集中,消失在 一个会合点上。
(二)决定线条透视结构 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拍摄角 度,拍摄距离,拍摄高度, 长短焦距镜头的运用
• 有意的违反常规便是创新,这种 创新只有在娴熟地掌握规律的的 基础上才能随心所欲、游刃有余。
请同学们留下对摄影教学 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摄影作品的投稿、发表及其他
• 把握刊物的栏目特色,搞清用稿 标准,了解编稿特色,有针对性 地拍照、选稿、寄稿,避免盲目 性。
(二)增强空气透视效果的手 段
1、选择不同的光线入射角 2、选择多层景物 3、利用天气的阴暗雾雨及烟尘 4、控制景深 5、运用滤色镜
第二节 表现被摄对象的形态特征
一、形态是景物外在的轮廓形式(用光、 慢门、追随等可强化或削弱某种形态)
二、形态是认识被摄体的依据(掌握几何 体的形态概括)
三、形态是表现内容的因素 1、突出的形态能勾划主体形象,揭示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