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①作正方形ABcD}
②取底边Bc中点为E,连接ED;
③以E为圆心,ED为半径作弧交Bc的延长线于F}
④由F点作cD的平行线交AD的延长线于G点;
⑤矩形ABFG即是一个黄金矩形。
黄金比例在现实中应用很 广泛,纸张、书本、画框、
家具等等许多方面均较多 采用黄金比例。
总之,图案的比例包括造
型与空间、形象之间以及 色彩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在设计中要根据实用与审 美的需求来对照设定不同 的比例尺度,恰当地安排 画面的比例关系,从而达
少等的比例关系。
如主体与辅助形体,主色与 辅助色的关系等。
六,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一个数学概念.用于造型中是指形象与空间、形象整体与局部、 局部与局部之间量的关系,这种量的关系是通过对照衡量来确定的。 图案中的形象比例可有多方面的对照标准。
1.参照自然的比例尺度
大自然中万物的形态结构为适应不同的生存需求形成了不同的比例 特征,大多是美而和谐的,可以直接用于图案的表现之中。下图均是 以自然的比例尺度绘制的图案形象.具有健康、匀称的美。
人类对对称的形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并创 造了无数具有对称形式的物体,如:建筑、 器物、家具,交通工具等.
建筑的对称造 型
器皿的对称造型
对称体现统一,富于静感,具有严谨的规律性。
线对称
中心对称
放射对称
图案的均衡是以假想的重心为支点,在视觉上保 持重心周围纹样量的均等,由形的对称变为量的 对称,变化中求稳定。均衡运用纹样的虚实、疏 密、动势和色彩进行对比照应处理,在组织上有 较大自由度,变化更为丰富。
方法:变化与统一
3.在色彩关系中,要明暗对映、冷暖相形、 浓淡有别,强中显弱、轻中有重。
第二节 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图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 也是图案中求得重心稳定的两种结构形式。
对称是同形同量的组合,以中心线划分,上下 或左右相同。
均衡是一种等量不等形的组合,利用视觉、心 理的特点平衡数量或大小。
分别设计三个图案形象。
收集自然界中有关形式美法则的各6张图片资料,并加 以分析说明。
对比
对比产生的效果:醒目强烈,突出
动与静
纯度和色相的 对比与调和
对比色和互补色的调和
• 调和就是统一
• 指形、色、质等图案因素的近似, 把相互间的差距较小或具有某种共 同点的因素配置在一起。
• 如色的近似红与橙,形的近似圆与 椭圆,质的近似粗与糙,调和具有 平静和谐的美感。
调和产生的效果: 画面和谐
鹰的羽毛与枯枝、鹰 嘴与鸟蛋等都存在着 强烈的对比,但通过 线条的表现处理和黑、 灰、白的层次过渡实 现整体形象的调和。
对比与调和
第四节 节奏与韵律
在图案上,节奏是规律的重复,条理性与 反复性产生节奏感。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的 丰富和发展,它赋予节奏以强弱起伏,抑扬顿 挫的变化。所以节奏带有机械美,而韵律只是 在节奏的变化基础上产生的情调,具有音乐美。
均衡
第三节 对比与调和
认识物与物的区别,其根据是对比。对比 也称对照,如新旧对比、黑白对比等。一般是 性质相反而且相似要素较少的东西,就可表示 出“对比”的现象来。 调和与对比相反,对比强调差异,而调和的差 异程度较小,是视觉近似要素构成的。
对比强调相同因素或 不同因素间的差异, 使其在对比中相互衬 托、相互作用,使纹 样的构成体现主宾分 明、主题突出、层次 清楚、变化统一,达 到清新、醒目、生动 活泼的审美效果。
图案的变化与统一主要体现 在造型、色彩及处理手法等
方面。
边缘适合
角隅适合
边缘适合
1.造型 造型的变化是指形态因素在大小、长短、粗细、 曲直等方面的区别与对比,统一则是将这些对比 因素做秩序化的组合或形式上的协调。
这是两幅表现同一种植物的图案作品,左边所示的图案轻柔、纤巧,用线松软、自然;右边所示的图案厚重、饱满, 用线严谨,刚挺。它们分别以不同的语言奠定了各自的风格基调,构成了花、叶、茎造型形式的统一,而在各自统 一的形式中.花、叶、茎又有大小、方向及形态的多样性变化,使图案效果看起来丰富而和谐。
如处理不当,又会产生单 调与呆板的效果
对称
中心对称
放射对称
均衡
指异形同量的视觉平衡, 在装饰设计中均衡可以理 解为动态的装饰图案在视 觉感知上的视觉力的平衡, 造型元素不同则视觉感受 力不同。
在感知方面,一般所占面 积大的感觉重,直线感觉 重,粗糙肌理感觉重,通 过位置、比例、色彩等去 的良好的视觉效果
条理
反复与条理
反复是将相同的形象或单位纹样以某 种形式规律往返重复排列,形成整齐、 单纯、富于节奏的美感。
图案的许多构成形式均具有反复的性质, 如对称、发射、转换、旋转、二方连续、 四方连续等,不仅达到了变化和统一的效 果,而且也便于工艺制作。
叶片的反复
鱼纹的反复
条理与反复是图案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图案构成 中它们往往是相互涵盖,不可分割,条理中含有反复 的因素,反复更体现了种条理。
添加与组合 简化与简略 七、动感与静感 分解重组 八、概括归纳与 提炼夸张
第一节 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适用于一切造型艺 术表现一个普通的原则。它反映着事物的对立 统一规律,也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最基本的法 则。
变化与统一的形式法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 它来源于自然.也是图案构成法则中最基本的 原则。
节奏装饰图案设计中 的方法:
(1)按一定单位进 行分段“周期性”重 复排列的规律。
(2)节奏中要包含 形象构成因素的对比, 如:长与短、多与少、 大与小、直与曲、明 与暗等。
由此,视觉产生强与 弱、轻与重等心理感 受。
韵律指节奏在规律性 运动变化中所呈现的 特征。如平缓、激越、 轻快、沉稳等。不同 的组合规律,不同的 运动节奏,各自变现 出不同的个性。
添加与组合
寓意添加:指特定形象内添加与其有相 关象征意义的图案形象。“喜上眉梢”
添加与组合
装饰添加:从装饰和审美角度考虑,而 无任何具体含义的图案形式。
添加与组合
装饰添加(几何形)
简化与省略
简化不是简单,简化是必要的省略,排 除杂乱无章的非重要因素。
简化与省略
简化与省略
第六节 动感和静感、分解重组
2.色彩 色彩的 变化主要指颜色在 色相、明度、纯度 及冷暖上的区 别·色彩的统一则 是强调画面要有一 个总的色调,使各 种颜色有一个和谐 的搭配,这一点将 在色彩构成中已详 细讲解。
3.处理手法 处理手法是实现图案变化与统一的 重要途径,图案可以通过统一的处理手法,使多变 的内容达到协调。
图中的天鹅从形状、大小到方向、动势均不相同, 通过运用相似的曲线弧形将画面统一起来。
分解与重组是将原形态结构关系打散、解体, 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结构关系重组形 态。
分解与重组
分解与组合
第七节 概括归纳与提炼夸张
概括与归纳是在
纷繁复杂的形态中,
删繁就简、去粗取精、
舍弃共性、择取个性,
刻画形态典型之处,
表现本质特征。并以
最简洁的图案语言表
达出来,使形象一目
了然、印象深刻。
概括与归纳
概括与归纳
第七节 概括归纳与提炼夸张
提炼与夸张:
提炼是对自然形象进 行整体的纯化,夸张 是纯化后的局部再强 化。
注意:不是每一个局 部的夸张,更不是简 单的放大,是将能够 代表某形态属性特征、 独有功能、鲜明个性、 值得炫耀的那一点予 以夸张。
提炼与夸张
提炼与夸张
作业
写生花卉:花形两组,叶形两组 选择花卉题材,利用本章节学习的内容
五、节奏与韵律
• 节奏与韵律是借助于音乐术语,将听 觉要素转化为视觉要素。建筑、绘画 、舞蹈等各类艺术形式中都有节奏与 韵律的体现,而这种节奏与韵律也是 源于大自然中万物的生长与运动的规 律:如动物的心跳,大海的潮涨潮落 ,沙漠山谷的绵延起伏,植物生长的 动势构造等都充满了节奏韵律感。
五、节奏与韵律
2、参照画面构成的比例需要
根据画面构成形式的需要来设计图案造型的比例关系,可完全打破自然 的比例尺度,自由地夸张变形。这种方式在图案中运用较为普遍,也更 富于装饰美感,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3.参照人体比例尺度
有些图案造型比例还应对照人体的结构比 倒来设定,特别是一些立体图案.如:器 皿、包装、家具的造型比例等,均要考虑 人体各部分的结构尺度关系,像杯子与手 的比例,椅子与人腿的比例等,这些属于 实用性图案范畴,在此不多列举。
章三章 图案装饰法则
图案是一门装饰性、规律性极强的艺 术.注重外在形式的美,这种规律性与 形式美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观察自然界 客观存在的美的形象,总结归纳提炼而 成的,我们称之为形式美法则。它是我 们表现不同图案内容,取得完美装饰效 果的共同原则。
章三章 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称与均衡 三、对比与调和 四、节奏与韵律 五、比例与尺度 六、 反复与条理
图中羊的造型 极为简括,排 列细密的线条 处理与黑色的 头脚形成对比, 把羊的形象表 现得整体而富
于变化
方法:变化与统一
1.在图案形象关系中,要以小托大,以短 显长,以窄求宽,曲直相映,刚柔相济、 背向起伏的对比关系。
方法:变化与统一
2.在空间关系中,要以宾烘主,有虚有实, 聚散并用,呼应有声,开合有章。
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还发现总结了一些最佳的比例方案,为图案的设计 提供了数理性的依据。众所周知的黄金矩形比例,也称“黄金分割”,它的 长边与短边之比是1:0 618或l 618 l,即长边比短边=(长边+短边):长边。黄 金矩形与正方形关系紧密,可根据任意一个正方形作出相应的黄金矩形。作 图步骤:
节奏与韵律
由点线面组成的节奏与韵律
粗线与细线节奏韵律
节奏与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