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榆林煤化工规划

榆林煤化工规划

榆林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化工产业)
作者: | 来源:国家煤化工网 | 时间:2014-04-01
突出“珍惜资源、深度转化”的要求,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约化
推进、园区化承载”的模式,加强煤、盐化工横向耦合,大力发展煤盐化工下游高端产业,形成以清洁燃料、合成材料、特色化学品为主的能、化、材一体化产业格局,构建技术水准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竞争力高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三高三低”的化工产业集群。

1、煤化工产业
发展定位:
建成国家煤炭分质利用示范基地,打造世界一流的煤化工产业集群。

发展目标:
2020年形成1000万吨轻质馏分油(包括500万吨煤制油、200万吨油煤共炼)、5000万吨兰炭、300万吨醇醚燃料、2400 MW IGCC、1000万吨煤制甲醇、240
万吨甲醇制烯烃及下游加工系列、200万吨PVC、100万吨煤制芳烃的现代煤化工产品生产能力。

煤化工综合产值3000亿元。

关键环节: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兰炭产业升级改造、促进煤干馏与现代煤化工融合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精细化工产品应用技术研究。

主要布局:
集中布局在榆神、榆横两大工业区和府谷、神木、榆阳、靖边、佳县、横山工业园区。

亮点:
加快推进神华陶氏煤综合利用、兖矿100万吨煤间接液化、陕煤化DMTO
Ⅱ工业化应用、烯烃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示范等国家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建设;
走出一条具有榆林特色的煤化工发展道路;逐步掌握煤气化合成甲醇及
制烯烃技术、清洁兰炭生产技术等煤化工核心技术。

推行“用煤先取油”的煤炭利用和煤化电热一体化的发展新模式,重点推进先进煤气化技术、甲醇制烯烃技术、甲醇制芳烃技术、费托合成技术和IGCC-多联产技术、油煤共炼
等洁净煤技术。

加速发展以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芳烃和清洁燃料为代表的现代能源化工产业。

促进现有兰炭产业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协调有序发展盐化工。

构建“一(煤炭热解)推四(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油、煤盐化一体化)”的五大产业链体系,打造基于煤炭干馏—气化—加氢—发电一体化、多联产综合利用的具有榆林特色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国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化工新能源产量规模将由2013年的千万吨级提升至2020年亿吨级,化工新材料以高端聚烯烃塑料、工程塑料、特种橡胶三大重点领域为突破,带动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由2013年的60%提高到2020年的80%以上。

陕西加快推进榆林煤制油产业的发展
陕西省工信厅网站2014-08-29 09:22:45 浏览38
摘要:8月11日下午,陕西省工信厅和榆林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加快推进榆林煤制油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使陕西省煤制油产能达到1600万吨,总产值由现在的30亿元增加到1300亿元,是2013年的43倍,相当于2013年全省汽柴油总产量。

该协议的签订对进一步加快榆林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聚煤网8月29日讯:8月11日下午,陕西省工信厅和榆林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加快推进榆林煤制油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使陕西省煤制油产能达到1600万吨,总产值由现在的30亿元增加到1300亿元,是2013年的43倍,相当于2013年全省汽柴油总产量。

该协议的签订对进一步加快榆林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陕西作为全国煤基替代石油重点发展地区,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形成煤间接液化、煤焦油加氢、油煤共炼、甲醇制汽油等4条不同技术路线。

经分析测算,煤制油系列产品产值是原煤的3倍,利润平均每吨在1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合理布局榆林煤制油产业的时机业已成熟。

根据规划,到2015年,在已建成煤制油项目2个,产能50万吨,产值30亿元的基础上,将在榆林新建煤制油项目5个,产能288万吨,实现产值230亿元。

2016年—2020年将再新增煤制油产能1300万吨,新增产值1000亿元以上,完成总投资1500亿元。

规划项目全部建成后,通过循环经济与综合利用,可转化煤炭8500万吨,生产汽柴油1600万吨。

根据协议,省工信厅和榆林市政府共同在煤制油产业政策协调、科技攻关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双方将重点推进兖州煤业陕西榆林未来能源化工公司100万吨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陕煤化集团神木3000万吨粉煤热解提取300万吨煤焦油加氢制油及200万吨粉焦间接制油项目,延长集团安源公司50万吨
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油项目,延长集团榆横煤化公司200万吨合成气制油项目,陕煤化天元、富油、东鑫垣各50万吨煤焦油加氢制油项目,延长集团200万吨油煤共炼制油等项目。

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省工信厅每年安排1000万元,市财政配套5000万元。

并要求县区和工业园区按11匹配补助资金,用于推动本区域煤制油产业发展壮大。

市县财政、科技、环保、工信、发改等部门设立的相关专项资金要倾斜支持煤制油产业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