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帕金森病护理查房PPT文档

帕金森病护理查房PPT文档


强直
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颈部、面 部的肌肉发硬,肢体活动时有费力、沉重 和无力感,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 作减少,造成“面具脸”,身体向前弯曲, 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 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 结合屈曲体态,可使患者以碎步、前冲动 作行走,把它称为“慌张步态”。
发病少见,提示老龄与发病有关。研究发现, 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 氧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 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 少数老年人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 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环 境 因 素
帕金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
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人 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 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 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 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 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帕金森病病 情分级 Ⅰ级最轻 Ⅴ级最重
Ⅰ级:一侧症状,轻度功能障碍。 Ⅱ级:两侧肢体和躯干症状,姿势反应正常

Ⅲ级:轻度姿势反应障碍,生活自理,劳动力丧失。 Ⅳ级:明显姿势反应障碍,生活和劳动能力丧失,可

本病早期,病人运动功能无障碍,能坚持一定的劳动,应指导病人尽量参 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发生一定程度的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降低。此时应注意 病人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走路时持拐杖助行。若病人入厕下蹲及起立困难时, 可置高凳坐位排便。若病人动作笨拙,常多失误,餐时中谨防烧、烫伤等事故 发生。端碗、持筷有困难者,为其准备金属餐具。无法进食者,需有人喂汤饭 。穿脱衣服,扣纽扣,结腰带、鞋带有困难者,均需给予帮助。穿着应选择容 易穿脱的拉链衣服及开襟在前、不必套头的衣服。拉链与纽扣可用尼龙粘链代 替。尽量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不要用橡胶或生胶底的鞋子,因为鞋子抓地时 ,可能会使患者向前倾倒。

处方与用法:黄芪30 克,川芎、全蝎、当归、 地龙各10克,巴戟天、天 麻、赤勺各15克,红花6 克,蜈蚣6条,丹参20克, 木瓜18克。 水煎服,每 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活血,养 血通络,主治老年人帕金 森综合征,手脚颤抖,或 伴局部疼痛等。
LOGO
1
帕金森病简介与病因
2
帕金森病分级及差异
3
帕金森病症状体征
4
帕金森病临床诊断
5
帕金森病治疗
6
帕金森病护理

帕金森病是发生在中年 以上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 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 体通路,因多巴胺生成减少, 导致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 高、运动迟缓。本病多发生 于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 人,但在遗传分型中也有家 族性和少年性帕森病。男性 稍多于女性。发病率约占全多巴胺受体兴奋剂。常用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有,溴隐亭、硫丙麦林等,这 些药较易引起恶心、幻觉及幻想。
2.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能使更多的左旋多巴通过血脑 屏障而增加脑中的多巴胺,提高多巴胺疗效;延长血浆左旋多巴半衰期,保持平稳、 不出现峰值和峰谷的运动波动。此种药物适用于不能用其它药物控制症状、药效期 压缩、需频频服药的晚期病人。
3.抗胆碱激素药物。通过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相应提高多巴胺的效应而缓解 症状。针对颤抖效果较好,但对运动帮助有限。现在主要用于辅助左旋多巴。副作 用包括口干、便秘、排尿困难、前列腺肥大者可引起尿潴留,也可引起幻觉及幻想、 精神错乱和近来记忆显着障碍。闭眼型青光眼患者禁用。 常用的药物:安坦、东茛菪碱、开马君、苯甲托品等。

震颤
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 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典 型的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指病人在静止的 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 像搓丸子那样颤动着,有时下肢也有震颤。个别患 者可累及下颌、唇、舌和颈部等。每秒钟4~6次震 颤,幅度不定,精神紧张时会加剧。不少患者还伴 有5~8次/秒的体位性震颤。部分患者没有震颤,尤 其是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者。震颤往往是发病最早 期的表现。

临床诊断
辅助检查
大部分帕金森氏病 患者在60岁后发病,偶有 20多岁发病者。起病多较 隐袭,呈缓慢发展,逐渐 加重。主要表现为:震颤 (常为首发症状)、肌强 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 异常、口、咽、腭肌运动 障碍。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可检测到脑 脊液和尿中HVA(高香 草酸)含量降低。颅脑 CT可有脑沟增宽、脑室 扩大。
排除鉴别
排除脑炎、脑血管 病、中毒、外伤等引发的 帕金森氏综合征,并与癔 症性、紧张性、老年性震 颤相鉴别。主要根据典型 的症状来做出诊断,有时 鉴别困难要借助辅助检查 。

多巴胺替代治疗
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使乙酰胆碱一多巴胺系统重获平衡。 左旋多巴是医治帕金森病的主要药物: (1)左旋多巴胺:(2)美多巴:是左旋多巴200mg和苄丝胼50mg或左旋多巴 100mg和苄丝胼25mg的混合剂,国内多用。有普通型和缓释型两种,不但可以减 少服药次数而且也较稳定。(3)息宁(左旋多巴200mg,卡比多巴50mg),与美 多巴的功效相似,也有普通型和缓释型两种,国外较多用。 虽然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一个重大突破,但长期(一般3-5年)应用时,可 出现 “长期左旋多巴综合征”。(1)发生“剂末现象”,即每一剂药物的疗效。 在服下一剂前出现症状加重,它与服药周期有关,是可预知的。(2)“开-关现 象”,症状加重与缓解的波动,与服药时间无关,不能预知。(3)不自主的异动 症,发生在血浆多巴胺水平最高峰时,或整个药物有效期持续存在。(4)晨僵、 僵住等。
近年在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中曾发现a 共同核素基因的Alα53THr突变。但以后多 次未被证实。

•家 族 遗 传 性
帕金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
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人 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运动 障碍
可以概括为:运动不能:进行随意运动启 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自动运动减少,运动 幅度减少。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缓慢。患者 运动迟缓,随意动作减少,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 现动作困难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 速度均逐渐减弱。有的患者书写时,字越写越小, 称为“小写症”。有些会出现语言困难,声音变 小,音域变窄。吞咽困难,进食饮水时可出现呛 咳。有的患者起身时全身不动,持续数秒至数十 分钟,叫做“冻结发作”。

•年 龄 老 化
帕金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
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人
帕金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 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注意左旋多巴应用过程中的“开-关现象”和“ 剂末现象”,对药物的更换及剂量的调整提供临床 依据。

通常每天吃300~500克的谷类食物,如米、面、 杂粮等。从谷类中主要能得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等营养,并能获取身体所需的能 量。每天大约吃蔬300克的蔬菜或瓜类,1~2只中等 大小的水果。从中获得维生素A、B、C、多种矿物质 和T膳itle食in纤he维re。

•遗 传 易 患 性
帕金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
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人 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用药原则
A
苍白球毁损术
B
丘脑毁损术火罐网
C
深部脑刺激疗法
D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分离型脑起搏器是目前治疗 帕金森综合症最新的方法, 分离 型脑起搏器又称经颅磁电刺激术, 由孙国安教授研究成功,是中国 人自己发明的可在体外充电的脑 起搏器,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论证 和鉴定,给予高度评价,建议临 床推广应用,目前已在威海国安 医院临床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 (TMES)具备经颅磁刺激和经颅 电刺激两大功能。

本病早期应坚持一定的体力活动,主动进行肢体功能 锻炼,四肢各关节做最大范围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以预 防肢体挛缩、关节僵直的发生。晚期病人作被动肢体活动 和肌肉、关节的按摩。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本病老年患者常有免疫功能低下,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宜注 意居室的温度、湿度、通风及采光等。根据季节、气候、天气等 情况增减衣服,决定室外活动的方式、强度。以上措施均能有效 地预防感冒。晚期的卧床病人要按时翻身,做好皮肤护理,以防 止尿便浸渍和褥疮的发生。被动活动肢体,加强肌肉、关节按摩 ,对防止和延缓骨关节的并发症有意义。结合口腔护理,翻身、 叩背,以预防吸入性肺炎和坠积性肺炎。翻身时,应注意有无皮 肤压伤,并防止皮肤擦伤。
站立,稍可步行。 Ⅴ级:帮助起床,限于轮椅生活。

1、在发病早期就开始接受合理治疗的患者,绝 大多数能够延缓病情的发展,病情相对稳定,生活 基本能够自理。
2、虽然治疗,但时常中断的患者,大多不能很 好地控制病情,病情会出现反复及不同程度加重。
3、发展到晚期才开始治疗的患者,病情往往 已很严重,现有的治疗手段对改善病症也很有限, 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残障。
4.金刚烷胺。药效不高,只适用于症状较轻的病人或和多巴胺等合用。副作用 包括幻觉、幻想、体位性低血压等,下肢出现网状青斑和踝部水肿时应停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