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者决策概述

消费者决策概述

后来他们通过调查发现原 来有许多家长认为这种飞 镖玩具的安全性有问题。
第二节 消费者决策的类型
一、扩展型决策
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 不熟悉,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 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时,消 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
特点: 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
并对各种备选产品作广泛而深入的评价、 比较。
二、有限型决策
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 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 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 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 集某些信息,以便在不同的品牌之间作出较为理 想或满意的选择。
特点: 信息搜集主要来自内部,外部信息搜集比较
有限,进入备选范围的产品不多,且只对产品的 某个或少数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三、名义型决策
通常发生在购买介入程度很低的情况下。 类型:(1)忠诚型购买决策
(2)习惯型购买决策(注意二者的区别)
四、三种购买决策类型的比较
主要区别: 1、购买决策所经历的阶段以及个阶段消费者 的介入程度存在差别。 2、不同决策类型下,消费者重复选择同一品 牌的概率不同。 3、不同决策类型下,消费者在信息搜寻上花 的时间存在差异。
1、问题认知是指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与实际 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2、是否采取行动的决定性因素:
(1)理想状态与感知的现实状态之间差距的大 小或强度;
(2)该问题的相对重要性。
3、认时所处的情境 感知的实际状态
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的差距的性质、大小
➢ 消费者市场为何购买?(why) —— 购买目的(objectives)
➢ 消费者市场怎样购买?(how) —— 购买方式(operations)
➢ 消费者市场何时购买?(when) —— 购买时间(occasions)
➢ 消费者市场何地购买?(where) —— 购买地点(outlets)
➢ 消费者市场购买活动由谁参与?(who) —— 购买组织(organizations)
经过重新设计的广告照片改变了拍摄角度,从 司机的肩膀向下拍摄,突出了司机在照片布局中 的中心位置,充分体现了驾驶者的成就感,展示 了司机在照片中的主体地位,司机们看了心里非 常高兴,对该品牌的铲车产生了好感,并将该品 牌的铲车作为自己的首选。
为什么仅仅改变一张照片就取得了如此神奇 的促销效果?
(二)问题认知过程
消费者购买决策
❖ 本章重点: ❖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类型 ❖ 问题认知过程及影响因素 ❖ 信息搜集与处理 ❖ 品牌评价与品牌选择规则 ❖ 消费者的满意与不满
第一节 消费者购买行为概述
一、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7Os)
➢ 消费者市场由谁构成?(who) ——购买者(occupants)
➢ 消费者市场购买什么?(what) —— 购买对象(objects)
试分析促成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的因素。
分析提示: (1)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快速增加; (2)超市中的自选售货方式的普及; (3)商品的同质化现象; (4)媒体广告效果的减退等因素。
2、按照消费者在购买时的介入程度和品牌差异 程度进行划分
(1)复杂的购买行为(高度参与且品牌差异性大) (2)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高度参与且品牌差异性小) (3)习惯性购买行为(低度参与且品牌差异性小) (4)寻求变化的购买行为(低度参与且品牌差异性大)
一般情况下,购买牙膏、数码相机、饼干时消费者 分别会采用哪种购买行为?
三、消费者购买角色
发起者
使用者
购买 决策
影响者
购买者
决策者
小思考
某儿童玩具厂家为在暑期 加大一种玩具的销量,煞 费苦心地在产品上捆绑了 一种时下在小学生中非常 流行的飞镖玩具,以博得 他们的青睐。但结果令他 们非常失望:销售额还不 如上一个月。
第三节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一、认识问题
(一)消费者问题的类型 1、主动型问题: 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能意识到的问题。 2、被动型问题: 消费者尚未意识到或需要在别人提醒后才可能 意识到的问题。
案例分析
有一家铲车公司的销售额一直上不去,于 是请来咨询公司帮助诊断。策划人员经过调查 后发现是产品广告上的照片有些问题。原来购 买铲车的公司在选购产品时一般要先听取司机 的意见,当司机们看到在照片中是那个庞然大 物般的机器正在装载物料,而驾驶室里司机的 形象并不清晰,照片上驾驶室里只能看见一个 很小的而且模糊的影子,于是司机们均不愿意 选择该品牌的铲车。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1、根据消费者的性格进行划分 (1)习惯型购买行为 (2)理智型购买行为 (3)冲动型购买行为 (4)经济型购买行为 (5)想象型购买行为
案例分析
冲动购买行为比例增加
现在,消费者计划购买的商品在购买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越 来越少,而在店内进行决策的非计划购买的比例急速上升。
据美国著名调查机构分析显示,美国消费者在超市的非计 划购买比率为66.1%,在连锁药店的非计划购买比率为 57.4%。据日本权威人士调查表明,日本消费者在超市中 的计划购买比率仅为11%,而非计划购买率却达到89%。 我国学者通过对北京一些大型超市的顾客调查以及中日之 间消费行为的比较分析认为,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经 济发达城市的消费者在超市中的非计划购买率已接近日本 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水平,即非计划购买比率基本接近 80%。
(三)影响问题认知的因素 1、时间 2、环境的改变 3、新产品获取 4、产品消费(相关产品的购买) 5、缺货 6、个体差异(不满意或营销因素)
(四)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
1、一般性问题认知与选择性问题认知 一般性问题认知涉及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
无差距
理想状态超过实际状态 实际状态超过理想状态
满意(无行动)
问题被认知(信息搜寻开始)
对于上图有三点需要注意:
(1)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和现在所处的情境不仅 决定了消费者的理想状 态,也决定了他对实际 状态的认知;
(2)导致问题认知的是 消费者对实际状态的感 知或认识,而非客观的 现实状态;
(3)实际状态超越理想 状态也会激发或导致问 题认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