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使用“录音机”程序录音 编辑声音

使用“录音机”程序录音 编辑声音

使用“录音机”程序录音编辑声音
一、案例背景信息
1.章节: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2.年级:九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宁夏教育厅教研室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共同编著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九年级(下)
4.学时数:1课时(40分钟)
非上机时间15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5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

本学校是一所寄宿制的学校,学生大多来自一些山区和乡下平时对计算机接触很少,虽然以前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但是还是缺乏一定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由此,我尽量用书本当中简单的任务进行教学。

根据任务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同学们问题分析、整体规划与设计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制作声音作品,让他们经历作品制作的全过程,逐步领会利用特定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信息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windows“录音机”工作界面
(2)使用“录音机”程序录制声音。

(3)运用“录音机”程序进行简单的编辑(声音的录入、保存、插入、混合)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录制、评价、编辑声音作品,体会多媒体作品创作的全过程。

(2)通过对自己或他人作品的评价,初步归纳出利用合适软件进行声音录制的基本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声音录制、编辑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新精神。

(2)通过对声音的录制与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正确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体会并遵守与声音录制有关的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这是在学生学习了设置windows的“调音台”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使用“录音机”程序录音、编辑声音的技能,是学生学习“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加工”的重点。

本课内容设计上注重于操作实践,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操作中获取经验,掌握技巧。

素材选用有浓郁宁夏乡土气息的《银川曲》、《花儿》作背景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解决与自己密切联系的学习、生活问题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声音录制、编辑需要具备的软、硬件条件。

(2)声音录制、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3)明确使用适当的软件来表达特定意图的思想。

2.教学难点:
(1)如何录制时间较长的作品
(2)插入、混合声音时插入点的确定。

(3)树立正确与科学的信息技术价值观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中采用教师展示录音作品引入新课,然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中学习新知识。

针对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任务”,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中,设计诗歌“银川曲”作为朗诵任务,把声音录制的原理、方法、技巧等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还用宁夏民歌“花儿”作为编辑素材,将去掉声音、插入声音、添加背景音乐的学习任务通过简单作品制作进行完成。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分析任务,讨论任务,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最后顺利完成任务。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根据本年龄段学生现有的计算机水平,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我在备课准备时录制的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问题的的声音情景,进行抛砖引玉,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自己的声音录入计算机,这以前只是依赖录音机完成的任务,如何用计算机完成呢?这时老师不失时机的布置学习任务,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同时小组中可进行相互交流、合作。

然后展示学生作品,最后由学生对本课的教学进行小结,教师进一步进行总结、反馈。

3.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上机操作
学生上机操作分两部分:第一,在课的开始部分,学生的主要操作任务是体验录制声音;第二部分,随着教学流程的推进,教学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的操作,主要是进行声音的编辑——去掉声音、插入声音、添加背景音乐,完成简单作品制作。

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声音录制、编辑中软件、硬件的使用方法;声音录制、编辑的方法和技巧;使用适当的软件来表达特定意图的思想。

重点突破如何录制时间较长的作品,插入、混合声音时确定插入点的技巧。

(2)课前准备
A、多媒体教室、WINXP操作系统、windows录音机应用软件。

B、同学们上课交流讨论、回答问题的的声音情景。

C、诗歌“银川曲”,宁夏民歌“花儿”。

(3)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新知识。

(4)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评价
学生评价量表姓名:_________
教师评价表
(学生姓名:_________)
(等级为:A.优 B.较好 C.一般 D.待提高)
通过上面的统计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与知识的掌握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