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列车时刻查询决策系统设计

列车时刻查询决策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07年3月6日至2007年3月17日实习地点课程设计题目列车时刻查询决策系统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列车时刻查询决策系统主要功能是:通过列车时刻查询决策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对车站设置、列车类型进行新建和修改,及列车票价的调整;对车次进行增加和维护;用户可以对列车的查询进行站站查询,及车次查询。

在查询当中可以查询到任意车次始发站和终点站两站之间的所有车次,并且可以查询出所要查询的两站之间距离公里数、经过的时间、行驶总时间、票价和车次类型等各种信息。

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基础数据模块:包括车站设置、列车类型、价格调整、退出系统。

管理员可以在车站设置中进行车站的新建和修改;在列车类型中对列车类型进行新建和修改;以及在价格调整中进行列车票价的调整。

2、车次管理模块:包括增加车次、车次维护。

管理员可以对车次进行增加和维护。

3、列车查询模块:包括站站查询、车次查询。

用户可以在此系统中进行站站查询,及车次查询。

指导教师2007 年 3 月 17 日1、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1.1设计目的列车时刻查询决策系统是便民类的系统。

该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有关列车时刻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在计算机普及的信息时代,用电脑软件来查询列车时刻已经替代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方式查询列车时刻,用传统的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时间长、繁琐,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

使用电脑软件进行查询,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查询迅速、方便、清晰、信息存储量大等。

因此有利于人们快速、方便的查找到所需的相关列车时刻信息。

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便民”。

1.1.1设计意义列车时刻查询和决策工作是一项琐碎、繁杂的工作,由于列车时刻在各种节日休假时期经常性的调整,导致列车时刻表必须经常修改,以确保准确无误的向用户及时的提供列车时刻信息。

几十年前的那种传统的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时间长、繁琐,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

在计算机普及的信息时代,使用电脑软件进行查询,使查询更加迅速、方便、清晰。

此列车时刻查询决策系统软件,能帮助人们利用计算机快速方便的查询列车时刻。

本软件集列车基本数据、车次管理、列车查询于一身,目的在于能够使管理人员更加方便快捷的对列车时刻进行更新和管理。

同时使用户更加方便快速的查询列车时刻信息。

此列车时刻查询决策系统使列车时刻信息的查询工作更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

从而在一方面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传统人工管理方式所带来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本软件具有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等优点,所以实现了列车时刻信息查询及管理的自动化。

2、软硬件环境软件环境:Windows XP硬件环境:CPU:inter pentinum®4、主频:2.80G赫兹、内存:256M、40G硬盘开发环境:Windows XP 、Delphi5.0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inter pentinum®4、256MB内存、40G硬盘3、系统设计及开发过程3.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充分了解原系统(手工系统或计算机系统)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

新系统必须充分考虑今后可能的扩充和改变,不能仅仅按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数据库。

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基于需求分析的方法,我从网络中以及经常需要进行列车时刻查询的人群中进行了调查,得出此列车时刻系统的功能包括以下各项:3.1.1基础数据模块此模块包含了车站设置、列车类型、价格调整、退出系统四种功能。

3.1.1.1 车站设置车站包含了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等二十个车站。

3.1.1.2列车类型在列车类型中,包括新增列车类型和修改列车类型两项功能。

列车类型包含了普快、特快、空调快车、空调慢车等信息。

3.1.1.3价格调整在价格调整中,可以对列车票价进行调整。

3.1.1.4退出系统将关闭整个系统。

3.1.2车次管理模块此模块包含了增加车次、车次维护两种功能。

车次包含了T522、K67、4491、4444、4441等二十个车次。

3.1.2.1增加车次在增加车次中,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车次。

3.1.2.2维护车次对表中列车的各项信息进行维护。

3.1.2列车查询模块此模块包含了站站查询、车次查询两种功能。

3.1.2.1站站查询输入始发站和终点站系统将显示符合条件的所有车次,以及车辆类型、到站时间、发站时间、里程、总共时间等数据。

3.1.2.2车次查询输入车次系统将显示符合条件的车次,以及车辆类型、始发站、终点站、到站时间、发站时间、里程、总共时间等数据。

3.2数据库分析3.2.1数据库概念设计(E-R图)1、记录各次列车的各种价位2、记录列车的相关信息3、记录各次列车的运行区间4、记录列车类型的基础数据表5、记录各车站的基础数据表6、数据库ER图3.2.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模式的属性,实体的标识符即为关系模式的键。

联系类型的转换,根据不同情况做不同的处理:1、记录各次列车的各种价位2、记录列车的相关信息3、记录各次列车的运行区间4、记录列车类型的基础数据表5、记录各车站的基础数据表6、关系图①TrainBase.TrainID与TrainPrice.TrainID相关联,以通过列车编号找到在表TrainPrice中的相关列车价格的信息,它们是一对一的关系。

②TrainBase.TrainID与TrainSiteInfo.TrainID相关联,以通过列车编号找到在表TrainSiteInfo 中的相关列车运行区间的信息,它们是一对一的关系。

③TrainSiteInfo.SiteID与SiteBase.ID相关联,以通过车站ID找到车站的名称,它们是多对一的关系。

④TrainBase.TypeID与TypeBase.TypeID相关联,以通过列车类型ID找到列车类型名称,它们是多对一的关系。

⑤SiteBase.ID与TrainBase.StartSiteID、EndSiteID相关联,以通过车站ID找到车站的名称,它们是一对多的关系。

根据以上转换规则可得列车时刻查询决策系统的结构模式为:A. 列车票价位信息(列车编号、硬座、软座、硬卧、软卧)主码:列车编号B.列车基本信息(列车编号、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发时、到时、车辆类型号、里程、所经路程总时间)主码:列车编号外码:车辆类型号、始发站、终点站C.列车运行区间信息(列车编号、车站编号、到时、发时、里程)主码:列车编号外码:车站编号D.列车类型信息(车辆类型号、车辆类型)主码:车辆类型号E.车站信息(车站编号、车辆类型)主码:车站编号3.2.3数据库物理设计外键:StartSiteID、EndSiteID、TypeID外键:SiteID3.3概要设计图3.3.1 功能模块图3.3.1基础数据3.3.1.1车站设置系统管理员对站点进行增加和修改,操作完毕后进行保存,若保存成功,弹出对话框提示保存成功。

3.3.1.2列车类型系统管理员对列车类型进行增加和修改,操作完毕后进行保存,若保存成功,弹出对话框提示保存成功。

3.3.1.3价格调整系统管理员对价格进行修改,弹出对话框提示修改成功。

3.3.1.4退出系统退出系统3.3.2车次管理3.3.2.1增加车次系统管理员对车次进行增加和修改,操作完毕后进行保存,若保存成功,弹出对话框提示保存成功。

3.3.2.2车次维护系统管理员对车次进行维护。

3.3.3列车查询3.3.3.1站站查询用户在界面中填入所要查找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系统显示符合条件的所有车次,以及本车次的详细信息,如:车次、车辆类型、到站时间、发站时间、里程、总共时间等数据。

3.3.3.2车次查询用户在界面中填入所要查找的车次,系统显示符合条件的车次,以及本车次的详细信息,如:车次、车辆类型、到站时间、发站时间、里程、总共时间等数据。

3.4详细设计此软件开发语言为Delphi5,利用ADO进行数据库连接。

主要使用ADOCommand、ADOQuery、DateSource控件进行数据库连接。

ADOQuery用来进行程序中需要的数据库查询。

将DateSource的Dataset属性设置为相应的ADOQuery,存放ADOQuery查询出来的结果。

此软件开发语言为VC++,利用ADO进行数据库连接。

因为本系统使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所以,首先要进行数据源HRMIS的注册。

在StdAfx.h中加入afxdb.h引入数据类。

ODBC 是一种使用SQL 的程序设计接口。

使用ODBC 让应用程序的编写者避免了与数据源相联的复杂性。

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大多数DBMS 厂商们的广泛支持。

Microsoft Developer Studio 为大多数标准的数据库格式提供了32 位ODBC 驱动器。

这些标准数据格式包括有:SQL Server、Access、Paradox、dBase、FoxPro、Excel、Oracle 以及Microsoft Text。

如果用户希望使用其他数据格式,用户需要相应的ODBC 驱动器及DBMS。

用户使用自己的DBMS 数据库管理功能生成新的数据库模式后,就可以使用ODBC 来登录数据源。

Visual C++ 的MFC 基类库定义了几个数据库类。

在利用ODBC 编程时,经常要使用到CDatabase(数据库类),CRecordSet( 记录集类) 和CRecordView( 可视记录集类)。

其中: CDatabase 类对象提供了对数据源的连接,通过它你可以对数据源进行操作。

CRecordSet 类对象提供了从数据源中提取出的记录集。

CRecordSet 对象通常用于两种形式:动态行集(dynasets)和快照集(snapshots)。

动态行集能保持与其他用户所做的更改保持同步。

快照集则是数据的一个静态视图。

每一种形式在记录集被打开时都提供一组记录,所不同的是,当你在一个动态行集里滚动到一条记录时,由其他用户或是你应用程序中的其他记录集对该记录所做的更改会相应地显示出来。

采用断开连接的方式访问数据库,即,当用户提交申请时,连接数据库,把数据库相应内容读到本地内存,然后断开连接,当用户修改好记录之后,再打开连接,提交数据。

3.4.1数据库连接设计对每个对话框的类加入一个CDatabase类的对象作为变量用于连接数据源。

在对话框构造函数中建立与数据源HRMIS的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