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自测题第3章

语言学概论自测题第3章

一、填空
1、(音素)是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浯音单位。

2.国际音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通常把它放在方括号中,与一般字母区别开来。

3.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具有(音质(音色))、(音高)、(音重(音强))和(音长)四个要素。

汉语的音调就是由音高的变化引起的。

4.人类发音器官分分为(动力站(肺))、(发音体(声带和喉头))、(共鸣腔(鼻腔、咽腔和口腔))三大部分。

(共鸣腔)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许多不同的因素就是这一部分的变化形成的。

5.音素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其区别的根本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是否受到阻碍。

6.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例如/A/是(舌位低)、(舌位央)、(展唇)。

7.辅音的发音特征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决定的。

例如“/p/”的发音部位是双唇.发音方法是清塞音,不送气。

8.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就是(音位)。

9.音位变体可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

例如汉语某些方言的“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就是自由变体。

10.汉语音节可分(声)、(韵)、(调)三部分。

其中(韵母)又可分(韵头)、韵腹和(韵尾)。

11.“四呼”是指(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12.人们在说话时,常常把[toufu](豆腐)说成[touf),这种音变现象叫(脱落)。

二、单项选择题
1,音位是从——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D
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
2.音素i和y的差别是由——的差别形成的。

D
A音高B.音重C.音长D.音质
3.[p]、[t]、[k)都是——。

A
A.塞音
B.擦音C.塞擦音D.边音
4.[p‘]、[t‘]、[k‘]三个音素的区别是——C
A.发音部位B.发音方法C.送气与否D.清浊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C
A.上齿B.上腭C.舌D.下齿
6.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是— B
A.声带振动与否
B.是否均衡紧张
C.时间延续久暂
D.气流是否受阻
7.元音/o/具有下列发音特征中的B
A.不圆唇高元音B.圆唇高元音C.低元音D.前元音
8.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没有发音部位B
A.双唇B.齿间C.唇齿D.舌面前
9.与国际音标[xJ相对应的汉语音素是D
A.y B.k C.q D.h
10.按“四呼”来给汉语音节中的韵母归类,ong属AX
A.开口呼E.齐齿呼C.合口呼D.撮口呼,
三、辨别正误(10分,每小题1分)
1.音素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X)
2.国际音标中有些符号由两个字母组成。

(V)
3.不同的元音音素是因为舌位的高低形成的.(X)
4.声母和韵母是音素的两个类别。

( X )
5.元音/i/和/u/的区别主要是舌位前后不同。

( x )
6.[a]、IA]、[ )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

(V)
7,在汉语普通话中,音位/k x/不能同齐齿呼、撮口呼组合( V )
8.[g]和[kJ在汉语普通话中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 X )
9.非音质音位同样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 V)
10.音/t t‘ n l/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可以形成一个聚合群。

(V)
四、名词解释
1.音质
音质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

不同音质的声音是因为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不同。

不同音质的语音是因为声带振动不振动,碰到的阻碍用什么方法克服,口腔鼻腔咽腔是如何调节的。

2.元音
声带产生的声音毫无阻碍的通过声道,这种声音就叫元音。

3.送气
辅音在除阻的时候通过的气流比较强。

4.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下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5.区别特征
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区别特征。

五、分析题
1.指出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
a 前、低、展唇
A 中、低、展唇
O 后、高、圆唇
y 前、高、圆唇
p 清、塞、不送气、唇
b 浊、塞、不送气、唇
d 浊、塞、不送气、舌尖
t‘ 清、塞、送气、舌尖
2.根据描写,指出音素(6分,每小题1分)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e/ )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 / )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 y/ ) ’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 )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 / )
舌面前、清擦音( /s/ )
3.指出汉语普通话中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
k—k‘( 不送气/送气)
i—y( 展唇/圆唇)
u一o( 高/半高)
y—u( 前/后)
s— ( 舌前尖/舌面前)
一( 清/浊)
六、问答题
1.人类发音器官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站(肺))、(发音体(声带和喉头))、(共鸣腔(鼻腔、咽腔和口腔))三大部分。

肺是发音的原动力,声带是发音体,共鸣腔的调节形成了不同音质的声音。

2.音高和音重在汉语中是否区别意义?举例说明。

在汉语中音高(声调)有辨义作用。

如ba ba ba ba 分别表示“ 八、拔、把、爸”。

音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以汉语为例,“我在这儿看书”,如重音落在“这儿”,是回答“你在哪儿?”的。

如重音落在“看书”,则是回答“你在干吗?”
3.元音和辅音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元音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气流比较弱;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紧张均衡。

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分受到一定阻碍;气流比较强;阻碍部分肌肉特别紧张。

4.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

经替换后能改变词义的音素,他们的关系叫对立关系,这些音素构成不同的音位。

有条件的替换且不改变词义的音素,他们的关系叫互补关系。

5.举例说明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汉语的音节可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

如“广”的发音是guang, 其中g是声母,uang是韵母,535是声调;韵母中u 是韵头,a 是韵腹,ng 是韵尾。

(声调可以写成55,声调可以写成35,声调可以写成535,声调可以写成51。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