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四)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d )。
a. 个体工商户b. 个人独资企业c. 合伙企业d. 非居民企业2.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各项属于非居民企业的是( c )。
a. 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b. 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但收入全部来源于境外的企业c. 依法在中国境外成立,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d. 依法在中国境外成立,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也没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3.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项目中不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有( d )。
a. 企业销售自产的商品时,商品的成本b. 企业转让资产时,资产的净值c. 企业转让投资时,投资的成本d. 企业对外投资时,投资资产的成本4.某企业2008年度境内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在全年已预缴税款50万元,来源于境外某国税前所得100万元,境外实纳税款20万元,该企业当年汇算清缴应补(退)的税款为(c )。
a. 10万元b. 12万元c. 5万元d. 79万元5.某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亏损65万元,2007年度亏损15万元,2008年度盈利200万元,2008年该企业应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为( a )万元。
a. 18b. 24c. 30d. 406.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收入中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d )。
a. 国债利息收入b.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c.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d.接受某企业捐赠的一台机器设备7.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处理不正确的有(d )。
a.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调整b. 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c. 企业不提供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资料,或者提供虚假、不完整资料,未能真实反映其关联业务往来情况的,税务机关有权依法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d. 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8、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按负担所得的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的是(d )a.销售货物所得b.权益性投资所得c.动产转让所得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9、下列各项中,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可计提折旧的生物资产是(a )a.经济林b.防风固沙林c.用材林d.存栏待售特为牲畜10.下列项目不能扣减收入总额的是(a )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说法符合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的是(abcd )。
a.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b.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c.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其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所得都要缴纳企业所得税d.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其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中与其设立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要缴纳企业所得税e.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只就其中国境内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2.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在税前扣除的有(abcd )。
a. 未投入使用的机器、设备b. 未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物c.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d.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e. 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3.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于下列项目不得计算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的有(bce )。
a.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b.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c.自创商誉d.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e.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4.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以下收入中属于免税收入的是(ab )。
a.国债利息收入b.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权益性投资收益c.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权益性投资收益d.非营利组织的收入e.提供劳务收入5.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有(abcd)。
a.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项目的所得b.从事符合条件的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c.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d.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e.接受非货币资产捐赠收入6.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e)。
a.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可以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赢利b.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c.对非居民企业的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无法履行扣缴义务的,由纳税人在所得发生地缴纳d.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但不能缩短折旧年限e.新税收优惠体系为“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7、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判定居民企业的标准有(ad )a.登记注册地标准b.所得来源地标准c.经营行为实际发生地标准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8、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中国境内取得的下列所得,应按收入全额计算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有(acd)a.股息b.转让财产所得c.租金d.特许权使用费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并简要说明理由1.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一种手段。
(√)2.企业收入总额中的财产转让收入,是指企业有偿转让各类财产取得的收入,包括转让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收入,不包括转让固定资产收入。
(×)3.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不计入收入总额,可以转作资本公积。
(×)4.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照实际发生数从收入总额中扣除。
(√)5.建造、购进的固定资产在尚未竣工决算投产前的借款利息支出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
(√)6.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7.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的12%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8.纳税人按国家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险费,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
(√)9.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是扣除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中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10.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减免税优惠措施,对一个企业可能会有减免税政策交叉的情况,在具体执行时可两项或几项优惠政策叠加执行。
(×)11.应纳税所得与会计利润是一致的,因此交纳企业所得税时只需依据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即可。
(×)四、综合题1、某内资企业2007年9月在深圳市区依法设立,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2008年度有关经营情况如下:(1)2008年12月购进一台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其中一台支付设备价款12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0.4万元。
(2)全年外购原材料共计金额900万元,取得税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153万元,并通过主管税务机关认证,支付购进原材料的运输费用共计30万元,并取得运输发票。
(3)与乙企业约定购买乙企业土地使用权,合同约定乙企业应于2008年1月份交付1200平方米的土地。
除此之外,经有关部门批准,企业在2007年9月份设立时有征用非耕地6000平方米。
乙企业原使用土地所处地段的年税额为4元/平方米,企业征用土地所处地段的年税额为2元/平方米。
企业尚未进行2008年账务处理及税务处理。
(4)全年销售产品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收入2800万元,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收入351万元。
(5)产品销售成本1500万元。
(6)发生销售费用560万元,其中广告费和宣传费500万元。
(7)发生财务费用200万元,其中企业于2007年10月因某项工程专门借款300万元,合同约定的利率为6%,年底工程尚未完工。
(8)发生管理费用593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25万元、支付给关联企业管理费9万元,企业外购的自创商誉支出400万元,计提用于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29万元。
(9)营业外支出反映业务:通过红十字会向某灾区捐资30万元;由于管理不善,产品被盗,损失的产品生产成本50万元,经测算,产品成本中外购原材料的比重占60%,外购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
(10)已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实发工资总额500万元,并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了福利费105万元,上缴工会经费10万元并取得《工会经费专用拨缴款收据》,职工教育经费支出20万元。
(11)投资收益共计54万元,其中2007年1月份企业以货币资金100万元购买境内一非上市公司10%的股权,2008年5月被投资方作出分红40万元的利润分配决定,并于8月份通过转账支票到账;国债利息收入50万元。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每问均为共计金额:(1)计算该企业2008年度共计应缴纳的流转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2)计算该企业2008年度共计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3)计算该企业2008年应税收入总额。
(4)计算该企业2008年所得税前准许扣除的销售费用。
(5)计算该企业2008年所得税前准许扣除的财务费用。
(6)计算该企业2008年所得税前准许扣除的管理费用(包括土地使用税)。
(7)计算该企业2008年企业会计利润总额。
(8)计算该企业2008年所得税前准予扣除的营业外支出。
(9)计算该企业2008年工资及三项经费纳税调增金额(10)计算该企业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
(11)计算该企业2008年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答:(1)销项税额=2800×17%+351÷(1+17%)×17%=527(万元)本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53+30×7%-50×60%×17%=150(万元)2008年度应缴纳的增值税=527-150=377(万元)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377×(7%+3%)=37.7(万元)应缴纳的流转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合计=377+37.7=414.7(万元)(2)2008年度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1200×4×11÷12+6000×2=16400(元)=1.64(万元)(3)2008年应税收入总额=2800+351÷(1+17%)=3100(万元)「提示」国债利息收入50万元;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40×10%=4(万元),均是免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