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胺和抗组胺药
舒张
组胺受体激动药
倍他斯丁
1.激动H1受体,扩张血管。扩张椎动脉作用明显,松弛内耳毛细血管,增加内耳血流量,消除内耳性眩晕和耳鸣。
2.用于:内耳眩晕症、耳鸣、及脑动脉硬化。
第二节抗组胺药
一、H1受体阻断药
常用H1受体阻断药有: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西替利嗪、赛庚啶、特非那定等。
【作用】
4.拮抗镁离子:解救镁盐中毒。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1.钙盐刺激性强,不宜皮下注射。
2.钙盐静注时,可引起全身发热感,并兴奋心脏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故速度宜慢。
教案末页
教学
小结
1.组胺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2.H1受体阻断药作用特点、应用和不良反应
3.钙剂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思考题
组胺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受体
效应器官
效应
阻断药
H1
支气管、胃肠、子宫
收缩
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
皮肤血管
扩张、通透性增加
心房肌、房室结
收缩增强,传导减慢
H2
胃壁细胞
胃酸分泌增多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血管
扩张
心室肌、窦房结
收缩增强,心率加快
H3
中枢与外周神经末梢
调节组胺合成释放
硫丙咪胺
支气管、胃肠道
1.抗过敏作用:阻断H1受体,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和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对抗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部分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产生抗过敏作用。
2.中枢抑制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催眠和防晕止吐作用。镇静、催眠作用以苯海拉明和异丙嗪最强,氯苯那敏、赛庚啶等为中等;防晕止吐作用以美可洛嗪、苯海拉明和异丙嗪较强。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无中枢抑制作用。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药理学
专业班级
护理班
授课教师
顾晓燕
授课类型
讲授
学时
1
章节题目
第三十一章组胺和抗组胺药药
目的
与
要求
1.理解组胺受体的分类、分布及效应
2.掌握抗组胺药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3.理解H1受体阻断药作用特点、应用和不良反应
4.理解钙剂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H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难点:
1.组胺受体的类型、分布及效应。
2.钙剂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方法
与手段
讲授
使用教材
及参考书
《药理学》主编:弥曼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理学学习指导及实验教程》主编:谭安雄世界图书出版社
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第三十章组胺和抗组胺药
抗过敏药又称抗变态反应药,系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一类药物。它包括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组胺受体阻断药、钙盐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等。
3.其他作用:防晕止吐;有较弱的M受体阻断作用、局麻作用和奎尼丁样作用。
【临床应用】
1.变态反应性疾病:对麻疹、花粉病、过敏性鼻炎等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疗效较好;对昆虫咬伤所致的皮肤痒和水肿有良效;对药疹和接触性皮炎也有一定疗效;对支气管哮喘效果较差,对过敏性休克几乎无效。也用于防治输血、输液反应。
或
作业题
1.常用H1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有哪些?
2.H1受体阻断药有哪些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
后记
重点讨论H1阻断药的作用用途及注意事项
二、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
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第三节钙剂
临床常用的钙剂有葡萄糖酸钙、氯化钙、乳酸钙
【作用和临床用途】
1.抗过敏:治疗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
2.促进骨骼的生长和维持骨骼的硬度:防治佝偻病和软骨病。
3.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治疗小儿抽搐及防治低钙抽搐。
第一节组胺
组胺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的自由活性物质,哺乳动物以心脏、皮肤、肠粘膜、肺脏含量较高。组胺在体内主要以结合型(无活性)贮存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颗粒中,当组织损伤、炎症、变态反应及神经刺激时,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则发生脱颗粒而释放组胺。释放出来的组胺激动靶细胞上的组胺受体,产生多种生理及病理效应。
2.晕动症及呕吐:苯海拉明和异丙嗪对晕车、晕船、妊娠呕吐有良效。
3.失眠症:苯海拉明和异丙嗪用于失眠,对变态反应疾病所致失眠效更好。
4.其他:异丙嗪可与氯丙嗪、哌替啶等组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
【不良反应】常,以防意外。特非那定和阿司咪唑过量可引起心律失常。美克洛嗪等可致动物畸胎,故妊早期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