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的合理应用
•
羟嗪止痒效果好,对寒冷性、胆碱 能性荨麻疹及皮肤瘙痒症的效果较好。 • 桂利嗪有抗5 桂利嗪有抗5-羟色胺等多种介质, 有明显松弛平滑肌和扩血管作用,可改 善脑循环。 • 塞庚定对寒冷性荨麻疹效果较好。
•
酮替芬对寒冷性荨麻疹效果也较好, 对色素性荨麻疹能缓解症状。 • 苯噻啶对血管性水肿效果好,毒性小, 可长期服用,也可用于皮肤划痕症,其抗5 可长期服用,也可用于皮肤划痕症,其抗5羟色胺作用还可用于治疗红斑性肢痛病。 • 西替利嗪是目前唯一能抗嗜酸粒细胞 的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 的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
• (3) 从抗组胺的不良反应选择用药;
应用无心脏不良反应的药物,如 不用特非那定,慎用阿司咪唑、苯海 拉明等。特别是不应与红霉素、克拉 霉素、交沙霉素、伊曲康唑等多种药 物合用,因其降低了抗组胺的代谢, 物合用,因其降低了抗组胺的代谢, 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尤其是出 现尖端扭转。
•
对于老年人。应用无抗胆碱作用的药 物,如苯海拉明、赛庚定、异丙嗪及等, 物,如苯海拉明、赛庚定、异丙嗪及等, 因其可产生排尿不畅、眼压增高、便秘等。 可选用酮替芬、桂利嗪、氯雷他定、皿治 林等。儿童宜使用对中枢系统作用轻,不 良反应少,服药方便的糖浆类较好。如可 用曲普利啶,氯苯那敏,酮替芬等。
短效/ 短效/速效
无
肾
曲普利啶
轻微
美喹他嗪 调节迷走 紧张性 低镇静 较显著 肝肾 咪唑斯汀 长效/双重 长效/ 抗过敏 无 肝
无
无
无
二 抗组胺药的心脏不良反应及其防范 近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近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告诫医师和患者,服用过量特非那定 告诫医师和患者,服用过量特非那定 和阿司米唑会产生一种典型的室性心 律失常,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 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值延长〉 440ms, 440ms,突然死亡的危险大大增加。
• (4) 注意药物的代谢途径,药物特性
和患者条件;如肝脏不好应选从肾脏代 谢的药,肾脏不好应选从肝脏代谢的药。 老年人清除缓慢,以原型从肾脏排泄的 药物应慎用,如西替利嗪,阿伐斯汀等。
• (5)对于非组胺引起的皮肤病,抗组胺
药一般无效,并增加不良反应。对于皮 炎、湿疹等皮肤病从止痒角度,可选用 一代抗组胺药或具有抗炎作用的皿治林。
赛庚啶
H1
++
++
++
有中枢抑制及抗胆碱不良反应。 有中枢抑制及抗胆碱不良反应。 有抗5 羟色胺作用, 有抗5-羟色胺作用, 可用于红斑肢痛病。 可用于红斑肢痛病。 中枢抑制,抗胆碱,光敏感。 中枢抑制,抗胆碱,光敏感。
苯噻啶
H1
+
+
+
异丙嗪
H1
++
++
++
酮替芬
H1/阻 介
+
+
比较安全,能使支气管解痉, 比较安全,能使支气管解痉, 预防哮喘。 预防哮喘。
(3) 中枢作用;包括镇静,止吐及抗 震颤麻痹作用。 (4) 胃肠作用;使唾液,胃液分泌减 少,可产生恶心,呕吐,便秘。 (5)血液系统;可致粒细胞减少,溶 血性贫血等。 (6) 降温作用。 (7)促进食欲;长期使用后有促进食欲 (7)促进食欲;长期使用后有促进食欲 和体重增加的倾向。
(8) 抗胆碱作用,有类似阿托品样反 应。 (9)致敏作用,包括光敏反应。 (10)抗5-羟色胺作用。 10)抗5 (1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可使血 1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可使血 压下降。 (12)局麻作用,有一定的止痛,止痒 12)局麻作用,有一定的止痛,止痒 作用。
•
VC、B1、B2, VC、B1、B2,安替匹林、水杨酸 钠、精氨酸、半光氨酸等均有抗组胺作 用,与之连用可增加效果。 • 多塞平有抗H1和H2受体作用,对特 多塞平有抗H1和H2受体作用,对特 发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酮替芬,羟嗪、 塞庚定。但多塞平不能与单胺氧化酶抑 制剂合用,也不宜与其他抗组胺药合用。
3.抗组胺药的使用原则 3.抗组胺药的使用原则
应遵循有效,安全,经济的原则
(1)根据临床疾病的特点选择用药; 如白天宜用新型的无嗜睡作用的药 物,睡前服用传统的抗组胺药,使 夜间睡眠良好,利于止痒。 (2)以药代动力学指导合理用药; 不同类型新型抗组胺药的联用,即 起效快的和起效慢的药物联合应用。
5 药物的特色及注意事项
抗组胺药禁用于昏迷状态或已服 用大量中枢系统抑制剂者及青光眼, 或对抗组胺药过敏者。 司机,危险性高空作业,从事 注意力高度集中职业也应慎重选择用 药。 抗组胺药可有交叉过敏。 抗组胺药可有致畸作用。
•
抗组胺药长期应用可有成瘾性,耐 药性和中毒机会。 • 异丙嗪等药物有光敏作用。 • 不单用H2受体阻断剂,如单用西米 不单用H2受体阻断剂,如单用西米 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使慢性荨麻疹 病情加重。
抗组胺药的合理应用
•
能够有效缓解或阻止组胺引起的各 种临床症状的药物称为抗组胺药。 • 目前研制的抗组胺药达100多种, 目前研制的抗组胺药达100多种, 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有20多种。传统的 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有20多种。传统的 抗组胺因不良反应和疗效欠佳而逐渐由 新 一代抗组胺(第二代)所替代。
还有许多抗组胺药 心脏作用尚不明确。
•
近年来有关第二代抗组胺对心脏毒 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较为深入,尤其是从 体内外电生理角度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第二代抗组胺的心脏毒性主要与阻断心 肌细胞膜的钾离子通道有关。
•
造成不同抗组胺药对心脏钾通道抑 制作用有显著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可 能包括;某些药物含有二芳香烷基胺结 构,后者有直接抑制钾通道作用;另有 些药物能渗入细胞内,并与细胞内钾离 子通道有高度亲和力,如特非拉定和阿 司咪唑等。
一、抗组胺药的选用与注意事项
1.抗组胺药的分类 1.抗组胺药的分类
根据药物和组胺受体结合的种类 H1受体阻断剂 H1受体阻断剂 H2受体阻断剂 H2受体阻断剂 近来报道了H3受体及阻断剂 近来报道了H3受体及阻断剂
•
按药物能否透过血脑屏障,对中枢 神经有无抑制,是否产生困倦,嗜睡等 反应又可分为镇静类和非镇静类。
•
皿治林是目前唯一治疗剂量下具有抗 组胺和抗过敏性炎症双重作用的新型抗过 敏药,它能同时治疗速发相和迟发相病变, 控制过敏全过程。因此使用范围较广,除 用于荨麻疹等疾病外,还可辅助用于药疹、 湿疹及皮炎类。
6 可增强抗组胺疗效的药物
利血平有抗5 利血平有抗5-羟色胺的作用。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也有一定抗过敏和 止痒作用,联合用药对老年瘙痒症治疗效果 尚好。 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作用与抗 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作用与抗 组胺药无关,但可使毛细血管壁致密,降低 其通透性使过敏反应所致的炎症和水肿减轻。 安络血,氨基乙酸,肾上腺素,维生素 K,氯喹,氨茶碱,左旋米唑,氨苯砜,雷公 藤等都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增强抗组胺 药物的作用。
多塞平
H1 H2
++
++
+
中枢抑制, 中枢抑制,抗胆碱不宜 与其他抗组胺药合用。 与其他抗组胺药合用。
8 新型抗组胺药应用一览表
肝 特非那定 速效 肝 氯雷他定 速效 无 肝(部分) 轻微 无 (原型) 低镇静 无 (原型) 短效/ 短效/低毒 低镇静 无 无 无 无 有
阿伐斯汀
•
另有一些药物的作用不在于竞争的与 组胺受体结合,而是阻止组胺的释放,称 为组胺阻滞剂,如酮替芬,曲尼司特,扎 普司特等,皿治林也有此作用。 普司特等,皿治林也有此作用。
2 抗组胺药的作用
(1)抗组胺药的基本结构都是与组胺 相同的乙胺基核( CH2 CH2 相同的乙胺基核 ( X-CH2-CH2-N), 其机制是竞争性地拮抗组胺, 其机制是竞争性地拮抗组胺 , 与组胺 受体结合, 受体结合 , 阻断组胺引起的一系列生 物学效应。 物学效应 。 因此抗组胺药是针对 I 型 变态反应的药物, 主要用于荨麻疹 、 变态反应的药物 , 主要用于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 过敏性休克 、 血管性水肿 ,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鼻 炎及过敏性哮喘。 炎及过敏性哮喘 。 与组胺无关的过敏 性疾病一般无效。 性疾病一般无效。
近年临床药理学工作者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 工作,有人将抗组胺药对心脏作用分为三类。 A组:药物在其抗组胺浓度时即有心脏作用, 有特非那定,阿司米唑,苯海拉明,羟嗪等。 B组:药物在高于其抗组胺浓度时才有心脏 作用,有氯苯那敏,塞庚定,依巴斯汀,异 丙嗪,美吡拉敏等。 C组:药物没有心脏作用,有阿伐斯汀,西 替利嗪,氯雷他定,美喹他嗪,酮替芬,氯 马斯汀等。
•
目前尚无确切方法来确定抗组胺 药引起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这是因 为抗组胺药引起心脏毒性常有伴随因素 或相关因素。
1 增加抗组胺药心脏
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①合用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的药物, ①合用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的药物, 如大环内酯类和咪唑类(红霉素,氟康唑, 酮康唑等)。 ②患肝脏疾病。 ③饮料,如葡萄柚汁,橘子。 ④能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 如奎尼丁,胺碘酮,利多氟嗪以及三环类抗 抑郁剂。 ⑤先天性Q ⑤先天性Q-T间期延长。 ⑥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等。 ⑦有心脏病,心律失常。 ⑧酗酒。 ⑨服用利尿剂。 ⑩腹泻及其他肠道疾病。
4 抗组胺药的联合应用
•
用药的方式,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 应从药物的相互作用指导联合用药。不同 应从药物的相互作用指导联合用药。不同 类传统药物的联用,可减少用药剂量,减 轻不良反应,可从多个环节控制症状,提 高疗效。
(1)H1和H2受体阻断剂的联用。 H1和H2受体阻断剂的联用。 (2)抗组胺药与糖皮质激素联用。 (3)抗组胺药与抗其它炎症介质药物 联用。 (4)注射剂与口服剂联用。 (5)更换品种;对长期同时使用2种 更换品种;对长期同时使用2 以上同类药物疗效难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