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管理
第五章 旅游目的地管理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及分类
【思考判断】下列哪些是旅游目的地?
济南的红叶谷、趵突泉、香港迪斯尼乐园、 山东、夏威夷、中国、马尔代夫、亚太地区
一、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一)概念
旅游目的地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对 旅游客源市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为基 础,以一定的行政管理为依托,形成旅游业 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协调 发展并能实现旅游者最终目的的区域。
2.按旅游活动的目的不同
观光旅游目的地是指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风景名 胜和人文古迹等资源性质和特点适合于开展观光旅 游活动的特定区域。 度假旅游目的地包括海滨度假目的地、山地温泉度 假目的地、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等类型。只要是指 那些旅游资源性质和特点能够满足旅游者度假、休 闲和休养需要的旅游目的地。 专项旅游目的地是指为满足特殊旅游需求(如探险、 修学、购物和专项研究等)而提供产品服务的旅游 目的地。
4景区型旅游目的地
景区型旅游目的地是旅游目的地的最小单位, 但不等于说所有的旅游景区都能构成旅游目 的地。 此类旅游目的地对一定规模的旅游客源市场 具有专门吸引能力,以大型旅游区为核心, 围绕其形成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 旅行社、旅游管理等配套要素集群,能够为 旅游者提供系统完备旅游服务。
旅游目的地把旅游的所有要素,包括需求、交通、 供给、管理和市场营销都集中于一个有效的框架内, 可以被看作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服务和设施中心, 即旅游目的地是旅游活动的中心。
基本要素 活动地点 文化设施 音乐厅 电影院 展览馆 博物馆与艺术长廊 剧院 运动设施 室内的和室外的 娱乐设施 赌博游戏厅 娱乐场 节日 夜总会 有组织的活动 次级要素 酒店与饮食设施 商业中心 购物设施 附加要素 交通便利与停车设施 旅游设施:信息中心、路标、向导、地图和宣传单 休闲环境 物理特性 古代纪念碑和雕像 教堂建筑 海港 历史传承下来的街区模式 有趣的建筑物 公园和绿色地带 水域、运河与河流 社会文化特征 民间传说 亲和力 语言 繁华和气氛 当地习俗与服装 安全
4.按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和发育程度不 同
成长型旅游目的地是指目的地发展处于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的介 入阶段、探索阶段以及发展阶段,旅游人次显著增长,旅游业处于快速 发展之中的旅游目的地。 成熟型旅游目的地为处于旅游生命周期的稳定阶段或停滞阶段,旅游人 次增长缓慢,旅游目的地发展处于相对稳定局面的旅游目的地。
(二)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概念
旅游目的地
旅游过境地
旅游客源地
旅游目的地就是吸引旅游者在此作短暂停留、 参观游览的地方。 旅游客源地是指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能 力,能够向旅游地提供一定数量旅游者的地 区。旅游客源地是与旅游目的地相对应的概 念,即旅游者产生的地方。 旅游过境地是指在长线旅游产品中,旅游者 在达到或离开主要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所经 紧凑型目的地:空间位置相近、具有同等吸 引力且能满足互补性目的的旅游目的地或景 区之间容易通过产品纽带形成互相依赖的紧 凑型目的地关系。如华北旅游区。 松散型目的地:产品关联相对弱一些的旅游 目的地或景区之间则可以通过市场联盟形成 相对松散型的市场关系,共同实现旅游市场 的开发目标。 如西北地区。
3.按旅游目的地构成形态不同
板块性旅游目的地是指旅游吸引物相对集中,所有 的旅游活动都是以该核心区域的服务设施和旅游服 务体系为依托,并以这个核心区域为中心向周边辐 射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特定区域。如陕西就属于此 类型旅游目的地。 点线性旅游目的地都是以观光旅游为主导。是指旅 游吸引物分散于一个较大的地理空间区域内,在不 同的空间点上各个吸引物之间的吸引力是相对均衡, 没有明显的中心吸引点的区域。威海就属此类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的创建与发展
一、旅游目的地的创建
图:旅游目的地资源、开发与景点之间的关系
(一)、旅游目的地的基本要素
1.吸引物(Attractions)。是吸引旅游者从客源地 到目的地的直接的基本吸引力,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旅游 景区(点)是“第一产品(Primary Products)”。 自然环境中的特殊景观;人工建造的建筑物和景观,其 设计意图并不是为了吸引游客,但是时间的积淀令其充 满魅力,如教堂;专为吸引游客而设计建造的人工建筑 物和景观,如主题公园;特殊的活动,等等。 2.服务要素:即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具体包括: 康乐设施(Amenities),如住宿设施、餐饮业、娱乐设 施、零售业和其他服务设施;进入设施(Access),如 交通网络或基础设施。对潜在的市场具有合理的可进人 性
旅游目的地的基本要素
5.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既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服务要素的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旅游目 的地的发展条件,这其中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 排污系统、道路系统等公用设施,医院、银行、治 安管理等机构以及当地居民的友好态度等将构成 “附加产品(Additional Products)”
旅游目的地的基本要素
3.管理要素:如地方旅游组织。一些重要的“无形” 要素,例如“亲和力”和“气氛”,都有助于目的 地形成良好的氛围。 当游客与居民问的友好关系破裂时,旅游目的地 发展的“恼怒”阶段由此开始,而他们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恶化将加速目的地的衰落及其生命周期的完 结。——道科西(1975)所指出的, 4.市场要素:拥有一定距离范围的客源市场。有一定 规模并包含多个社区等。
二、旅游目的地的分类
按照空间范围大小不同,分为:
国家旅游目的地、 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城市旅游目的地 景区型旅游目的地四种类型
1. 国家旅游目的地
国家旅游目的地是按照国际旅游市场的空 间格局来划分的,属于国际性旅游目的地的 范畴。
2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可以分别从国际旅游市场 和国家空间范围层次两个角度进行划分: 从国际旅游市场看,区域性目的地可能包含 多个资源和属性相同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加勒比海区域旅游目的地包括了加勒比海周边地区 的古巴、牙买加、多米尼加等多个国家旅游目的地;
从国家空间范围看,该国范围内孕育出多种 不同的旅游资源特征,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 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3.城市旅游目的地
城市旅游目的地是从一个特定旅游区域空间 范围来划分的。城市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 和经济环境中产生、发展和演变的综合地域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