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雾润滑
系统介绍:
润滑是保证旋转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润滑系统是维持机器运转最重要的系统,随着对旋转设备运行性能要求的提高,其润滑油系统的设计、制造、加工以及使用的可靠性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油雾润滑技术理论的提出丰富了润滑理论,油雾润滑技术的实践、应用改善了设备润滑的效果。
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被列为润滑系统改造的一项首选技术。
油雾润滑是一种新型的稀油集中润滑方式,已成功地应用于滚动轴承、滑动轴承、齿轮、链轮、涡轮、导轨等各种摩擦副。
它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润滑油经过油雾发生器,周期性、脉冲式交替地输送干油雾,并通过凝缩嘴形成饱和湿雾态的油雾,喷射至轴承表面形成润滑油膜。
气液两相的油雾既能起到润滑作用,又能带走大量的热量。
现代润滑理论认为,轴承处保持适量的新鲜的油膜,才是最佳的润滑方式,降低轴承的温度是延长轴承寿命的主要手段之一。
因此,油雾润滑具有润滑效果好,耗油量少,散热性好,能提高滚动轴承极限转速,成本及维修费用低,以及便于集中管理等特点。
此外,油雾润滑系统还具有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减员增效,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等优点。
油雾润滑装置工作原理:
当电磁阀通电接通后,压缩空气(可用仪表净化风)经分水滤气器过滤,进入调压阀减压,使工作压力达到工作气压,经减压后的压缩
空气经空气加热器进入油雾发生器,在发生器内高速流动的气流通过产生射流效应的雾化工艺,将油吸入发生器雾化室进行雾化,产生微米级的油雾颗粒组成的油雾流,再通过系统管路、凝缩嘴输送至需要润滑的部位。
此油雾因粒径极小,只有1~3μm,其特性是不会粘附在管壁上,故称为干油雾;空气管线压力为0.3-0.5MPa,油雾浓度(在标准状况下,每立方米油雾中的含量)在3-12g/m3,油雾在管道中的输送速度为5-7m/s,可以远距离输送;每个受润滑部位均安装有凝缩嘴,干油雾经凝缩后,经过程序控制的固定间隔,从油雾发生系统引入高压空气,将凝缩嘴处积攒下来的液态纯净润滑油喷射至轴承处,此时形成的油雾粒径在100微米左右,具有粘附力,也称为湿油雾。
湿油雾能在金属表面形成润滑效果更好的一层油膜,并能精确计量,大大减少了润滑油的消耗量。
并且能够克服轴承在高速旋转所形成的气障,同时可以带走摩擦产生热量,使轴承的温度明显降低,从而大大增加了使用寿命。
无需对机泵轴承腔重新设计或加工,油雾可以通过原有的轴承注油孔直接喷射到润滑部位,集油管线可以利用轴承腔放油孔。
输送油雾流仅需维持很小的正压。
油雾的生成由配备微电脑的主机控制,并通过通讯电缆将系统状态远传至操作室进行监控,系统启动后无需人为调整即可达到工艺要求。
每台油雾发生装置可为23-100米半径内的润滑点进行润滑,适用介质为粘度值22-680mm2/s 的润滑油。
KROMJ新润系列
油雾润滑系统结构:
油雾润滑系统是一种集中供油润滑系统,它能产生、传输并自动分配润滑油,组成包括:上位监控计算机、主机、管路、凝缩嘴、油雾捕集器等,如下图所示:
油雾润滑系统组成
上位监控计算机安装在控制室内,通
过PROFIBUS总线,经现场数据传输
至操作室内,及时准确的监控系统工
作状态。
油雾发生器主要部件有油雾喷头、空
气加速器、油加热器、空气加热器、润滑油加油系统、减压阀等,能够使润滑油雾化成一种像烟雾一样的,粒度在2μm以下的干燥油雾。
电控系统由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LC、电控箱等组成。
对油雾发生量、油加热器、空气加热器工作状态、油雾压力,压缩空气压力、温度、润滑油温度等技术参量,通过PLC控制,使设备随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实现及时报警。
油雾化发生装置以及电控系统部分和连接附件共同组成主机,安装在现场的不锈钢机柜内。
油雾输送系统,包括主油雾管道、分支管道、油雾分配器等。
油雾凝缩嘴是把干油雾凝缩为纯净液态润滑油,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形成饱和湿油雾,喷射到轴承表面,形成润滑油膜,起到润滑作用。
不同类型的轴承,安装配备不同规格的凝缩嘴元件。
集油盒主要接受轴承腔中多余的陈旧
的润滑油以及轴承产生的碎屑以及杂质,同时保持压力平衡。
系统参数
KROMJ系列油雾润滑系统由于采用了自己的独特技术,比其它油雾润滑系统安全性更高,功能更强大,更符合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生产要求。
此外,还具有部分油气润滑特点,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油雾润滑系统。
完全相同的A/B双路系统,全自动切换以及手动切换,保证系统始终正常工作。
特有的气障克服技术,能够使润滑油有效的弥散至轴承,同时可以带走轴承处的大量热量,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独有的凝缩嘴设计,凝缩率可达到99.99%,更节油,几乎没有油
雾弥散至大气中,不污染环境。
无转动部件,主要部件均为进口件,保证长周期安全运行。
系统可在线维护维修。
机柜采用全不锈钢制造。
实时监控计算机以及功能强大的软件可保证发生任何故障能及时、准确的被发现。
可实现系统升级,与轴承温度监测相结合,与变频控制或智能泵控制系统相结合,构成机泵群设备管理专家系统,提高设备管理的技术水平。
执行标准
以下标准涵盖了从现场安装,工程安装验收,管道防腐,防爆, 设计规范等范围,是设计施工验收的依据
JB/ZQ4710-1998 油雾润滑装置
JB/T3711.1-1999、3711.2-1999 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和图形符号
GB/T3141-1994 工业液体润滑剂
GB2625-81 控制室设计规定
GB3100-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ISA S7.3-81 管法兰钢制管法兰国家标准汇编
GB9112-88 法兰连接标准
GBJ93-86 工程自动化仪表工程及验收规范HGJ229-91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KROMJ系列油雾润滑系统由于采用了自己的独特技术,比其它油雾润滑系统安全性更高,功能更强大,更符合大型石油化工装置的生产要求。
此外,还具有部分油气润滑特点,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油雾润滑系统。
完全相同的A/B双路系统,全自动切换以及手动切换,保证系统始终正常工作。
特有的气障克服技术,能够使润滑油有效的弥散至轴承,同时可以带走轴承处的大量热量,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独有的凝缩嘴设计,凝缩率可达到99.99%,更节油,几乎没有油雾弥散至大气中,不污染环境。
无转动部件,主要部件均为进口件,保证长周期安全运行。
系统可在线维护维修。
机柜采用全不锈钢制造。
实时监控计算机以及功能强大的软件可保证发生任何故障能及时、准确的被发现。
可实现系统升级,与轴承温度监测相结合,与变频控制或智能泵控制系统相结合,构成机泵群设备管理专家系统,提高设备管理的技术水平。
功能强大的监控界面,可以及时准确实时显示系统的各种状态信息.
点击放大
经济效益分析
雾状润滑油能在轴承箱内维持适当的正压,外来污染物和腐蚀剂会被排除。
众所周知,引起过早的轴承故障的2个主要原因是轴承表面的腐蚀和磨损。
当水或其它腐蚀剂与轴承接触时,会发生腐蚀;当润滑油中所存在的固体颗粒(特别是直径接近于关键间隙尺寸的硬颗粒)被送到两个正滚动的部件表面时,则会产生磨损。
而KROMJ系列集中油雾润滑系统采用周期性交替输送方式,油雾不断被补充和更新,使轴承始终处于良好的动态润滑。
恰恰排除了上述两种起因:不断地更新带走了硬颗粒,正压保证腐蚀剂不能侵入轴承箱,并形成厚度适中效果更好的油膜。
此外,独有的气障克服技术可以明显降低轴承温度,独有的凝缩嘴设计还可以防止油雾粒子弥散到大气中,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润滑部位始终保持新鲜适量的润滑油降低油耗可节油30~80%之间。
明显降低轴承温度,延长轴承、轴封使用寿命。
可降低轴承温度4~
15℃,延长轴承使用寿命3~8倍,轴密封损坏可减少45~65%,机泵维修费用可降低60~80%,机泵的库存备品备件数量大幅减少。
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阻力、降低机械磨损能够节省动力5~15%,对某些机泵甚至可以关闭其轴成套的冷却水,进而降低能耗,节约电费及其它能源费用。
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
减少机泵的故障发生率,为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减少了工人的巡检、维护的工作强度,减员增效。
改变了过去的轴承箱液位观测、注油等繁琐工作,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员开支,实现减员增效。
提高了工厂的设备管理水平。
整个系统能够完全实现自动控制,并能在主控室实现集中管理多个机泵群,提高了自动化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油雾润滑系统在化纤工业的应用
针对化纤行业涤纶长丝装置高速纺丝机上普遍存在的兔子头式导丝器易磨损特点,开发出的油雾润滑系统,有效克服了原有导丝器的润滑造成的导丝商品满卷率低,废丝量比较大的缺点。
使得喷射到槽筒辊的导槽里建立合适有效的摩擦油膜,同时把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带走。
由于大而湿的油粒子具有一定的弥散性,所以导轨板表面也会积累一定量的润滑油,把兔子头与导丝板的润滑油膜建立起来。
该系统的油雾发生原理及独特优点与KROMJ系列相同。
但做了符合
化纤行业的专门设计,设备投资也进一步减少,但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分析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