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变函数第四版余家荣答案

复变函数第四版余家荣答案

复变函数第四版余家荣答案【篇一:1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京1第一章复数与复变函数1 复数及其代数运算1.复数的概念①在解方程时,有时会遇到负数开方的问题,但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是不能开平方的。

为此,需要扩大数系。

我们给出如下的代数形式的复数定义:复数的代数定义:把有序实数对(x,y)作代数组合所确定的形如x?iy的数称为(代数形式的)复数,记为z?x?iy,2其中,i满足i??1。

我们称i为虚单位;实数x和y分别称为复数z 的实部和虚部,并记为x?rez,y?imz。

特别地,当imz?0时,z?x?i0?rez?x是实数;当rez?0时且imz?0时,z?iimz?iy称为纯虚数;虚部不为零的复数称为虚数(即不为实数的复数称为虚数);z?0当且仅当rez?0且imz?0,即复数0?0?i?0。

z1?z2当且仅当rez1?rez2且imz1?imz2。

2.复数的代数运算2.1 四则运算设z1?x1?iy1,z2?x2?iy2为任意两个复数,它们的四则运算定义为: 加法:z1?z2?(x1?x2)?i(y1?y2) 减法:z1?z2?(x1?x2)?i(y1?y2) 乘法:z1z2?(x1x2?y1y2)?i(x1y2?x2y1) 除法:z1x1x2?y1y2y1x2?x1y2(z2?0) ??i2222z2x2?y2x2?y22【注】:(1).可见,复数的四则运算,可以按照多项式的四则运算进行,只要注意将i换成?1。

(2).关于除法的具体操作可以按两种方法来进行:①.先看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与分母的实部相等而虚部只相差一个正负号的复数(在后面将会看到,这被定义为共轭复数),再进行简化;②.用复数z1?x1?iy1除以非零复数z2?x2?iy2,就是要求出这样一个复数z?x?iy,使得z1?z2?z。

按乘法的定义,为求出z需要解方程组?x2x?y2y?x1??x2y?xy2?y12.2 共轭复数复数x?iy和x?iy互称为对方的共轭复数,如果记z?x?iy,则用记其共轭复数,即?x?iy?x?iy。

①复数的公理化定义见附录1 2对于复数z?x?iy,称z?x2?y2为z的模或绝对值。

共轭复数和模有下列等式及不等式性质成立(1)()?z(2)z??2rez,z??2iimz (3)z?z?x?y (4)?z (5)z1?z2?1?2 (6)z1z2?1?2 (7)??222?z1?1???(z2?0) z2?2?2(8)z1?z2(9)x??z1?z2?z12?1z2?z1?z2?2re(z12)(此即相干叠加原理式.京.2222z?z?,y? (由此二式可知,任何实变数的方程原则上都可以用复变数表示 22i(10)?z?rez?z?rez?imz(11)?z?imz?z?rez?imz(12)z1?z2?z1?z2?z1?z2 (三角不等式)(13)(z1?z2)?第(8)式证明:n?ck?0nkn?kn1zk(n?1,2,?)(复数的二项式定理) z2z1?z2?(z1?z2)(z1?z2)?(z1?z2)(1?2)?z11?z22?z12?1z2 ?z1?z2?z12?z12?z1?z2?(z12 ?z12)?z1?z2?2re(z12) (根据z??2rez得)■22222223.复数域一般地,对一些数形成的集合s,若对s中的数按某种法则规定的四则运算在s中是封闭的,即s中任意两个数经所规定的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数仍在s中,则称s为一数域。

如有有理数域q、实数域r、复数域c。

复数域与有理数域、实数域不同的是,复数没有大小之分,不能像有理数、实数那样可以比较大小,即复数域不是有序域,而是无序域。

尽管复数的实部x和虚部y均为实数,但是由于复数z?x?iy是实部和虚部通过虚单位i联系起来,从而是不能比较大小的.例:利用复数表示圆的方程3a(x2?y2)?bx?cy?d?0其中a?0,而a,b,c,d是实常数。

解:令z?x?iy,由上述第(3)及第(9)式得a(x2?y2)?bx?cy?d?a(z)?bz?z??c?d 22i11?az?(b?ci)z?(b?ci)?d221(b?ci),故知圆方程的复数表示可以是 2????d?0,其中a,d是实数。

反之,这种形式的方程就表示一个圆。

记??【注】:1.这种形式的特点就是两条:z的系数和常数项是实的,而z与的系数彼此共轭;2.以后还会看到圆的另外两种复变数表示。

它们分别适于不同的场合;3.由第(9)式可知,任何实变数的方程原则上都可以用复变数表示。

2 复数的几何表示1.复数可以表示为复平面上的点或向量由于一个复数z?x?iy本质上由一个有序实数对(x,y)唯一确定,而有序实数对(x,y)与平面上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上的点,或与从原点到坐标为(x,y)的点的向量(称为点(x,y)的位置向量,或简称位矢),可以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

于是,可以用坐标平面的点或向量来表示复数。

与复数建立了这种对应关系的坐标平面称为复平面或z平面,也常用表示复数域的记号c来表示复平面。

此时,x轴称为实轴,y轴称为虚轴。

【注】:将复数表示为平面向量,这种对应关系使复数的加减法与向量图1.1 x 的加减法之间保持一致。

但是,复数的乘法与平面向量的乘法(无论是点积还是叉积)却是不同的。

也即把复数当作向量看待时只能针对加减法意义(或说只能针对问题中只出现加减法运算时)而言。

更准确地说,只能针对加减法及数量乘法(即一实数乘以一向量或复数)而言。

不过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能说“复数与向量可互为表示”,而只能说“复数与平面向量可互为表示”,因为一般向量概念还可以是三维及三维以上的。

可见线性代数中的线性空间概念比复数概念更弱。

2.复数可以表示为复球面上的点除了用平面内的点或向量来表示复数外,复数还有一种几何表示法,它是借用地图制图学中将地球投影到平面上的测地投影法,建立复平面与球面上的点的对应,也即还可以用球面上的点来表示复数。

取一个与复平面c切于原点的球面,通过原点作垂直于复平面c的直线与球面相交于另一点n, 称n为北极,而o点为南极。

在复平面xoy上任取一点z(x,y),它与球的北极n的连线相交于球面点p(?,?)。

如此,复平面c上的有限远点与球面上除n点外的点满足一一对应关系。

这样,除n点外的球面上的每一个点,就有复平面c 上唯一的一个复数与之对应。

此外,球面北极n可以看成是与在复平面c上引进的一个模为无穷大的假想的点相对应,这个假想点称为无穷远点,并记为?。

复平面c加上点?后称为扩充复平面,记为c?,即c??c????,与它对应的就是整个球面s,这样的整个球面s称为复球面。

简单地说,扩充复平面的另一个几何模型就是复球面。

如图所示。

为区别起见,我们把不含无穷远点的复平面c又称为开平面,把扩充复平面c?又称为闭平面。

以后,凡涉及到闭平面时,一定强调指出这个“闭”字或“扩充”二字;凡没有指明的地方,均默认指开平面。

4z(2(y)具体地,利用解析几何知识,我们可以推出在重合的直角坐标系下,扩充复平面c?上点的坐标与复球面s上对应点的坐标的关系式:设与c?上的点z?x?iy相应的s上的点为z(x,x,x),则有及3.关于?有如下规定(1)?的实部、虚部及幅角(幅角的定义见后)都无意义,????; ?0,都无意义;(特别注意,???也无意义,这不同于实分析) ?0?a(3)a??时,a?????a??,??,?0;a?a(4)a?0(但可为?)时,a?????a??,??;(5)在扩充复平面上,任一直线都是通过无穷远点的。

同时,没有一个半平面包含点?。

【注】:扩充复平面上点?只有一个,它和实分析中的??、??的概念不同。

(2)运算???,0??,5【篇二: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车军领】ass=txt>课程编码:08课程名称(中、英文):复变函数 complex function theory积分变换 integral transformation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总学时:48 (授课学时: 48 上机学时: 0实验学时: 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学科基础必修课,本课程介绍复平面上的区域以及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等概念、解析函数的理论和方法;介绍积分变换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1.复数与复变函数( 6 学时)基本要求:理解复数的概念,掌握复数的表示方法;掌握复数的四则运算及乘幂与方根;了解复平面上点集的基本概念,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复变函数的概念,了解复变函数极限与连续性;了解复球面与无穷远点的概念。

重点: 复数的表示方法,复数的四则运算及乘幂与方根,区域,复变函数的概念。

难点: 复数的乘幂与方根、区域、复变函数极限与连续性。

2.解析函数( 6 学时)基本要求:理解解析函数的概念,掌握柯西-黎曼条件;掌握初等解析函数: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概念,了解双曲函数的概念;理解初等多值函数即根式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概念,了解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反函数的概念;掌握求根式函数z和对数函数lnz的单值解析分支的方法。

重点: 解析函数,柯西-黎曼条件;根式函数和对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根式函数z和对数函数lnz的单值解析分支。

难点: 柯西-黎曼条件;求根式函数z和对数函数lnz的单值解析分支的方法。

3.复变函数的积分( 8 学时)基本要求:了解复积分的概念及其简单性质;掌握柯西-古萨基本定理、复合闭路原理及其应用;理解柯西积分公式及其推论,掌握利用柯西积分公式求积分的方法;理解解析函数的无穷可微性,掌握解析函数的高阶导数公式及应用;了解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的关系,会求共轭调和函数及其构成的解析函数。

重点: 柯西-古萨基本定理,复合闭路原理;柯西积分公式及其求积分的方法;解析函数的高阶导数公式及应用;共轭调和函数及其构成的解析函数。

难点: 复合闭路原理;用柯西积分公式求积分的方法;解析函数的高阶导数公式及应用;求共轭调和函数及其构成的解析函数。

4.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法( 10 学时)基本要求:了解复级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理解幂级数的敛散性,和的解析性,掌握收敛半径的求法及幂级数的运算和性质;掌握解析函数的泰勒展式,会求一些初等函数的泰勒展式;理解解析函数的罗朗展式,会求简单的解析函数在孤立奇点领域内的罗朗展式。

重点: 幂级数收敛半径的求法,解析函数的泰勒展式,解析函数的罗朗展式。

难点: 求解析函数在孤立奇点领域内的罗朗展式。

5.留数( 6 学时)基本要求:理解解析函数的孤立奇点的概念;理解孤立奇点的三种类型的等价定理,会判断孤立奇点的类型;了解解析函数在无穷远点的性质;掌握留数的定义及留数定理,及留数的求法;会用留数定理计算复积分;会用留数定理计算下面三种形式的定积分2????0r(cos?,sin?)d?型,???r(x)dx型,?????r(x)eaixdx(a?0)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