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脑梗死的规范化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规范化治疗


②:可逆性脑梗塞:临床上已出 现神经局灶征,因对病灶周围半 暗带处理及时,能在3—6周内恢 复,其有效时间窗以4—6小时内 为最佳。
③:完全性脑梗塞:是最常见有 脑卒中,可有典型的三偏征,以 颈动脉系统为多见。
4:定病因:
过去认为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 主。可能出现代谢综合症,因现 在CT、MR、血管超声等技术有发 展,病因与部位多以颅外动脉病 变为主,血液流变 高 凝状态,脑 局部低灌注,钙离子跨膜进入细 胞启动神经细胞凋亡。
脑出血则是由微型动脉 瘤,脑血管动静脉畸形、 脑动脉炎等引起,故病 因诊断及针对病因进行 治疗现在以引起重视。
三:鉴别诊断:
①:急性或慢性硬膜下血肿:脑 卒中的病人有时可不慎摔到,一 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可出现急性 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视乳头 水肿、视网膜下出血、一侧瞳孔 较大、对侧局灶征进行性加重, 临床动态观察是关健,一旦确诊 须行手术治疗。
到达医院时已经昏迷;呕吐;严重的头 痛;目前在进行华法林治疗的;收缩压 >220mmHg或非糖尿病患者血糖 >170mg/dL; 3. 光有临床表现还不够,影象学检查非常 重要。
起病时间判定
1. 对考虑要溶栓的患者,病史非常重要,尤其是起病 时间;
2. 起病时间应以患者最后一次被发现没有症状为准, 所以对睡眠中起病的患者,起病时间应算作没有症 状开始休息时;
辅助检查:常规检查、CT、MRI、 脑脊液检查。
搬运:拍病人看神志、平放取出口 腔异物、解领扣领带、头侧向一侧、 三人平运。
病史和体检
1. 突发的或逐渐进展的局灶神经科症状; 2. 大部分患者意识是清醒的(大面积半球
梗塞、小脑梗塞或者基底动脉阻塞可能 影响意识); 3. 25%左右患者会出现头痛; 4. 脑干或小脑梗塞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 吐。
Ⅰ级证据支持的 Ⅱ级证据支持的 Ⅲ、 Ⅳ 或Ⅴ级证据支持的
规范化治疗的理论基础 脑血管病的循证医学观点 一级证据规范化推荐100% 二级证据80% 三级证据60%自身对照脑出血的经颅
碎吸 四级证据 五级证据专家观点补阳还五汤1例
一:概述
急性脑血管病是急性脑血液 循环障碍,年龄多在50岁以上, 病因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 尿病相关。在我国发病率、死亡 率、致残率均较高,正确及时的 诊断和适当的处理是关健。
急性脑梗死的规范化治疗
规范化治疗的理论基础 实施规范化治疗基本规律 规范化治疗的用药标准
循证医学
证据水平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推荐程度 A级 B级 C级
资料来自低假阳性和假阴性错误的随机试验 资料来自高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随机试验 资料来自非随机的并行队列研究 资料来自非随机的使用历史对照的队列研究 资料来自不确切的系列病例
1:定性
从病理上分 :
出血性
脑血栓
缺血性
脑栓塞
2:定位(明确病变在大脑半球 或小脑半球或脑干各水平。)
①:大脑半球病灶特征:
病灶对侧可有中枢性面舌瘫及肢 体运动、感觉、视野障碍。急性 期可伴双眼向病灶侧凝视的凝视 麻痹,瘫侧初期反射低下伴有病 理反射。
②:小脑病灶特征:以出血为多见,以 微动脉瘤破裂为多,有颅压增高、发作 性眩晕、强迫头位、恶心呕吐、继而可 有脑干受压征(交叉性瘫、四肢瘫、吞咽 发音障碍、生命中枢征),改变,恶化而 死亡。
中风诊断的正确率
1. 敏感性:86.1% 特异性:99发作、晕厥、中毒或代谢性疾病,包 括低血糖、脑肿瘤、硬膜下血肿等; 3. 上述容易误诊的情况更多表现为全脑受 损而不是局灶神经科症状。
与脑出血的鉴别
1. 非常重要!!! 2. 有下列情况之一脑出血的可能增加一倍:
3. 如果患者有一个较轻的症状随后逐渐加重,起病时 间应从症状首发开始算;
4. 如果患者有一次TIA发作但完全缓解,随后又有第二
次发作则起病时间应从新症状出来时开始算。
首 先 要 明 确 有 无 卒 中 , 然 后再定性、定位、定发展 阶段、病因、注意颅压增 高症、脑干受压症、脑疝 形成症。
“四定”、“三注意”。
⑸:脑脊液压力与蛋白定量动态 观察、CT加强扫描极为重要。
⑹ : 位 于 脑 室 内 、 额 、 颞 叶 内的肿瘤,早期多无局灶症 状,精神智力障碍出现较早。
⑺:治疗中总趋势逐渐加重, 进行性颅压增高。
②:瘤性卒中脑肿瘤一般发展 缓慢渐进,但当肿瘤血管破裂 或堵塞时和脑卒中早期鉴别困
难,
⑴ : 脑 肿 瘤 发 展 缓 慢 渐 进 , 但可急性发病。
⑵:可有缓解和反复。
⑶:首发症状多为发作性抽搐, 可有偏瘫、无力、语言不利,精 神智力障碍。
⑷:老年人由于脑萎缩,颅内代 偿空间较大,早期颅压增高表现 不明显,抽搐与局灶症状较多。
二:诊断
遇到病人,首先询问病史、 查体、再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病史:向周围人群了解发病 先兆、原因、急缓、发病的过程 中的意识变化(如头外伤后昏迷 后的再次昏迷可能是硬膜外血 肿)、伴随的症状。
既往史、服药史环境与现场的情况。
查体:生命征T、P、R、BP、气味、 皮肤粘膜、瞳孔、胸、腹、四肢、 神经系统、脑膜刺激征(颈强直、 克氏、布氏征)。
即刻的诊断与评估
1. 确定患者的病情是由于缺血性卒中引起而不 是其他全身性或者神经科疾病,尤其是脑出 血引起;
2. 评估是否需要紧急溶栓治疗; 3. 进行一些诊断学研究以明确是否存在急性的
内科或神经科方面的卒中并发症; 4. 对病史和其他一些资料进行分析以推断本次
卒中的血管分布区和可能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③:脑干病变特征:交叉性瘫,同侧脑 干各水平的颅神经障碍,对侧肢体功能 障碍,(中脑同侧3、4颅神经受累,桥脑 5、6、7、8颅神经,延髓9、10、12颅神 经受累)。
3:定发展阶段要:
①:短暂脑缺血发作(TIA):24小时 自行恢复,但常可反复发作,是完 全性脑梗塞的早期信号,如及时治 疗可阻止病情进展,发病机理多由 粥样斑块脱落发关,进入血液循环 的微栓塞有关,也可脑部组织低灌 注,血管痉挛有关。多在一年内发 展为完全性梗塞,故本阶段的治疗 非常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