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书

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书

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范文.范例.参考编制时间:2016年3月目录1前言 (1)2总则 (2)2.1编制原则 (2)2.2编制依据 (2)2.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程序 (4)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5)3.1企业基本信息 (5)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7)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9)3.4生产工艺 (14)3.5安全生产管理 (15)3.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16)3.7现有应急物资及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22)4突发环境事件及后果分析 (24)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24)4.2突发环境事件景源强分析 (25)4.3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26)4.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27)5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27)5.1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 (27)5.2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29)6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9)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9)8.附图 (31)范文■范例.参考1刖言当前,我国已进入突发环境事件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2011年10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明确提出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开展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环境风险防控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为企业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提供切实指导,为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差别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根据《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下发的通知》文件精神,全省范围内正在组织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开展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工作。

为配合企业开展达标建设,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要求认真落实环保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组织开展企业环境风险评估。

通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可以掌握自身环境风险状况,明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为后期的企业环境风险监管奠定基础,最终达到大幅度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目标。

同时有利于环保部门加强对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的针对性监督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总则2.1编制原则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是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评估过程和结果的总体描述,是提供环境管理与风险决策的重要依据。

报告编制应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

2.2编制依据2.2.1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6、《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 号);7、《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 号);9、《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10.《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 号);2.2.2技术指南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号,2008年6月6号);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5、《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2009);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10、《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2.2.3标准规范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局第38号令);9、《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10、《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 );2.2.4其他文件1、《XXX铜矿采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XX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2008.3);2、《XX县XXXX铜矿恢复重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XX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8.1);3、其他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文件资料。

2.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程序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程序见图2-3-1。

图2-3-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3.1企业基本信息3.1.1公司简介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18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 主要从事原矿石探采、选矿、销售经营。

现有员工100余人,位于XX省XX市XX县XX镇XX村,是一家私营企业。

3.1.2总平面布置公司选矿厂、矿山、尾矿库和矿区道路设施共占地11.31hm 2。

选厂办公、生活区位于尾矿库的南西面、距离约281m (直平距)、高差约74m左右的山坡上,尾矿浆通过泵送排入尾矿库内,尾矿库西面隔山约250m (直平距)山坡上为宁洱分公司矿山开采中段(距沟谷约100m )。

1、选矿厂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以集中布置为原则,根据工艺、地形情况和原矿运输条件,将选矿厂粗碎、细碎、磨矿、浮选车间、浓密设备、精矿脱水车间分台阶布置,厂房布置为阶梯式,第一台阶为原料堆场,第二、三、四台阶为破碎筛分系统,第五台阶为磨矿分级系统,第六台阶为浮选系统,第七台阶为精矿脱水,最后是精矿沉淀池和精矿仓。

根据地形和工艺要求,依山就势,从上到下,呈顺坡、多层、台阶式布置。

(具体见附件:总平面布置图)2、尾矿库尾矿库为筑坝拦截槽沟而建成,位于选矿厂车间西南约280米的山间凹槽中。

尾矿库下游约500M为白龙河、对面无人群居、无重要的耕作地、不是水源林保护区及风景区。

3.1.3区域环境概况3.131自然环境概况1、地理位置2、地质、地貌尾矿库地形上属于山地地形,外形上呈“撮箕”状,凹槽两侧坡度约为20~35 °,地形有利于地表水排泄,库区地表水汇集库区后经过初期坝的位置排泄到下游的XX场河中。

整个库区植被浓密,主要由灌木和杂草覆盖,库区周边冲沟不发育,水土流失较小。

3、气候、水文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3.2.1 大气环境风险受体企业周边大气环境风险受体见表3-2-1表3-2-1企业周边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情况一览表322 水环境风险受体企业生活废水排口、生产废水排水口水体基本情况见表3-2-2矿区位于XX县XX镇XXX —带,矿区范围内及周边无名胜古迹、风景区、水源保护地及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环境敏感点。

公司500m内无村庄,符合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生活区生活垃圾量少,自行进行焚烧填埋处理;公司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尾矿库稳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减缓;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小,影响程度轻,不会造成区域环境质量等级的下降,在采取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公司周边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3表3-2-3公司周边环境保护目标情况一览表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3.3.1风险识别范围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危险因素识别。

本次风险评价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为主要原辅材料、产品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3.3.2物质风险识别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危险特性见表3-3-1333危险因素识别公司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存在的部位见下表3-3-2。

表3-3-2各种危险因素危险、危害因素存在部位及可能造成的后果(1)火灾、爆炸危害识别①识别标准火灾危害确定标准见表3-3-3爆炸危害确定标准见表3-3-4②火灾爆炸物质危险特性公司厂区内涉及的物料火灾爆炸危险特性见表3-3-5由表3-6可见,厂区内乙炔属甲类火险,柴油属乙类火险,都有形成蒸汽/空气混合物爆炸的危险。

(2)毒性危害识别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根据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品,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5 )辨识,柴油、乙炔、氧气均属危险货物;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辨识,本公司危险化学品为柴油、乙炔、氧气、硫化钠,但不涉和剧毒、高毒化学品。

(3)重大危险源识别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均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5 )表1和表2c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化学品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贝y 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 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 源。

2)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 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q i , q 2……q 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 1, Q 2……Q n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辨识公司涉及 的危险化学品主要为乙炔、氧气、柴油、硫化钠;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 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乙炔临界量为it ,氧气[压缩的]的临界量 为200t ,柴油临界量为5000t ,硫化钠临界量为200t 。

公司在生产、检修环节中用到的氧气、乙炔,其用量较少(乙炔10kg , 氧气8kg ),乙炔临界量为it ,氧气[压缩的]的临界量为200t ,其临界量的 比值之和几乎可以不计;柴油储量为20t 与其临界量5000的比值为0.004 , 硫化钠储量20t 与其临界量200的比值为0.i ,这4种与其临界量的比值之 和远小于i ;因此,公司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