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

第11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

第11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教材第23~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

2. 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认识算盘、计算器。

2.掌握算盘的记数方法。

【教学准备】
算盘、计算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出示口算题,要求30秒内完成。

3×214+636÷315×6
210÷211354×367
2.1354×367
这么大的数目的计算,要在30秒内算完,你们感觉怎样呢?
3.引入计算器,揭示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

【新课讲授】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手里的计算器?
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师:那计算器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说说你们课前已收集到了哪些资料? 1.介绍远古时代的记数方法。

多媒体出示: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

人们出去打猎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时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都要借助实物来记数。

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
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

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记数方法,而石子、结绳、木棒、手指、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记数和计算的工具。

师:现在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记数方法怎么样?
2.模拟算筹的创造过程。

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记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什么?(图,是一种像筷子一样的小棒)用它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

师: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师: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摆1、2、3、4、5的?
生:我想应该竖着摆、横着摆都可以吧。

(手势)
师:是的,古人摆放1、2、3、4、5非常直观形象。

(电脑出示图片)
师:那6怎么摆呢?动动脑筋拿小棒摆摆看。

师:大家想出的符号都代表了一定的道理,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
师:看来你们都喜欢比较简捷的符号。

(出示6的摆法)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一根表示1。

师: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

(屏幕直接出示)
师:用算筹可以摆出1~9这几个数,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比如23又怎样表示呢?学生用小棒操作后展示:
师:这么多摆法你们觉得哪种摆法最清楚?
师:是呀,如果纵横交错就可以避免混淆。

正如你们所想的:(出示用算筹表示的几个大数:23、132、4414、46056……)
师: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其实,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刘徽就是摆放算筹来计算的。

(图)那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
师:是的,于是慢慢地人们就用算盘取代了算筹。

(学生在创造交流中了解算筹,两次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喜悦,感受我国古老的文明。


3.算盘的认识。

课件出示算盘。

师:刚刚我们介绍了许多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

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

每根小棍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每档有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方,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方,每颗代表一。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它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见教材第24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原来中国采用的是十六进制,满16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下面剩下4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记数。

(4)介绍记数方位。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

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

在个位(定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

例如(边说边操作)10、602、1798。

【课堂作业】
1.看教材第23~24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

(1)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大约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方,每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方,每颗代表()。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4)算盘在记数时算珠要靠()。

(5)17世纪初()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2.判断。

(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方,一颗代表1。

()
(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
(3)算盘在记数时算珠要靠梁。

()
【课堂小结】
1.总结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你还想对你的同伴说些什么。

教学板书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算盘的使用
常用的计算工具算盘记数时定位是关键。

每一档的一颗上珠表示5
每一档的一颗下珠表示1
计算器认识运算符号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计算工具的简单历史,感受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验人类文明的光辉灿烂。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