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数控技术及应用
主编 林其骏 副主编赵仲生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数控技术的产生和特点
.
2
1 数控技术的产生
上世纪40年代以来,生产力迅速发 展,人们要加工的零件越来越多,零 件形状也越来越复杂,原来用自动专 用机床和仿形机床去满足要求现在显 得力不从心。因此:
灵活、通用、高精度、高效率的“柔 性”自动化生产技术-------数控技术 应运而生。
分 机床的机械部分 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
.
9
作业 2.15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谢谢观看!
工件的加工。 (4)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6)能加工较复杂的零件。
.
7
缺点:
(1)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较高。 (2)起始阶段的投资较大。 (3)增加了电子设备的维护。
3.计算机数控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简称CNC
计算机数控的优点:柔性好、功能强、
可靠性高、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经济
性好。
.
8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和作用
数 程序载体 将工件加工程序以一定的格式和代码
控
存储在一种载体上。(穿孔纸带。软磁盘等)
机 输入装置 将程序载体内有关加工的信息读入
床
CNC 装置中。
的 CNC装置
组
成 伺服系统 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机床,使刀
部
具和零件执行数控代码规定的运动
此,数控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
.
4
机床数控系统的发展介绍
1952年 Persons与麻省理工学院试制第1台数控机床其电路 是电子管
1955年 美国空军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研制成功APT语 言
1954年 第1台工业用数控机床有Bendix公司研制成功(加 工中心)
1967 柔性加工中心FMS(英国)
.
3
1948年美国Persons受军方委托研制直升 机叶片轮廓检验样板的机床。他们与MIT
合作,提出用计算机控制机床加工复杂曲 线的新理念,并于1952年研制出第一台立 式数控铣床。1955年实现该机床的产业化 。
由于该机床采用的是先进的数字控制技
术,具有普通机床和专用机床无法比拟的
优点,故数控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
1970 小型计算机数控加工中心CNC, 多机床控制系统 DNC
1973 微处理器数控机床CIMS
1980 数控装置可以人机对话、动态图形显示的智能数控 机床FMC 柔的过程
1958年开始研究数控技术(电子管)
1965年开始研究晶体管数控系统
70年代研制成功数控非园齿轮插齿机及立式 数控铣床
80年代以来,引进技术与自行研制相结合, 我国的数控技术得到明显的进步(FANUC 系统比较广泛)。现在我国多家机床厂均 能生产5坐标联动的数控机床。
我国数控技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
.
6
2.数控加工的特点
优点: (1)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同批工件尺寸的重复
精度,保证了加工质量的稳定性。 (2)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3)可适应多品种、规格和尺寸及不同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