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问题分析

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问题分析

知识。

本“系统”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3.1 图文并茂,有声有色 该“系统”利用多媒体著作工具,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表现方式对“三防”医学救援的整个过程进行仿真教学、仿真训练,具有用户界面友好,交互操作能力强的特点,让“三防”医学救援队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学习和锻炼,使队员更易接受。

3.2 内容科学,可操作性强 “系统”中涉及的内容,我们参考了中外相关文献,并得到了权威专家的认证和推敲,在近几年的“三防”医学救援训练和演练中得到了检验和应用,其内容科学、可操作性强。

3.3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该“系统”的研制为克服经济、环境、保密等方面的局限性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通过模拟仿真的方法进行教学训练,避免了以“真实武器”袭击环境而对“三防”医学救援队员造成的身心伤害,也可减少对专用救援设备频繁操作而造成的损耗,有效降低了学习训练成本,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4 简单易用,兼容性强 该系统是基于Windows XP /Windows 2003/Windows 7操作系统开发,涉及的多媒体著作工具主要有3DMAX 、Flash 、Ulead GIF Animator 、Ulead vstudio 、Photoshop 、Premiere 、Direc⁃tor ,其数据库为MySQL ,具有兼容性好、可移植性强等特点。

同时系统界面友好,互操作性强,可用性高,适合不同文化层次的需求。

4 “系统”的应用该“系统”在研发期间,我们就一直在不停的调试,并得到了权威专家的指点,根据专家建议和“三防”医学救援队员的要求,做了很多补充和修改,目前该系统日臻完善,逐步成熟,并在我部“三防”应急救援教学训练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总体反应不错,教学训练中能够给“三防”医学救援队员带来很好的听觉和视觉效果,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受训队员容易接受。

同时我们也要求“三防”医学救援队员在训练、演练和磨合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以便我们不断对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另外本“系统”留有扩展“接口”,能够任意挂接其他多媒体程序来丰富系统的功能,可以作为部队“三防”医学救援的指导性产品[4⁃5]。

[参考文献][1] 谢洪彬,罗力,于竞进,等.网络直报时代疫情信息管理并非高枕无忧[J ].疾病监测,2006,21(7):337⁃338,367.[2] 张晓丽.探讨传染病疫情报告方式对报告质量的影响[J ].疾病监测,2007,22(2):140⁃142.[3] 郭才华,李森林,张馥,等.《“三防”理论随机考核系统》的构思与研发[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S4):126⁃127.[4] 刘卫,刘士敏,郭才华,等.北京军区疫情监测网络报告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1):857⁃860.[5] 郭才华,刘士敏,张馥,等.军队疫情统计分析系统的研制[J ].华北国防医药,2010,22(6):560⁃561.(收稿时间:2012⁃08⁃02 修回时间:2012⁃08⁃20)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问题分析孟繁荣,刘永兰,王军成作者单位:030001太原,解放军264医院信息科 [摘要] 通过分析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的作用,提出临床数据中心建设的原则和目标,以我院的实例说明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以简化管理、提高安全性、节约能源。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组织和管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197.324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2095⁃140X (2012)12⁃0047⁃03[DOI ] 10.3969/j.issn.2095⁃140X.2012.12.020 随着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对IT 资源(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不同平台的、异构的信息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使得医院信息化的成本快速增长、资源管理日益复杂、信息安全存在较大隐患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为此利用自动化、资源整合、虚拟化、网络安全、能源管理等新技术,构造一个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节能、高效、安全、简易的数据中心,实现内控成本、外增效益的数据中心是保证医院信息化建设高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谓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就是通过统一的数据定义和构架以及集中的数据环境,在不同的异构数据库中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整合,从而实现临床数据的共享和应用。

万方数据1 临床数据中心建设的必要性1.1 电子病历的发展需要临床数据中心 国内的电子病历基本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0年开始。

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医生工作站中加入了电子病历书写模块;第二阶段大约是从2003年开始,电子病历不再专注于HIS的流程,而把主要的精力聚焦在病历的内容;第三阶段基本始于2008年,电子病历系统基本可以称为集成化电子病历,它不但自成体系,而且还需与不同平台的异构检验、影像、ICU、合理用药、感染控制、临床路径、区域医疗等系统进行集成,这就需要更多更先进的网络资源、服务资源以及安全保障。

1.2 医院数据管理需要临床数据中心 随着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众多不同平台的异构的检验、影像、ICU、合理用药、感染控制、临床路径、区域医疗等系统将与之集成,这些系统的管理、数据安全均需较扎实的知识和管理经验。

然而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要想管理好众多的系统,就需要一定的人力,但人具有流动性,这就给管理带来了困难,为了方便快捷进行管理,建立临床数据中心成为当务之急。

1.3 生存环境需要临床数据中心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能源、水以及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能源、水的短缺日益严重,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信息化建设的设备亦对能源、水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多,这就加速了能源、水的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了达到应用和保护的平衡,只有构建集中、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临床数据中心建设的作用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VMware通过引入一系列数据中心级的新功能,它将工业标准服务器和存储虚拟化成了一个整体,聚合成一个动态的可集中管理的资源池,可使任何应用或操作系统保持持续优化和高可用状态,使得企业有能力去转化、管理和优化他们的IT系统架构。

VMware的虚拟架构可以让用户的数据中心被整合成单一的包括处理器、存储和网络连接的资源池。

特别是可以利用虚拟技术,将利用率不高但消耗不少的物理机虚拟出来,它既能保证应用,又能根据应用动态分配资源,这样就对能源使用、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了合理的抑制,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其次,浙大中控开发的电子病历系统采用数据资源层、共享服务层、业务应用层、医疗信息集成引擎、医学知识库与临床决策支持的分层技术架构,使医院构建临床数据中心有了迫切需求和可能。

另外,随着医院的发展,三级医院的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增强,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进一步加大,为建立临床数据中心奠定了物质基础。

3 临床数据中心建设原则和目标作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技术的中枢,电子病历应用平台与其他相关平台整合集成,临床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网络、资源、管理等的设计与建设,必须充分重视其特性、发展趋势和性能要求,并符合以下原则:①高性能。

临床数据中心的计算机资源、网络资源以及其他基础设施资源具有较高的信息处理、网络吞吐、设备容量能力,要充分发挥其性能,避免资源浪费。

②可扩展。

任何数据中心设计都不可避免随着时间的更替出现更改,因此临床数据中心设计要充分考虑网络的扩展、用户访问的扩展、计算能力的扩展、存储能力的扩展、基础设施的扩展等。

③适用范围大。

临床数据中心是医院私有云的雏形,因此必须向按需进行服务的方向发展,必须满足不同用户的服务要求。

④安全性好。

临床数据中心是医疗工作的中枢,它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运行。

因此,设计和建设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如防入侵、防破坏、防泄密等。

⑤稳定性强。

临床数据中心在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其先进性,更要注重其成熟性,这样才能保证医疗工作的稳定运行。

⑥性价比高。

对于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基础设备以模块化、冗余化设计为重点,以智能化设计、经济实用为目标。

⑦节能环保。

对于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基础设备要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如选用具有利用室外环境降温的智能空调即可实现节能减排环保。

4 我院建设的临床数据中心我院2011年10月购买了3台HP DL388G7服务器、1个20T数据S5500存储柜以及一套虚拟化管理软件构建了临床数据中心。

4.1 组成集群 3台HP DL388G7(双CPU8核、32G内存)组成集群,虚拟化架构运行于每台物理服务器上,把虚拟化的操作系统和应用放置在共享存储上,并接受控制台的统一管理,见图1。

4.2 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的连接 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的连接全部采用FC接口,因服务器数量少,省去光纤交换机,使用直接连接。

存储设备内置双活的双机头,当某个机头故障时,可保证连接不间断;服务器安装双口8GB单HBA卡,通过双线分别连到存储设备的双机头,某条链路出现故障也可保证业务数据的不间断。

万方数据HP DL388 G7HP DL388 G7HP DL388 G7数据存储S5500磁盘类型配置FC 600G*8 7DAID5+1Spare SATA 1T*16 15RAID5+1Spare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网管服务器训练服务器病毒服务器备份主控PACS CIS历史服务器测试服务器HIS LIS电子档案AD DHCP DNA图1 3台HP DL388G7服务器组成的集群注:HIS :医院信息系统;LIS :检验信息系统;CIS :临床信息系统;PACS :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4.3 磁盘 磁盘容量为20T ,共24块盘,主要是考虑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 )业务数据的增长,大容量用于历史数据归档。

盘阵采用分级存储,SAS 和SATA 混插构成,其中SAS 盘用于经常读写的业务数据,为保证性能,7块600G 磁盘组成1个RAID 5组,同时加1块盘作为热备,盘上运行临床信息系统(clinic information system ,CIS )、PACS 、电子档案等经常活动的应用;SATA 盘阵由16块1T 、7200转磁盘组成,划分2个RAID 5组,每个磁盘组7块另加1块热备盘,2个盘阵主要用于PACS 数据的归档,使用不频繁的历史服务器等也运行在该盘阵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