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月考

初三语文月考

初三语文月考
———————————————————————————————— 作者:
————————————————————————————————日期:
2013年三校联考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姓名班级考号成绩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A卷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A.墙角砖缝中的小瓜苗,昂然挺立,那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形容力气巨大。擎:举起。撼:摇动。)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 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C.“弯道超车”是实现富民强国的新战略,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
(“弯道超车”:机动车在弯道超速行使。)
B.孔子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专一于某种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便是敬业。
C.《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朦胧诗,作者江河。诗人想通过描写星星的变奏来表现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
D.《望江南》和《武陵春》两首词都表现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而《武陵春》还蕴含着诗人国破之恨、离乡之思的情愁。
7.名人名著(7分)
(1)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 培根被马克思称之为:“”他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
(每空1分)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把英雄好汉们聚集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的理想社会。请在下面任意写出三位梁山英雄好汉的名字和绰号。(前面每空1分,后面3分,写对一个得1分)
8.名句默写(9分。每空1分)
11.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①曹操:
②孙权:
③荆州、益州:
④诸戎、夷越:
三.现代文阅读(共6分)
(一)阅读《敬业与乐业》(节选)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9.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利尽南海(物资)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锋利)
(B)国险而民附(国都)此用武之国(地方)
(C)贤能为之用(他)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助词,无义)
(D)挟天子而令诸侯(表示承接关系)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表示转折关系)
10.句子翻译(2分)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D.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祖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好像赛球一般,因竟胜而得快乐。
2、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3、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一般说来无非是的小事,何不宽容一些?
(1)《论语》中“,”两句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善于选择。
(2),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其中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同诗句是,

(4)只见草萧疏,。(张养浩《山坡羊 骊山怀古》)
(5)《观刈麦》一诗中表现农人辛苦劳作的诗句是,。
A.骈进萧索鸡毛蒜皮B.前进萧条鸡毛蒜皮
C.骈进萧索细枝末节D.前进萧条细枝末节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小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自从建了化工厂,这里便烟尘四起,污水横流,早已今非昔比了。
B.好读书,也要注意选择。在各种书籍唾手可得的今天,一些人由于不辨优劣而败坏了读书的胃口。
D.时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网络最流行的语言是“史上最牛的人”,牛人,多用于贴吧、论坛。
(牛人:喻指那些非常厉害让人赞叹或惊讶的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夏天的大洲广场,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C.中国企业在盯着国外市场,国外产品也同样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我们必须用好世贸组织这根杠杆。
D.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母亲并没有灰心,她对身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加强烈了。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伏尔泰,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
(6),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二、古文阅读(9分)
(一)隆中对(节选)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①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民用睿智和勇气谱写了辉煌。
②祖国肥沃广袤的土地,让无数幼(nèn)的幼苗茁壮成长。
③我们祈(dǎo)祖国国泰民安,我们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nèn
dǎo
2)请用正楷字将“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2分)
2.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