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本方法适用于原水和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游离氯的分析。
测定范围为0.03~2.5mg/L。
1.方法概要:①游离氯的测定:当PH值为6.2~6.5时,试样中的游离氯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以下简称DPD)直接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在510nm 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②余氯的测定:当PH值为6.2~6.5时,在过量的碘化钾存在下,试样中余氯与DPD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于51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仪器设备:①分光光度计。
②实验中所用的玻璃器皿:需用次氯酸钠溶液Ⅱ注满器皿,1小时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试剂水洗净。
在分析过程中,为避免污染游离氯那一组,应一组玻璃容器用于测定游离氯,另一组用于余氯的测定。
3.试剂药品:⑴试剂水:不应含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
⑵次氯酸钠溶液Ⅰ:活性氯浓度为5.2%(质量分数)的溶液。
⑶次氯酸钠溶液Ⅱ:活性氯浓度约为0.1g/L。
称取约2g次氯酸钠溶液Ⅰ,精确至1mg,用试剂水稀释至1000m L混匀。
⑷缓冲溶液(PH=6.5):用试剂水分别将60.5g磷酸氢二钠(N a2HPO4·12H2O)或24g无水磷酸氢二钠(N a2HPO4)、46.0g磷酸二氢钾(KH2PO4)和0.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O2N a2·2H2O)溶解后,移入1000m L容量瓶中,用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⑸N,N-二乙基-1,4-苯二胺硫酸盐(以下简称DPD)[NH2C6H4N(C2H5)2·H2SO4]溶液(1.1g/L)在250m L试剂水中加入2.0m L硫酸并溶解0.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1.1g无水DPD,用试剂水稀释到1000m L,混匀。
至于棕色瓶中,防止受热。
一个月后或当溶液变色时,需更新溶液。
⑹碘化钾。
⑺硫酸溶液(1+17)。
⑻氢氧化钠溶液(80g/L)。
⑼硫代乙酰胺(CH3CSNH2)溶液(2.5g/L)或亚砷酸钠(NaA s O2)溶液(2g/L)。
⑽碘酸钾溶液Ⅰ(1.006g/L):称取1.006碘酸钾(KIO3),溶于200m L 试剂水中,移入1000m L的容量瓶,用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⑾碘化钾溶液Ⅱ(10.06mg/L):移取10m L碘酸钾溶液Ⅰ置于1000m L 容量瓶中,加1g碘化钾,用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需当天配制。
1m L 该溶液相当于10ug CI。
4.操作步骤:⑴校准曲线的绘制:按表移取碘酸钾标准溶液Ⅱ分别置于100m L容量瓶中,在每个容量瓶内加1.00m L硫酸溶液混匀,1分钟后再各加1.0m L氢氧化钠溶液,混匀,稀释至刻度,摇匀。
余氯标准溶液系列的配制(以CI计)序号 1 2 3 4 5 6标准溶液Ⅱ体积/m L 0.00 1.00 5.00 10.00 15.00 20.00余氯量/(mg/L)0.00 0.10 0.50 1.00 1.50 2.00 在250m L锥形瓶内,加5.0m L缓冲溶液和5.0m L DPD溶液混匀,立即加入第一个容量瓶内的溶液(不冲洗)摇匀,控制显色时间在2分钟内,用3cm比色皿,在510nm波长处,一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依次将其余容量瓶逐个按同样方法进行显色和测定操作。
将测定各吸光度值扣除空白值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余氯含量(mg/L,以CI计)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⑵取样:取样瓶需用带螺纹盖的棕色细口瓶,用市售洗涤剂清洗后,再用试剂水冲洗。
取样后用立即开始测定,试样需避免光照、搅动和受热。
⑶测定:①游离氯的测定:在250m L锥形瓶中,加5.0m L缓冲溶液和5.0m L DPD溶液摇匀,随后加100m L试样溶液摇匀,控制显色时间在2分钟,用3cm比色皿,在510nm 波长处,以水的试剂空白为参比,迅速测定吸光度,并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氯的质量浓度P1。
②余氯的测定:在250m L锥形瓶中,加5.0m L缓冲溶液和5.0m L DPD溶液摇匀,随后加100m L试样溶液摇匀。
再加1g碘化钾混匀。
控制显色时间在2分钟,用3cm比色皿,在510nm波长处,以水的试剂空白为参比,迅速测定吸光度,并从校准曲线上查得氯的质量浓度P2。
⑷锰氯化物干扰的校正:在250m L锥形瓶中,加100m L试样溶液,加入1m L硫代乙酰胺溶液或亚砷酸钠溶液,混匀,再加5.0m L缓冲溶液和5.0m L DPD溶液混匀。
用3cm 比色皿,在510nm波长处,以水的试剂空白为参比液,立即测定吸光度。
并由测得的吸光度,从校正曲线上查得相当于锰氧化物存在的氯的质量浓度P3。
若试样溶液中氯量超过1.50mg/L(以CI计),则适当减少取样量,以试剂水稀释至100m L。
5.结果计算:⑴游离氯含量的计算:试样中游离氯的含量P FCI(mg/L,以CI计)按下式计算:P FCI = P1-P3 ×100V式中P1——按游离氯的测定查得的氯的质量浓度(以CI计),mg/L;P3——按锰氧化物干扰的校准查得相当的氯的质量浓度(以CI计),mg/L;V——移取试样溶液的体积,m L;100——将试样稀释后所得试料的体积,m L。
⑵余氯含量的计算:试样中余氯的含量P TCI(mg/L,以CI计)按下式计算:P TCI = P2-P3 ×100V式中 P2——按余氯的测定查得的氯的质量浓度(以CI计),mg/L;P3——按锰氧化物干扰的校正查得相当的氯的质量浓度(以CI计),mg/L;V——移取试样溶液的体积,m L;100——将试样稀释后所得试料的体积,m L。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本方法适用于原水和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游离氯的分析。
测定范围为0.03~2.5mg/L。
1.方法概要:①游离氯的测定:当PH值=6.2~6.5时,试样中的游离氯与N,N二乙基-1,4-苯二胺(以下简称DPD)直接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用硫酸亚铁胺标准溶液滴定到红色消失为终点。
②余氯的测定:当PH值=6.2~6.5时,在过量的碘化钾存在下,试样中余氯与DPD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用硫酸亚铁胺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到红色消失为终点。
2.仪器设备:①微量滴定管:容积为5.00m L,最小分度为0.02m L。
②实验中所用的玻璃器皿需用次氯酸钠溶液Ⅱ注满器皿,1小时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试剂水洗净。
在分析过程中,为避免游离氯测定受到污染,应一组玻璃容器用于测定游离氯,另一组用于余氯的测定。
3.试剂药品:(1)碘化钾。
(2)试剂水:不应含氯化性和还原性物质。
(3)次氯酸钠溶液Ⅰ:活性氯浓度为5.2%(质量分数)的溶液。
(4)次氯酸钠溶液Ⅱ:活性氯浓度约为0.1g/L的溶液。
称取约2g次氯酸钠溶液Ⅰ,精确至1mg。
用试剂水稀释至1000m L混匀。
(5)硫代乙酰胺(CH3CSNH2)溶液(2.5g/L)或亚砷酸钠(NaAsO2)溶液(2g/L)。
(6)N,N-二乙基-1,4-苯二胺硫酸盐(以下简称DPD)[NH2C6H4N(C2H5)2·H2SO4]溶液(1.1g/L)在250m L试剂水中加入2.0m L硫酸并溶解0.8g乙二胺二钠和1.1g无水DPD,用试剂水稀释到1000m L,混匀。
置于棕色瓶中,防止受热。
一个月后或当溶液变色时,需更新溶液。
(7)缓冲溶液(PH值=6.5):用试剂水分别将60.5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或24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0g磷酸二氢钾(KH2PO4)和0.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O8Na2·2H2O)溶解后,移入1000m L容量瓶中,用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8)二苯胺磺酸钡[C6H5NHC6H4SO3)2Ba]指示剂(3g/L)。
(9)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1 K2Cr2O7)=0.1mol/L]:6称取4.90g±0.20g在12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的基准试剂重铬酸钾,溶于试剂水中,移入1000m L容量瓶中,用试剂水稀释至刻度。
(10)硫酸亚铁胺标准溶液Ⅰ C[(NH4)2Fe(SO4)2]=0.056mol/L:a.配制:称取约22.000g六水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溶于含5m L硫酸的250m L试剂水中,移入1000m L容量瓶内,用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存于棕色瓶内。
使用时按下述操作方法标定。
b.标定:在250m L锥形瓶内,移取50m L硫酸亚铁铵溶液Ⅰ,加入50m L 试剂水、5.0m L正磷酸和4滴二苯胺磺酸钡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到紫色不褪即为终点。
硫酸亚铁铵溶液Ⅰ浓度C1按下式计算:C1= C2V2V1式中C2——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2——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 L;V1——吸取被标定的硫酸亚铁铵溶液Ⅰ的体积,m L。
(11)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Ⅱ C[(NH4)2Fe(SO4)2] =0.0028 mol/L:移取50m L当天标定的硫酸亚铁铵溶液Ⅰ置于1000m L容量瓶中,用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入棕色瓶中备用。
该溶液现用现配。
4.操作步骤:(1)取样:取样瓶需用带螺纹盖的棕色细口瓶,用洗涤剂清洗后,再用试剂水冲洗。
取样后应立即开始测定,试样要避免光照、搅动和受热。
(2)测定:①游离氯的测定:在250m L锥形瓶中,加入5.0m L缓冲溶液和5.0m L DPD溶液混匀,加100.00m L试样溶液混匀,立即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Ⅱ滴定,至无色即为终点。
记录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V1。
②余氯的测定:在250m L锥形瓶中,加入5.0m L缓冲溶液和5.0m L DPD溶液混匀,加100.00m L试样溶液混匀,再加入1g碘化钾混匀,显色2分钟后,立即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Ⅱ滴定至无色即为终点。
若2分钟内返色,继续滴定至无色为终点。
记录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V2。
③锰氧化物干扰的测定:在250m L锥形瓶中,加100m L试样溶液,加入1m L硫代乙酰胺溶液或亚砷酸钠溶液,混匀,加5.0m L缓冲溶液和5.0m L DPD溶液混匀。
立即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Ⅱ滴定至无色为终点。
记录试样溶液中锰氧化物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V3。
5.结果计算:(1)游离氯含量的计算:试样中游离氯的含量P FCI(mg/L,以CI计)按下式计算:P FCI = (V1-V3)CM ×1000V式中 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Ⅱ浓度,mol/L;V1——测定游离氯所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Ⅱ体积,mL;V3——测定锰氧化物所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Ⅱ的体积,mL; V——试样的体积,mL;M——氯的摩尔质量,M=35.45 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