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意拳实战对操六捶

形意拳实战对操六捶

形意拳实战对操六捶
武当?总258期
形意拳是比较注重实战的一种传统拳术.其优秀对操套路《六捶》系形意拳大师宋世荣先生精心编创,动作简洁明快,实用性强,富有现代搏击的内涵和特点.下面予以介绍并加以详细解析,以飨读者.

,上手刺面掌下手炮拳
上手一般为实战对操双方先行出手者,通常多用进攻招式;下手即对操拳路中后出手者,一般多为防守动作,但不乏精绝的防守反击.采用刺面掌开势,充分体现了形意拳实战运用的特点和优点.刺面掌实际上是形意十二大形中鸡形"金鸡食米"式的临战运用.其特点一是快,其势犹若鸡在地上啄米一
般,每秒钟可达6次.二是凶,掌刺部位不离对方双眼或咽喉.三是虚实相间,妙不可测.一掌刺去,若对方不及反应,则乘势重创对方; 若对方反应灵敏或早有准备,则化作佯攻,吸引对方还击,待抓住对
方破绽后再行进攻.所以说,练习者切莫低估这一式的实战意义和作用.对方用刺面掌来击,下手当然可以用许多方法防守或反击,按照形意拳"近攻快打"的基本特点, 这里采用炮拳回击.炮拳就是形意拳中炮拳的实际运用.这一招至少有两大优点.一是炮拳出拳犹如放炮般,拳势猛烈,一触即发,可出其不意地攻击对方.你刺面掌快,我炮拳更不含糊,以快制快.二是炮拳左手先顺着胸部钻过自己的鼻子前(运动中达到护胸护面的目的),随之再向上翻转滚架对方之刺面掌,同时骤发右拳猛击对方胸口.这种防守和反击融为一体的招法,往往不给对方"时间差"的空隙,既防住了对方的攻势,又得以有效地击中对方.
二,上手搬手炮
下手钳手
上手见对方打出炮
拳,迅疾收回右刺面掌, 此时的刺面掌已化为佯攻,随之左掌由左向右"搬"(实际为推或拍)开对方右拳,同时快速出
右拳,冲击对方右胸肋部.搬手炮这一招为"六捶"中的一捶,动作隐蔽,出拳距离短,拳劲猛脆,是这套对练需要着
重领会和练熟的招数之一
.搬手炮由于"搬"打
同步,加之距离对方甚近,对方往往猝不及防, 实战价值很高.若纯粹
西




从散打实战来讲,上手借助刺面掌的佯攻,实发搬手炮为一完整进攻动作.只
要对方不是技击高手,这一
连招足以击中对方.倘若击不中,则就有必要重新调整战术,再次攻击了.我们这里介绍的是整个《形意拳实战对操六捶》,为了套路的连续性,故设计了下手的钳手动作.这层意思,务请练习者心悟.针对对方的搬手炮,下手最有效的防御手段莫过于避实就虚,采取前步后撤,右肋空身的步法,身法,先行闪避对方拳锋,随之借前步后撤之势用左手钳拿对方右手腕.
三,上手十字捶下手钩挂
手(上)
十字捶也为"六捶"中的一捶, 其用法颇似太极拳中的"十字手", 只是拳势更加猛烈.上手的右腕被对方钳拿,无须采用解法去破擒拿,只是迅疾挥击左拳,或用拳轮砸击对方钳拿己之掌背,其拿自解;或以拳背翻砸对方面门,重创对方.需要指出的是,十字捶既然作为形意拳的实用散招,那么其拳势,劲道就不可能没有形意拳的味道.那种不练形意拳基本功,仅只是学会了十字捶的表面动作,就想在实战格斗中运用自如,克敌制胜,是难以想象的.实际上,十字捶作下砸使用时,完全是形意拳闸势捶套路中"左闸式"的临战运用;而作翻砸使用时,则又是闸势捶中 "乌龙翻江式"的实际使用.下手见对方打出左十字捶(对练中十字捶都翻砸对方面门),仍用避实就虚的办法,前后步略向后移动,同时主动松开钳拿对方的右手,左右手一
齐上挥钩挂(实际上是格拦)对方左十字捶.
四,上手攻心肘下手捧肘
上手因左拳(十字捶)被对方
24武当?2012.02
形意拳
实战对操六捶
WudangMagazine形意八卦双手钩挂,双方相距甚近,最有利快捷的进攻招法莫过于左臂屈肘,以肘尖顶击对方心窝.当然,为防备对方钩挂手乘隙劈击,上手右掌作扑面状吸引对方注意力.为了充分发挥形意拳位占中央,近攻快打的优点,上手用攻心肘进击时,左腿向前上一步以助势.对付攻心肘的方法很多,其中十分有效的一招就是上托其肘,一方面化解对方凌厉的攻势,另一方面将对方肘托高后,对方胸肋部位暴露无遗,可以相机反击. 同时,由于上手的攻心肘被抬高,身势和重心均不得不失偏,其另一只手很难再行攻击.在这套对操中,下手使用右掌捧肘就是这种防守反击理论的具体应用.
五,上手迎面捶下手托腕
迎面捶是形意拳散招六捶中唯一
不单独使用的招法,它往往和攻心肘配合使用,而且总是先发攻心肘,后变迎面捶重击对方面门.迎面捶既是形意拳的典型用法之一,也是充分体现中国武术特点的高招之

.我们知道,拳击的出拳速度是非常快的,倘若以单拳出击的速度来比较,拳击可能快于中国武术.然而,拳击的特点是每击出一拳总要收回后再次发拳,而迎面捶则是一肘击出,并不收回,以肘尖内假想支点,突然翻拳,用拳背砸击对方面门.显然,由于攻心肘不论击中与否,都离对方很近,在这种近距离条件下翻拳砸击,不仅容易命中,而且出拳时间会大大短于拳击,从而显示出中国武术的优点.上手使用迎面捶,拳肘并用,既出手隐蔽,又拳势猛烈,对方往往猝不及防.最简单而又有效的防御方法只能是捧肘之右掌迅速上拥对方以肘变拳之左腕,以解劈砸面门之危.
六,上手青龙出水下手钩挂
手(下)
上手因左腕被对方拥格,迎面捶难以劈下,而后手前距对方相对较远,直接发
招对方较易防御,因此就需要借助身法的掩护,再行进攻. 这里采用的青龙出水就是运用形意拳的"鸟台形手",以左拳左右虚晃,带动身形向左侧闪进,后手(右拳)同时乘势拧动腰胯,挥拳冲击对方右肋.下手仍用钩挂手,双臂齐挥,拦截对方右拳.这里的钩挂手同上边钩挂手的使用方法,动作原则,钩挂要点基
本一样.只是上边的钩挂手手臂上挥,这里的钩挂手手臂下挥. 七,上手贯耳捶下手侧捶
贯耳捶无论从动作分析还是从发拳劲道看,都与拳击中的钩拳相似,是形意拳最厉害的进攻招法之一
.上手的右拳被对方钩挂,则迅疾打出左贯耳捶,重击对方右太阳穴. 值得强调的是,上手青龙出水式打出的右拳与贯耳捶打出的左拳,不仅在实战中要连续运用,就是在套路对操中也须做到同步进行.这是因为,一来对操时一定要树立实战意识,而实战时只有左右两拳上下翻打,才能击中对方.二是青龙出水式是借"鸟台形手"的手晃身移发拳的,这种晃移必须是左右动作,而只有借助左右晃移才能做到出拳隐蔽,发力骤猛.由于晃移至少是左右一个周期,因此至少左拳右拳同时出击一次.上手打出左贯耳捶,下手回报以侧捶,可谓以毒攻毒.侧捶是最具形意拳特征的进攻招法.是十二形中马形的具体运用. 其特点是出击拳拳眼向下,因此也叫栽捶.当对方用左贯耳捶打来时,下手头部迅速后仰,同时右臂挥起成
拳,以防备对方贯耳捶;左拳拳眼向下刺击对方咽喉.之所以采用拳眼向下的
拳势,旨在使拳法落点多变,令对方防不胜防.譬如发侧捶刺击对方咽喉,对方或侧身,或后仰,或手格, 则迅疾将拳下滑或击对方胸肋,或击对方裆部.
八,上手侧捶撩裆脚下手砸
式掌
形意拳散打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以同一招法相还.上手见对方打出侧捶,也以侧捶还击,打出右侧捶,刺击对方咽喉.需要说明的是, 这一招是相当精彩的实战招法,鲜明地展示了手,眼,身,步高度协调的中国武术散打特点.在阻防对打来的左侧捶时,不是采用通常的那种右手格拦,左拳还击的办法,而是以身法为先导,在向左闪避中躲开对方左侧捶,同时发右侧捶紧擦对方左手臂打出.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双重防御对方左侧捶的作用,以防止身法闪避不及而出现的防守漏洞;另一方面,这种用同一侧手连防带打,确实神出鬼没防守有效,反击命中率也高.同时,伴随着右侧捶的击出,右脚借势踢出,撩击对方裆部.这样,就是对方身形及时后闪, 躲开右侧捶,由于腿长的优势,这一
撩裆脚也很难再防备了.下手面对对方拳脚齐来的局面,迅疾前步后撤,与对
方拉开距离.这时对方的右侧捶不解自破,无须理会.而撩裆脚由于腿长的优势,仍能有效地发挥威力.因此,下手借步子后撤之势, 迅疾出右掌或右拳砸击对方脚面. 这一招称砸式掌,但一般在实战中多用拳,所以将其也列为形意拳散招六捶中的一捶.它的劲道用法完全同形意拳着名套路闸势捶中左, 右闸式,其蓄劲犹若关闭水闸,全身运动.(责任编辑柯超)
武当?2012.02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