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袋料栽培灵芝技术要点

袋料栽培灵芝技术要点

袋料栽培灵芝技术要点
以木屑、甘蔗渣、农作物秸秆、等农林下脚料栽培灵芝的方法称为代料栽培。

(1)培养料配制:杂木屑73%(75%),麸皮25%(23%),糖1%,石膏1%,含水量65%。

注意:1、料水应为1:1.2-1.5为适,否则在出芝期培养料极易干缩失水,影响产量和质量;2、料要吃透水,拌好后要堆闷1-2小时;3、为防止灭菌不彻底,引起杂菌污染后患,在拌料时可以加入0.2%冰醋酸溶液,闷堆24小时后,再用石灰调节pH为8,则可降低污染率。

(2)堆料:将拌好的培养料堆积在撒过石灰的地面上,堆成规格高1.2米,宽1.5米和长度自定的长方形堆体,然后覆盖塑料布,当料温达到40-50℃时,便可进行第一次翻堆。

当料温在达到40-50℃时在维持1-2天,培养料内杂菌休眠体就几乎全部萌发为营养体,此时堆料基本结束。

(3)装袋:常压灭菌可以用低压聚乙烯15-17*30-33厘米的袋子,高压灭菌需要用高压聚丙烯袋。

装袋时两端不要装太满,菌袋两端要清洁干净,以免杂菌感染。

(4)灭菌:灭菌彻底与否是栽培灵芝成败的关键。

装好带要及时灭菌,灭菌时袋与袋之间留有空隙。

高压灭菌要放净冷空气,以免造成假压灭菌不彻底,当压力达到0.137兆帕压力保持1.5-2小时,自然降落。

常压灭菌待温度升到100℃时维持10--12个小时,自然冷却,待冷却到30度以下便可接种。

(5)接种:4人一组,一人负责放种,三人负责解口,系口,密切合作。

(6)发菌管理:在灵芝栽培中,培养强壮的菌丝体是获得高产的保证,将接了种的菌袋转入培养室,横放于发菌架上,如果室温超过28℃和料温超过30℃,需通过增加通风降温次数,使温度稳定在25-28℃之间。

此外,室内保持黑暗,当两端菌丝向料内生长到6厘米以上时,可将扎口绳剪下,直径1厘米左右,以促进发菌和菌蕾形成,从接种到长出菌蕾一般需要25天左右。

(7)出芝管理:目前灵芝生产中主要有菌墙式和地畦式两种(地畦式和椴木栽培方法相似)菌墙栽培法具有投料多,占地少,空间利用率高,管理集中,温、湿度好控制等优点,灵芝袋养菌满袋后,按0.9-1米为一行摆好,高为6-7层,南北行,开始打眼开口,开口以1角硬币大小为适。

开口后大棚马上封严,此时温度控制在27-30℃,增加湿度,地面上明水,光线以散射光线为好,也就是三分阳七分阴的花花太阳光。

2-3天以后,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通风逐渐增大,温度27--30℃,出芝时温度一直保持该温度。

水分从开口到放孢子粉一直明水,从形成菌盖到放孢子粉约需20天。

(8)采收:当灵芝菌盖以充分展开,边缘的浅白色或淡黄色基本消失,菌盖开始革质化,呈现棕色,开始弹射孢子,套袋7天搜集孢子后就应及时采收。

采收时用锋利的小刀,在菌柄0。

5-1厘米处割取,千万不可连菌皮一起拔掉,以免引进虫害病害蔓延。

采收后的培养料,经过数天修养后,喷施一次豆浆水,数天后就会长出第2茬灵芝子实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