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研讨课:中心天体与环绕天体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研讨课:中心天体与环绕天体


例题3.我国在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了一 颗试验地球同步通讯卫星,1986年2月1日 又成功发射了一颗实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 它们进入预定轨道后,这两颗人造卫星的
运行周期之比T1∶T2= 1:1 ,轨道半径 之比为R1∶R2=__1_:1_______。第一颗通讯
卫星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1跟地球自转的
角速度2之比1∶2=__1_:_1______。
例题4.(2011·北京高考)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
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 卫星的( A ) A.质量可以不同 B.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C.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D.速率可以不同
Mm
G( R h)2
m
4π(2
T2
R
h)
“公转”天体共线模型——“相遇”问题
例题1.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 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 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 的向心力越大
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 的向心力越小
v
GM r
an
GM r2
例题2.(2011·天津高考)质量为m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 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 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
2π ω

R
,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g
同步地球卫星(通讯卫星)
特点:G(
Mm
R h)2
m
4π(2
T2
R
h)
①定高度(到地面的距离相同,即h=3.6×107m) ②定在赤道的正上方某点(相对于地球静止) ③定线速度大小(约为V=3.1 × 103m/s) ④定周期(频率)(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T=24h) ⑤定角速度(环绕方向)
A. mv2 GN
B. mv4 GN
C. Nv2 Gm
D. Nv4 Gm
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两点:
(1)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轨道半径约等于 行星半径. (2)万有引力约等于重力,其提供向心力.
解:由N=mg,得 g N , m
据G
Mm R2
mg和G
Mm R2
m
v2 R
得M mv4 , GN
答案:B
(三)、中心天体的质量与密度计算:
G
Mm r2
mv2 r
m 2 r
m
4 2
T2
r
若环绕天体的周期已知:M
4 2r3
GT 2
若环绕半径已知:
M V
3 r3
GT 2R3
天体半径和卫星轨道半径
G
Mm r2
mv2 r
m2r
4 2
m T2
r
远地点圆周轨道
M V
3 r3
GT 2R3
近地点圆周轨道
M 3
例4:如登陆舱和探测飞船在某时刻相距最近(它 们与地球球心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 间,他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G
Mm r2
m
r
2
T
2
T 2
r3 GM
2 t 2 t 2
T1 T2
t T2T1 T2 -T1
问: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他们再 一次相距最远?
2 t 2 t
T1 T2
t
T2T1 (2 T2 -T1)
机械能的变化: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 以外的力对物体或系统所做的功等于 系统机械能的变化.
W外=E末-E初
例7.“神舟六号”顺利发射升空后,在离地面345km的圆 轨道上运行了108圈。运行中需要进行多次“轨道维持”。 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 间和推力的大小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 运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轨道上稀薄空 气的摩擦阻力,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
G
Mm r2
mv2 r
m 2 r
m
4 2
T2
r
若环绕天体的周期已知:
M
4 2r3
GT 2
例题5.(2012·福建高考)一卫星绕某一行星 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 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 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N.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 星的质量为( )
课程简介
一、环绕天体的运动学参量 二、中心天体的质量与密度计算 三、卫星的能量问题
(一)、环绕天体的运动学参量:
G Mm mv2 m2r m 4 2 r
r2
r
T2
v GM (r越大,v越小) r

GM (r越大,ω越小) 高
r3
m为人造卫星:
T
4 2r3 (r越大,T越大)

GM
an
A.天体A、B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C.天体A、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 D.天体A、B的密度一定相等
典型模型的总结
“公转”天体模型 研究方法:抓住两条思路
①利用被绕天体的万有引力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G
Mm r2
m v2 r
m 2r
m( 2
T
)2 r
mv
G
Mm R2
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变化情况将会是( D )
A.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逐渐减小 B.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
解答:由于阻力很小,轨道高度的变化很慢,卫星运 行的每一圈仍可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由于摩擦阻力 做负功所以卫星的机械能减小;由于重力做正功所以 重力势能减小;由上述规律可知卫星动能将增大(说 明重力做的功大于克服阻力做的功,外力做的总功为 正)。
扩展:如果去掉“至少” ,“再一次”这两个词 上面两问题的答案?
2 t 2 t n2
T1 T2
2 t 2 t n
T1 T2 t (2(n2 T12)-TT1)2T1
t nT2T1 T2 -T1
n=1.2.3.4…
2 t 2 t (2n 1)
T1 T2
n=1.2.3.4…
(二)、中心天体的质量与密度计算:
mg
②利用“黄金代换”。物体在
天体表面的重力大小等于天体
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不考虑
天体自转因素的影响)
(三)、卫星的能量问题:
卫星由低轨道运行变到高轨道运行: 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卫星的动能可计算得到
v
GM r
EK
GMm 2r
重力加速度g随高度增大而减小,重力势能
不能再用Ek=mgh计算,而用公式
计算,重力势能增大.
EP
- GMm r
总机械能为 E - GMm
2r 所以,同样质量的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即离地面越 高,卫星具有的机械能越大,发射需要的总能量越 多,就越困难。 以卫星和地球为系统,如果航天器不工作那么机 械能就守恒。 但是如果航天器加速那么系统的 机械能就要增加。
机械能守恒:对某一系统,物体间只 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既只有重力 作功和系统内弹力作功,则系统机械 能守恒.
A.线速度 v GM B.角速度 ω gR
R
C.运行周期 T 2π
R g
D.向心加速度
a
Gm R2
【解析】
G
Mm R2
v2 m
R
mω2 R
ma
则探月航天器的线速度为 v GM 选项A正确.
其加速度
a
GM R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
Mm
选项D错误.又知,在月球附近满足 G R2
mg
mω2R,
ω
g,其周期为 T R
V GT 2
例6.“探路者”号宇宙飞船在宇宙深处飞行过程中,发
现A、B两颗均匀球形天体,两天体各有一颗靠近其表面
飞行的卫星,测得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以下判断正确 的是 ( )
A.天体A、B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C.天体A、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
之比
D.天体A、B的密度一定相等
GM r2
(r越大,an越小)

黄金代换公式:
G
Mm R2
mg
GM
gR2
第一宇宙速度:(最大的环绕速度)
GM gR 7.9km / s
R 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 可以认为和重力大小相等(万有引力的另一 个分力是使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 最多只占万有引力的0.3%,计算中可以忽 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