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1982年的内必罗会议是国际环境法的蓬 勃发展期
内必罗会议后到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国际环境法 的成熟期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又名地球首脑会议,在国际 环境法方面取得的进展
16
国际环境法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通过调整国家之间在开发、保护和改善环境的 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国际关系,防止和解决国际环境 问题,保护和改善国际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任务:
环保法原则
环境权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协调发展(协同作用) 持续发展 民众参与
8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宪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
刑法
五项环境保护法:
1、 大气污染防治法 2、 水污染防治法 3、 海洋环境保护法
4、 防止噪声污染法 5、 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九项资源保护法:
环境法是以国家意志出现的,是由国家强制保证 实施的法律规范。
3
环境保护法目的、内容、任务
环境法的目的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 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协调人类与环 境的关系。
环境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可分为两个方面, 保护资源和防止污染。
环境法的任务可概括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 境和自然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 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关系
国际环境法必须由缔约国通过国内环境法作出相应的 具体规定才能落实
国际环境法不能干预国内环境法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我国采用国际条约 优先的原则
18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地球一体原则 防治污染和公害,保护和改善全球生活环境 的原则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的原则 自然资源共享原则,也称人类共同财产原则 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 不得损害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的原则 无过失责任原则 区域共同治理原则 加强协商、合作的原则
9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国际环境法规是国际法的一个新分支,它是 调整国家间在全球性或区域性环境保护领域中行 为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有关保护环境 的国际条约、协定、规章、制度、宣言及原则等 。中国加入国际公约和签订的国际公约,是中国 承担环境保护义务朱承诺
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不同规定 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 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环境行政责任 ——环境民事责任 ——环境刑事责任
15
国际环境保护法规
国际环境法的概念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在国际环境领域中 的行为关系的各种国际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总称
从本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我国际环境法的萌芽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前是国 际环境法的初步成长期
19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布的环境保护行政规章和办法 ——国务院所属各部、委指定、颁—环境标准
13
环境管理制度
是指在特定的范围内强制执行的法律化的环 境管理制度,他是调整特定环境保护社会关系的 系列环境法规范的特殊组成部分。
14
环境法律责任
环境法律责任是指违反环境法律规范的行为者, 应承担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后果
保护各国在国际环境领域和本国享有的权利 规定各国在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中的责任和义务 协调各国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行动,避免污染和损害 规定了因不适当地开发利用和其他人为原因对别国环境造成 的损害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17
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的关系
主要区别
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 立法方式不同 法律实施的途径不同
6
环境法方针、政策
基本方针: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 略,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 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积极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 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 统一
基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污染者负担的 政策,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7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1
环境保护法概述 我国主要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标准 其他要求
2
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也叫环境法,是由国家、省、市制 定或认可,或国际间共同制定我国参加并认可的,强 制执行的关于调整因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 和其他公害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10
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基本大法,是立法的基础,是指导 性、原则性法律规范,国内一切法律法规,包括环境 保护法,都是在宪法的原则指导下制定,并不得以任 何形式与宪法相违背
宪法中涉及环境保护条款有第5、9、10、22、26条
11
环境保护法
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单行法:
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境保护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噪气污染防治法》
资源保护法: 1、森林法 2、草原法 3、煤炭法 4、矿产资源法 5、水法 6、渔业法 7、土地管理法 8、水土保护法 9、野生动物 保护法
12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指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为贯彻实施环境 保护法律和方针政策而制定、审批和发布的行 政、命令、章程、条例和办法等法规性文件
——国务院发布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国家环境保护局与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联合发
4
环保法特点
综合性 较强的科学技术性 全球共同性和地域特殊性 广泛的社会性
5
环境立法
环境立法: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它是由有立法权的 人大和政府机关来制定的 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环境保护基本法和各单行法;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关部、委、局 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省(区、直辖市)、地(市)、 县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
1、森林法 2、草原法 3、矿产资源法 4、矿产资源法 5、水法 6、渔业法 7、土地管理法 8、水土保护法 9、野生动物保护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共34项)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90多项) 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900多项) 环境标准(国际310项,行标15项,其中强制性标准76项) 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公约(共37项)